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梦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对人才相关问题稳定、连贯和系统的追问与思考而形成的关于人才的地位、作用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才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他们受制于资产阶级,为资产阶级服务,“置身于官方反动派的行列或者完全处于选举权享有者的范围之外的上述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和代言人,即它们的学者、律师、医生等等,简言之,就是它们的那些所谓‘专门人才’”[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对于人才的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道路上“短板”的必然选择,是应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看到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中的创造作用,打破了长期以来英雄史观的统治地位,揭示了“人才”和“人民”的关系。正如马克思说,“最有才能的工人必然会成为起义的领袖和组织者;而最有才能的工人往往又是国际协会的会员”[2]。即人才是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那批人,人才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最终为人民群众服务。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的时候不是随心所欲的,人们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是以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受到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不能超脱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人才是掌握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劳动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时代和社会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也阐明了人才与人才的辩证关系,“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3]。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且指出那些远离实践只囿于书斋里的学者不属于人才范畴。人要发展为“人才”就必须经历实践,实践是人发展为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始终所遵循的主张,人们只有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取经验、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人才也是在伟大的劳动实践中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
现实的人和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逻辑前提,同时,科学的真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成为指导中国人才工作的核心理论。新时代,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4]的理念,破解乡村人才机制困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从实践中挖掘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实践中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迫切需要人才,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建设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然而总体情况却不容乐观。
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5]。全国各地的乡镇不断出台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用人压力,但乡村人才的实际总量与实现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总量之间存在供不应求的矛盾。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进程中,农村问题依然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硬骨头”。农村人才存量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包括:各级政府干部主动流向农村、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少;农村社区中懂农业、懂农村、能堪当重任的人员缺乏;高校毕业生在优渥的工资福利、便利的生活方式、完善的保障体制诱惑下,涌向大城市。人才流动的不对等,加上城乡发展差距日益增大使得农村人才持续外流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彻底逆转,乡村振兴的人才供需缺口仍然较大。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6]。乡村人才专业素质是否过硬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急需科技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亟需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人才、管理人才等提供智力支持。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得出,乡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此外,乡镇工作者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村里农民出身,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不高,对新事物接受速度慢以及对农村发展没有先进的、宏观的见解,难以承担乡村振兴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7]。人才直接关系着乡村建设的进展,人才兴,则乡村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本土乡村人才,也急需具备新思想、新思路的各种专业人才。人才培育工作是关键环节,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各乡镇的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不仅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本土人才也大量外流。首先,农村经济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对于人才培养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科学的体系,无法给予专业人才精细化的、专业化的培训。农村滞后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不了人才未来发展愿景和农村全面发展迫切的要求,导致引进的人才留不住。其次,当地各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为了推进政策的落实,组织大量形式和内容大体相同的培训活动,造成人才身体乏累、精神疲惫,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最后,没有对人才进行全面的评估,没有因才施策、人尽其用,长此以往,乡村人力资本缺乏工作动力和活力、迷失方向、丧失信心。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8],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持续遵循以人为本,人岗相适的理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创新了关于人才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赓续发展。
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吸引人力资本回流,选拔优秀的人才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稳固基层建设根基。识才机制,一是树立人才意识。农业农村发展的软肋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够,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人才资源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进入新时代,农村想要发展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9]。二是明确用人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破解以“精英”来定义人才的传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才选用中要严格遵循六个创新人才标准,并指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中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10]。乡村人才要始终坚定矢志爱国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培养创新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发展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8]。建立养贤培英的培育机制,一是在基层中历练青年人才。乡村一线条件比较艰苦,却是磨练人才、培养人才的好地方。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年轻干部或科技人员到基层锻炼,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在基层的“大熔炉”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直面矛盾的魄力、驾驭问题的能力。二是做好本土人才孵化工作。农民对农业发展熟门熟路、对乡村建设了解透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要在生产活动中广泛依靠农民群众。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调合作,打造集丰富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式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发展新格局,培养一批懂农业、懂管理、具有创新意识、责任担当的新型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1]。建立任人唯贤的用才机制,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建设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统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委对乡村人才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优势,推进人才强村战略的实施。健全基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体制,重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聚焦村里特色优势项目,抓好重要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格局的形成。二是用人唯贤。农村选人用人时往往不注重个人能力的高低,强调按资排辈。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2]。乡村建设要营造崇尚实干、鼓励担当的浓厚氛围,在选人用人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广纳贤才。
习近平新时代创新人才观是新时代中国乡村人才工作的理论指引与实践遵循,乡村人才机制的落实要通过深化人才机制体制的改革、重视并实现教育的发展、优化乡村人才环境三方面路径进行实践。
农村在人才引进和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化农村人才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构建灵活的聚才用才机制,完善奖励机制,破除人力资本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才能破解基层用才瓶颈。着力畅通多渠道汇才、布局全方位育才、落实多举措待才、推进多领域用才,让人才在农村这片广袤天地中奏响创造乐章;打破基层用人部门壁垒,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用其所长、用当其位,形成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13]。推进基层人才跨部门跨区域交流协作,拓宽人力资本发展视野,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多措并举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14]。
矛盾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是矛盾在教育领域不平衡的表现。长此以往,会对中国人才的培养、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5]。农村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把推进农村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点。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航作用。构建政府带头、学校自主承办、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的教育新格局。党和政府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其次,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是破解基层义务教育薄弱的关键。解决基层教师素质问题,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注重涉农教育,加快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完善教师队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吸引优秀教师来到基层、留在基层、扎根基层,优化基层教师队伍结构,补齐乡村振兴中的教育短板。
新时代,要以更加开放的政策选拔、培育、任用人才。首先,乡村要形成敬贤礼士、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本是农村推进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兴衰成败。大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严格贯彻“四个尊重”这一重大方针原则,给予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看得见的奖励,打造一个人人渴望成才的社会环境。其次,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工作环境。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创新创业要素汇聚的强大吸引力和集聚力。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因人施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出台容错机制体制,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孵化中心、农村创业园区平台、乡村人才公司,加大创新创业及成果转化、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最后,营造保障有力、暖心留人的生活环境。人才的事无小事,要真正忧人才之忧,将人才的需求牢记心中,做好人才的“后勤班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的理论是新时代习近平人才观的理论基石,乡村振兴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实践。青年一代,胸怀大局,争做“国之大者”,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将人才活力转化成乡村振兴动力,用人才“活水”浇灌希望的田野,解乡村振兴之“渴”,增进农村民生福祉,创造更加美好的乡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