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杨佳桦
中华文明古老而悠久,其中造纸术的诞生不但开启了记录中华民族光辉历史之路,而且将祖先与我们的心牢牢地连接在一起。随着纸张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有的情感、广博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深邃的思想,甚至那些被旧时明月照亮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得以塑造、流传,然后发扬光大。
每天清晨,秦岭北麓,一个看似静谧的小村庄都会在村民的忙碌中苏醒。这个村子就是已有千年历史,能造出“入选陕西省第三批文化遗产名录”的“蔡侯纸”的起良村。相传自古由于村里人人都从事造纸,无人务农,因此天子将该村命名为“弃粮村”,后根据谐音更名为“起良村”。
听村民说,起良人祖祖辈辈以造纸为生,家里都供奉着蔡伦像。起良造纸源于汉末,盛于两晋,曾为皇家造纸坊。“蔡侯纸”对原料要求极高,是以秋末冬初落去叶子的构树皮为原料。制作时间大概为一个月,必须经历36道大工序和72道小工序,着实是对工匠手艺的一种考验。
制作之初要将精挑细选的上好构树皮进行浸泡,然后放入大锅中蒸煮以软化纤维。接下来是将构树皮捞出晾干,反复蒸泡,踩皮,直至将皮完全剥下。树皮将会被制成饼状,接下来再打浆、晒纸,就大功告成了,真可谓是“千锤万凿出深山”。刚制成的“蔡侯纸”颜色透亮,使人不禁为它的纯净、古朴感叹,可没人知道一张张上好的“蔡侯纸”凝聚了多少起良人的汗水。这才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次偶然的灵光乍现,起良人把注意力放到了大熊猫粪便上。他们想:大熊猫粪便中含有竹子纤维,十分环保,能否“变粪为宝”将其作为原料造纸呢?于是,一箱箱大熊猫粪便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入起良村,起良人又投入到了新的研究中。研究一开始,起良人便遭遇了“拦路虎”——大熊猫粪便做出的纸浆很稠,不细腻,一点儿也不符合古法造纸工艺。为此,起良人一度茫然,可他们还是坚定地不断尝试。
“苦心人,天不负。”在多次尝试后,起良人终于走上了理想的“光芒大道”,制出了起良人期盼已久的“熊猫纸”。此纸清香扑鼻,给人置身大自然的感受,且行笔其上“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以肆意挥洒,笔墨根本不会在纸上洇开。一箱箱大熊猫粪便,一个个新奇的创意,一条条未知道路的开拓,孕育出了富有创意的“熊猫纸”,这也是对古法造纸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有了纸张,我们辉煌璀璨的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载体。一支支笔随意挥洒,点横撇捺间便谱写成了不朽的篇章。纸张默默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伟大的贡献,它们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呈现于世人面前。
虽然“纸短”,但是“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