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研究

2023-12-11 12:05:17陈秀春
高教学刊 2023年35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双创

陈秀春

摘  要:就业导向下高校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有利于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契合高等教育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围绕当前高校“双创”教育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相脱节,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实践平台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即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框架;设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完善校企研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建设“三能素质”的双师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提升“双创”教育师资水平。

关键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双创”教育;跨境电商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5-0063-04

Abstract: Under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which is conducive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adapting to the trend of "m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following the trend of differentiated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issues of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business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such as vague goals for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sufficient practical platforms, and weak teaching staff for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which is to build a module curriculum system oriented towards employment,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Clarify the employment 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and construct a framework for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Design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at integrate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 a diversified practical platform; Improve the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enterprise research integration, and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uild a dual teacher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team with "three abiliti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Keywords: universities;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ross border e-commerce

在我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商贸产业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转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双创”能力。然而,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双创”能力不足,综合素养与市场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此,如何在就业导向下优化高校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商务英语“双创”人才培养,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  就业导向下高校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价值

(一)  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有利于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多方主体基于互联互通的电商平台进行贸易,在贸易结算后,通过借助跨境物流实现货物运输并完成交易的一种跨越国界的商业活动。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潜力巨大,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较大的就业和创业空间。同时,随着跨境电商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围绕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方向,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还要强化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跨境贸易的平台运营能力等方面的培育,以满足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帮助毕业生获得更多工作机会。跨境电商行业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阵地[1],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中加强“双创”人才培养,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项目联系起来,以更好地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发挥潜能。对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能够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有利于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  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适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目前已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在全球化高度发展趋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全球各类人才进行国际化沟通交流。其中,英语作为当前世界应用范围最广、通用性最强的语言之一,承担了促进人才沟通交流的职责。高校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创”人才培养,要求所培育的人才具备专业、熟练的商务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往往更加注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诸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仅仅能进行初步交流,缺乏深入沟通的能力。对此,高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双创”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发展潮流。

(三)  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契合了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加快,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生源结构也更加多元。由此,要求高校创新办学形式,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校的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不断趋于差异化[2]。与传统单一的专业化人才相比,“双创”人才的素质更为多元和复合,不仅创新创业意识更加强烈,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并以此指导自身实践。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应用性,通过培育“双创”型商务英语人才,不仅增强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技能的适用性,也很好地契合了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的趋势。

二  高校商務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  商务英语“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专业课程中缺乏“双创”元素

近年来,各个高校紧密围绕产业市场需求,加强了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与“双创”教育的衔接中,还存着脱节问题,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缺乏有机融合。首先,“双创”课程体系不完善,尚未建立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该体系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缺少有机融合[3],同时,“双创”课程内容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衔接不畅,很难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专创融合较少,专业课程中缺乏“双创”元素[4]。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教育主要是基于以往的专业课程,引入“双创”课程,只是在课程表中增加了一些“双创”课程,而并未真正将“双创”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导致“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形式化,影响了“双创”人才的培育。

(二)  “双创”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模糊,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首先,“双创”教育的学科缺乏清晰的定位。大部分高校尚未将“双创”教育纳入主流学科教学体系,只是将其归为公共类学科。因此,很难准确把握“双创”教育的定位,在将其运用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时也存在二者融合不畅的问题,导致“双创”教育的作用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只是在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方面发挥了一些功效。其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双创”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当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尚未得到有效明确。由于缺少系统化的培养目标作为指导,部分高校仅仅采用了“双创”+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5],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很难被满足。再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课程设置不完善。现阶段,高校对于“双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多数是将其作为选修课。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创”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待提升,较浅层次“双创”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除“双创”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外,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其他配套的支持制度也不健全,缺乏系统化、整体化的人才培养规划。最后,针对“双创”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考核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高校并未将“双创”人才培养的效果纳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体系中,很难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双创”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三)  “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不足,实践训练平台较为单一化

高校向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相关的实践教育载体并不能适应“双创”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能够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平台较少,导致广大学生参与度较低,仅有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很难提升广大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同时,高校现有的实践训练的平台较为单一化,虽然也能够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开展一些外贸业务的实操训练活动,但是对于当今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如跨境电商推广与运营、国际市场的营销与策划等方面缺少对应的实践训练平台,很难有效对商务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指导。

(四)  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不强,“双创”人才培养受到制约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创”人才培育是否能够取得显著成效,所培育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就业方向,师资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师资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从现实来看,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师资主要从各高校语言类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群体中进行招聘[6],“双创”教育能力也较为薄弱,广大高校实施“双创”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较为匮乏。一方面,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成长路线来看,大部分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在校期间主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升,缺乏商务英语相关的实践经历,更缺少创新创業的阅历,直接对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相关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由于缺少相关科研项目的历练和支撑,导致教师在开展“双创”教育时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落地的实践项目,也难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一)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

高校在就业导向下培育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需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建设模块课程体系,开发出新型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专创融合。“模块化”有助于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通过构建课程模块群,理清教学思路,细化知识内容,凸显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首先,基于就业导向,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创”模块课程体系。具体来看,该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分为素养模块、能力模块及拓展模块三大主题分区。其中,“双创”素养模块主要是帮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双创”意识、养成积极的“双创”品格、形成缜密的“双创”思维,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力培养、“双创”教育指导等。“双创”能力模块课程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技能的关键,其课程设置偏向应用性,具体内容包括商务谈判技巧培训、跨境贸易技能训练、商务翻译实训等。“双创”素质拓展模块课程目标是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促进项目向实践应用转化的重要推手,内容包括创业项目的操练、入企实习实训、“双创”技能训练等。其次,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实施分层分类化“双创”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通识课程,将“双创”元素融入其中;二是为个性化“双创”人才培育,对于那些对创新创业天赋较高且兴趣较为浓厚的商务专业英语学生,一对一制定能力提升方案,量身定制个性化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其提升专业能力和“双创”能力;三是针对那些已经开始实施创新创业的学生群体,帮助其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以及相关资源支持,帮助初创者顺利渡过初创期,实现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

(二)  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框架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传统英语专业所派生出的新专业,其本身具有集英语应用、外贸文化与国际商务知识、技能和素质于一体的复合性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校要以产业发展的需求导向,以育人为根本,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动态调整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中“双创”元素的开发,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框架。首先,在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注重“双创”能力培养,加强“双创”教育目标有机融入。与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不同,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商务英语常规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在国内外贸易中能够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自主从事相关贸易活动的能力[7],能够在贸易活动中具备较强的“双创”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其次,加强“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高校不仅要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双创”课程,还要在专业课程中体现“双创”元素。最后,构建完整的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框架。高校以“双创”人才培养为导向,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对应的培养目标,以及最终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系统化设计,保障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三)  设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高校要加快设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进阶式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8]。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高校应在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具体而言,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社会实践等[9]。实践教学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的实操环境中,深入了解工作岗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技能要求和“双创”能力要求,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能力提升。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鼓励其突破思维定势,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创业。综合实践是以创新作为导向,以兴趣为纽带,在企业导师和校内专业教师的带领下组成创新创业团队,进行各类富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此外,高校还要建设多元化的实践平台,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样化的实践要求,模拟仿真展现学生未来就业将要面对的问题,鼓励学生合理运用多样化的资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四)  完善校企研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落实协同育人理念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要实现高效发展,必须与区域建设需要相互适应。同时,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就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方向的指南针,也应是商务英语专业改革转型发展的现实考量。高校不仅要将专业课程和“双创”课程相互融合,还要强化高校同区域内企业的合作,推动“双创”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10]。高校要完善就业导向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校企研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与企业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高校通过创新合作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就业机会、实习机会等。通过构建校企研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能够促进多方共赢,提升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质量。

(五)  建设“三能素质“的双师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提升“双创”教育师资水平

授课教师的素质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培育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高校应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统领全局,加快建设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专业技能、“双创”实战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充實商务英语教师队伍,还可以邀请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到校创办讲座,或者进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指导,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质量。使教师站在外贸企业管理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商务知识的传授方法,企业高管把书本上没有涉及的行业内部知识带进课堂,形成了“课本知识不脱钩,市场需求不脱节“的良好教学环境。除此以外,还可以聘请企业内的专家作为创业导师,发挥其创业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高校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配备一支扎实的“双创”教育教师队伍,对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指导,进一步释放了教学的活力。

总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势在必行。高校要深入理解“双创”教育的内涵,明确其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将其融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框架,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向社会输送更多符合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同时,高校紧密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企业需求为逻辑起点,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优化专业课程布局,突出知行合一的重要地位,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精确对接,量体裁衣,致力于复合型“双创”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红伟,姜海霞.基于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双创”育人模式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2,32(6):32-35.

[2] 陆丹.商务英语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1):19-22.

[3] 何明霞.双创理念下商务英语专业顶石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0):34-36.

[4] 陈维红.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龙岩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8):86-88,103.

[5] 汪珣.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3):87-90.

[6] 段立先,永春光.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2,36(6):112-116.

[7] 刘罗,陈彬,周海花,等.地方高校英语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1(24):82-84.

[8] 谢危,贲培云,应英,等.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CPGE“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滁州学院学报,2023,25(1):122-127.

[9] 许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20(6):145-148.

[10] 马志娟,成杰.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途径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5):102-104.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20:34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2:31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10:58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