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辰
张爱玲在散文《爱》中写到:“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读者们大都喜欢品读这一小段话中带有涩味的情爱状态,认为生活在尘世中的男男女女理应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时间,是那个人们无法摆脱、无法改变、绝对公平的时间。所谓“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的“刚巧”,只不过是必然,无论是幸福还是悲哀,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时间是一条大河,人们沐浴着同样的河水,每个人都在这里,没有人遗失什么,也没有人得到过什么。
檀国文在小说《时光》中所写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文中的小婷一直在努力逃离着自己的生活,却发现转来转去只不过又回到了曾经的起点,当起点与现状互相重合,方才意识到其实本不存在所谓时空的折叠,一切可能性早就在故事的开端被安排下来。这种直观的阅读体验在《时光》中随处可见:小婷奋力冲出黄镇,最终却又不得不回来,即使她抱怨着“后悔不该接程梅的电话”,亲情的羁绊也使她必然回到那个她不愿意去承认的故乡;小婷逃避着刑志军,却不得不带着自己和刑志军的孩子,而母子俩生活的轨迹也依旧是围绕着黄镇打转;小婷想要彻底忘记高林,却发现自己离高林却越走越近。时间是公平的,它掌控着小说中每一个人的命运,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为是是非非纷扰以至于无法沟通的人们也才有了能够对话的理由,每个人的境遇不同,但是此时此刻,他们正拥有着同样的时间,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公平的,新的故事也才有可能开始。
檀国文的这篇《时光》其实可以看做是一幅小镇生活的浮世绘,有的人走出来了,有的人却选择留下,生活像木刻板上的五颜六色,看似丰富多彩,却可以被无限量复制。想必读者们在读这篇小说时并不会对其中的一些场景感到陌生,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而檀国文却敏锐地告诉读者一个事实,即无论如何逃避,兜兜转转,人大概率还是会回到自己曾经的起点,当然,这也是一个有关小镇生活的寓言,残酷而且真实。当然,檀国文并没有为这样一类数量众多的人群找到出路,这是个太过于宏大的话题,而且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其又往往无知无觉,作为一篇文学作品,能够唤醒人们对自己当下生活的痛感已实属不易。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也许没有人能够突破这种状态,但是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觉察,即便很多事情最终会被证明是徒劳的。
《时光》所关注的问题很具延展性,这个问题的开端甚至可以远溯至十九世纪末,当城市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一往无前的时候,乡镇则被人们抛在脑后,人们用了近百年,试图控制时间,至少是让时间加速,而最终却被证明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时间的长河还在以它原有的速度流淌,而那些本应在这条河中遇见的个体也终将在这条河中相遇。其实,读《时光》这篇小说,更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小婷的故事,而是隐藏在小婷故事背后的关于百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索,一度,无数的人想要离开乡镇,进城成为他们逃离生活中出现种种问题的方式,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问题始终摆在那里,它只会被堆积,不会自然消失;而如今,城市生活却带给人们太多压力,很多人正在“逃离北上广”,想要回到乡土找寻宁静,那些曾经被堆积在乡土中的种种问题便成为了此时的隐痛,逃离城市不仅无法静安,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都蕴藏在那些有关时间的焦虑与论争之中,也许,唯有尊重时间自身,不再去妄图操控时间,才能够在时间洪流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更合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