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海
意境本身是一种艺术境界,在舞蹈编导专业的艺术实践中,既要注重舞蹈外在的形,也要看到其中的里,这里提到的里,即意境本身。对于舞蹈编导专业而言,艺术实践的过程不容小觑。对于舞蹈创编专业内的学生群体而言,艺术实践过程是否进行了意境的创造反映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也对他们未来从事舞蹈创编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意境的创造作为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的基础构成部分,展现出的价值毋庸置疑。
舞蹈的意境需要对其中传递的情感进行挖掘,准确定位舞蹈的情感表达方向。但目前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中意境的创造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更强调技巧培养。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的是舞蹈创编人才,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何突出舞蹈的创新性,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舞蹈编导专业每一个毕业生都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但目前的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更强调专项技术的训练,缺乏对舞蹈意境创造方面的关注,导致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群体综合能力的提升相对缓慢。其二,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缺乏生动的实践过程的支撑。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重点是强化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缺乏生动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支撑,导致意境的创设仅存在于现有的意境框架中,学生无法创编出更优质的舞蹈作品。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要紧密关注这一点,突出意境创造的价值,打造优质的舞蹈作品。其三,意境创造同质化问题普遍存在。意境的创造本身是一个思维的发散过程,意境本身是否具备感染力,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现出的鲜明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的作用,使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意境创造更具特点,以多元的思想引领,使舞蹈创编的价值凸显出来,形成多种舞蹈艺术形态。
此外,学生对意境的创造过程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和认知问题,影响了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效果。在新时期,要想创造出更多优质的舞蹈内容,使舞蹈艺术本身的感染力进一步提升,舞蹈编导专业学生需要突出和重视舞蹈意境创设的价值,从而解决舞蹈意境缺乏新意的问题。
人的心态表现形式不同,心理活动、面部表情都是人的心态表现的一部分。当然,心态还表现为一种精神风貌。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舞蹈是人们表情和传递情绪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如《乐记》中说舞能动其容,《乐论》中说舞可以宣情,《诗品》中说形诸舞咏等,都表明艺术情感本身是源于人心,以舞蹈的方式表现其形,从而实现舞蹈情感的传达。舞蹈本身能够教化人,使参与舞蹈实践中的主体实现形体与心灵层面的沟通,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总之,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的过程,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和修养具有显著效果。在舞蹈的意境中,心态意境是主要组成部分。
心态意境的创造方式多种多样,如何进行舞蹈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选择通过舞蹈的方式进行心态的表达和诠释,揭示内心的深刻情感。从这一点看,人的肢体语言能够高效地传递情感要素。艺术价值具有永恒性的特点,人的情感是无价的,心态意境在舞蹈艺术中的呈现,让舞蹈艺术的感染力凸显出来。
在舞蹈的基本构成中,肢体动作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元素,手舞足蹈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舞蹈和音乐本身相伴而生,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也离不开舞蹈,两者的结合具有鲜明特色。舞蹈是以肢体的动作表现为主,除以人为主体来表达和诠释其中所展现出的意境之外,生态意境也是意境创作的主要部分。随着当前舞蹈艺术不断向前发展,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舞蹈的呈现方式不再单纯以音乐、动作为主,而是延伸到对生态场景的使用上,从而达成舞蹈生态意境的创设目标。
蕴藏在舞蹈中的情态部分,是指人们的内在情感与外在客观环境的有机统一,也称为情景交融。对于舞蹈本身而言,从舞蹈的开始到结尾,每一个环节都是对美的诠释和展现,情景交融更容易引起共鸣,追求的是一种深刻的情感的剖析和挖掘。
在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中,学生要对舞蹈所呈现出的意境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师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剖析和解读,结合意境要素进行舞蹈的创编教学,使现代舞蹈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但从当前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实践情况看,艺术实践的过程普遍缺乏对意境的重视,影响了舞蹈编导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的效果。为了增强意境创设的效果,要对创设策略进行合理安排,具体如下。
对“虚”和“实”本质的剖析,本身是一种哲学的范畴,也是中国美学。对“虚”和“实”内涵的挖掘,具体到舞蹈中,是一种从观念到创作、从表演到欣赏的美学原则。在舞蹈创编专业的具体实践中,虚实关系的协调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提到的“虚”和“实”的部分,以舞蹈的身体形体和动作要素为主,在传统的舞蹈创编实践中,更多是以避实就虚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但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创设一种虚幻的视觉意象。这里提到的“虚幻”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深刻意境和情感的传递。只有在舞蹈编导专业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真实了解舞蹈创编中意境的创造价值,学生才能够协调好虚实关系,实现对舞蹈创编的艺术处理。
例如,在舞龙舞狮的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并非单纯将外在的形象作为吸引人的关键点,而是通过形体的表现和动作,让舞龙舞狮的内容更灵活也更生动,让具体细节更为清晰、具体,配合音乐的渲染,增强舞龙舞狮的感染力,直击人的内心情感,还原生动的场景。这一舞蹈类型将“虚实结合”运用得十分灵活,虚实的协调性更为理想。又如,在舞蹈《二泉映月》中,作者将主人公的心境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对心态意境的开发和诠释,表现手法更为生动。再如,《高山流水》将“实”的人体化为“虚”的山水,虚实结合的手段和表现方式十分生动,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也让舞蹈的艺术境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发现,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为了达成已经创造的目标,要调节好虚实关系,让舞蹈中虚与实的内容表现得更为灵活,生动转换,从而形成一种舞蹈艺术的独特美感。在舞蹈编导专业的艺术实践中,专业内的学生要提高对意境的创造方式的重视程度,深入了解意境的创造对舞蹈创编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在对舞蹈创编中意境虚实关系的处理层面,要做好意境的虚实结合,对舞蹈本身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意境可以通过舞蹈本身传递出来,掌握舞蹈创编中意境的创造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具意境的舞蹈作品。
舞蹈属于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形式,但其中的“虚”依旧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诠释和表达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了展现舞蹈的意境,教师还需要做好空间意境的营造。例如,舞台空间是赋予舞蹈魅力的主要平台,舞台空间的灵活性直接影响舞蹈的感染力。为此,教师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关注舞蹈意境的创设。
例如,春晚舞蹈《只此青绿》通过空间呈现出的灵动性,让舞蹈的魅力彰显出来。舞台光影的流动,水纹的波动,舞者的动作等,描绘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让舞台的张力和其中的意境彰显出来。舞台上运用了大量的“烟雾”渲染氛围,以光影流动、动作表现等方式,配合音乐让空间的意境生动展现。
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对空间意境的营造直接影响舞蹈的感染力。从选择的舞蹈案例看,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是空间意境营造的集大成者,对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具有指导意义。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专业内的学生关注舞台空间意境的创设,利用舞台本身的感染力,使舞台的立体场景为舞蹈本身增色。具体而言,在舞台的色彩选择上,白色代表纯洁,黑色代表凝重,绿色代表祥和,不同的物体色彩要与舞蹈的风格进行配对,从而彰显艺术的魅力。作为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服装是舞蹈表演者呈现舞蹈魅力的要素之一,服装结合动作能够展现出独特的美感,赋予舞蹈神韵。
总之,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中空间意境的营造,要引导学生抓住空间场景中的具体细节,协调好各舞蹈要素的关系,生动诠释舞蹈本身的独特魅力。以《只此青绿》为例,教师要引导舞蹈编导专业学生主动思考,在明确该舞蹈的空间意境创设手法之后,进入主动的空间意境的创设。空间意境的营造对于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是一大难点,如何实现对内容的持续深化,成为当前摆在教师眼前的一大难题。在空间意境的创编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一切可运用的空间意境的创设元素,参与和投身舞蹈的创编实践,创作出更具特色、更具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情景交融指的是在进行舞蹈创编和舞蹈实践的过程中,“情”与“景”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方式,做到情景交融才能将舞蹈的深远价值彰显出来。在舞蹈中,情景交融是一种意境创设的方式。
例如,在舞蹈《雀之灵》中,蓝色的天,绿色的水,蓝绿色的孔雀都给观众营造了清新、生动的景观,既能够展现出舞蹈的独特魅力,也可以让舞蹈的感染力凸显出来,展现傣族人民对吉祥鸟的热爱和崇拜,是一种对情感的深刻诠释。情景交融指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环境,在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舞蹈诠释的内涵和基本特点,将它放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表现,让舞蹈的内涵诠释更具体,与情境和景物相结合,最终打造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又如,舞蹈《月映双杭》在创编实践中充分展现出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将意境营造全面渗透到构思与立意、结构与画面、动作与语言、音乐与道具以及舞台与灯光中。在构思和立意部分,创设了月落水中、月映通桥、双杭余韵三个意境片段,以此更好地渲染舞蹈传递出的情感要素。在月落水中部分,随着开场音乐的渐渐响起,缓缓的流水声伴随着一幅优美的画卷缓缓拉开:夜幕降临,四野寂静,一轮清凉皎洁的圆月温柔地洒落在清澈流淌的水面上,宛若镀成银色的轮廓,把人带入了一个沉静而悠远的意境。在双杭余韵部分,舞者是水,是月,亦是从月光里走出来的人物,在空灵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纯净、优雅、温情、浪漫,充盈着诗情画意般的视觉美感,给人无限遐想。
情景交融的意境创设方式,让舞蹈作品的感染力进一步提升,相较于平淡的作品,情景交融更突出舞蹈独特魅力的彰显。只有将舞蹈与情景充分融合,才能够释放和创造优质的舞蹈表现意境,赋予舞蹈更深刻的内涵。
意境的创造是舞蹈的灵魂与核心,也是彰显舞蹈艺术独特魅力的关键。根据当前针对舞蹈编导专业艺术实践的现状调查,意境的创设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缺乏内容的创新,意境的创设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表演者需要对意境创造进行更新,引入更多意境表现方式,赋予舞蹈鲜明的特色与内涵,进一步增强舞蹈的感染力。在本次实践中,围绕意境的创造分别从心态意境、生态意境和情态意境着手,并通过虚实关系的艺术处理、空间意境营造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方式,使舞蹈本身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