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研究

2023-12-11 07:02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黄疸型牛病虫病

刘 辉

东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东丰 136300

最近几年来,发热黄疸型牛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牛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部分养殖人员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尚不够全面,常把它归类为肝炎性疾病,采取肝炎的治疗策略,因而产生的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探究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1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

1.1 巴贝斯虫病

巴贝斯虫病也叫做奶牛焦虫病,属于二类传染性寄生虫病,蜱虫是病原体的宿主,疾病主要通过蜱虫进行传播,由于蜱虫活动存在一定规律,所以此种疾病的发病也具有季节性特点,疾病传播蔓延同样受气候、温度两个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7 ~9月份温度波动较大时,疾病传播速度会明显加快。健康牛在感染巴贝斯虫病之后,通常会出现高热、贫血、黄疸等临床症状,同时伴有血红蛋白尿。一般情况下,犊牛的发病概率是最高的,而且临床症状比较严重,死亡率并不高;成年牛则呈现出发病率、死亡率双高的趋势,尤其是高产牛和妊娠牛。牛在患病初期,体温会升高到40 ~42 ℃,呼吸频率变快,采食量减少,相继出现反刍停止、肌肉震颤、萎靡不振的外部表现。患病牛在发病4 ~5 d 时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颜色逐渐加重,呈暗红色,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牛的贫血症状会愈加严重,并且会有黄疸水肿症状,粪便中夹杂着的血丝、黏液。在对病死牛实施解剖后能够清晰地发现,病理变化集中在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脾脏、膀胱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肝脏为深褐色,可视黏膜黄染、苍白,部分结膜黄染还会有血斑。

1.2 环形泰勒虫病

环形泰勒虫病主要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在牧区流行,1 ~3 岁龄的牛发病概率最高,季节、蜱虫活动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健康牛在感染环形泰勒虫病之后体温会有明显升高,大约会保持在39 ~41 ℃,出现稽留热,精神萎靡不振,此时血液中的虫体含量较少。后续随着患病牛体内虫体侵入量的增多,病情也会愈发严重,体温会一度升高到40 ~42 ℃,不仅不再反刍,食欲几乎废绝,出现便秘或腹泻的症状,粪便中夹杂黏液、血丝。在圈舍饲养的条件下,本病的流行较为严重,特别是新引进品种牛,一旦感染疾病会出现张弛热、间歇热,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随着病程的延长会相继出现贫血、黄疸的典型临床症状,四肢僵硬、步态不稳,粪便呈黑色干硬状,少数严重病例会出现磨牙流涎、肌肉震颤之类的神经症状。根据对患病牛死后剖检结果显示,胸部和腹部的皮下组织存在诸多出血点,心包内积聚少量淡黄色液体,肝脏体积有明显增大,肝脏和肝细胞浆内有脂肪滴。

1.3 无浆体病

无浆体病也叫做边虫病,主要病原是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的各类原寄虫,这些原寄虫通常会直接寄生在牛的细胞内,健康的成年牛和犊牛在感染此疾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贫血、黄疸的临床症状,体型日渐消瘦,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伴随心跳和呼吸频率加快,身体水肿,此时极易引发死亡。无浆体病在吸血昆虫活动季节发生,多见于夏末秋初,如果养殖地雨量较少则病例数量也会大幅度减少。本地牛和犊牛感染无浆体病之后外部症状并不会过于严重,个别病例甚至不会出现明显的外部异常,在野外自然感染的情况下一般潜伏会超过一个月,在发病初期患病牛的体温会达到40 ~42 ℃,出现6 ~10 d 的间歇性发热症状。死于无浆体病的牛尸体极度消瘦,大网膜黄染、肾脏肿大、心肌水肿、胃黏膜出血,肺脏上不均匀分布着一些血斑。

1.4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于多种类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属于急性型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带菌动物、患病牛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常呈地方性流行,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发病概率较高。健康牛感染疾病后,发病早期会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四肢无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的钩体毒血症状;进入到发病中期,患病牛的肺部会发生弥漫性出血,伴随心肌炎和溶血性贫血,而且呼吸功能呈现衰退趋势,靶器官受损比较严重;在发病晚期,极个别患病牛会出现变态反应相关的后发症,比如体温升高、脑动脉闭塞等。感染急性型钩端螺旋体病的患病牛,最为显著的外部表现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眼膜黄染、反刍迟缓或停止,处于妊娠期的母牛在感染疾病后发生流产的概率较大,而且可能产下死胎,还会导致乳腺皮肤、生殖器官的坏死。诱发患病牛死亡的因素主要有肺部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病死牛的皮下组织多呈现黄色,脏器内分布着点状出血,诸如肾、肝、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病灶,皮肤黏膜有坏死。

2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策略

在牛养殖过程中,要有效治疗发热黄疸型牛病,关键是要以保肝解毒、利尿除湿、清理胃肠作为主要的治疗策略,同时加强调节患病牛的胃肠功能。犊牛的免疫功能相对薄弱,在发病初期应当着重利用西药进行治疗,为患病牛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 mL、三磷酸腺苷40 mg、10%安钠咖5 mL、维生素C 20 mL、每天注射一次即可有效增强犊牛的机体免疫力。为了尽快缓解患病牛的临床症状,除了西医治疗之外,还要配合中医疗法,取大黄、生地、猪苓、泽泻各5 g,再加上茵陈10 g、栀子8 g、甘草3 g,将这些药材加入200 mL 水进行煎熬,待药汤浓缩至50 mL 之后将药渣过滤干净,趁着温热灌服给患病牛即可,每天用药一次。养殖人员还需要对症采取治疗策略,具体如下。

2.1 牛巴贝斯虫病

建议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病牛注射咪唑苯脲,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和临床症状,加强医疗护理。或者利用10%樟脑磺酸钠20 mL 进行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4 mL 进行静脉注射,经过治疗后可以达到强心的效果。在患病牛身体虚弱的情况下,分别取川穹、熟地、陈皮、当归、白术、木香、白芍各6 g,再加上党参10 g 和黄芪8 g,将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加水冲泡,制作成八珍汤加减,每日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 ~5 d 可治愈疾病。

2.2 环形泰勒虫病

可以采取搭配治疗方法,为患病牛肌肉注射1.5%马拉赛昂溶液、内尼尔溶液,有助于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在患病牛高热症状严重,精神萎靡不振,不仅要做好抗菌和强心治疗,还需要尽快为其注射青霉素320 万U、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2天用药一次,连续服用3 次。患病牛在注射药剂之后,其注射部位一般会发生肿胀,少数病例会伴随肌肉震颤、呼吸急促的表现,此时养殖人员必须要密切观察、认真护理,注意控制用药剂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 无浆体病

可选用金霉素、土霉素等药物,一般连续用药5 d 即可缓解症状,治愈率非常高,可达到95%。或者根据患病牛的体重,按照300 ~500 mg/kg 的比例为其肌肉注射盐酸氯哇,每日用药一次,持续用药5 d。或者按照3.5 mg/kg 标准,将贝尼尔、台盼蓝混合适量的生理盐水,将配制液浓度控制在7%,然后为患病牛进行静脉注射,每日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 d。

2.4 牛钩端螺旋体病

应当以土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作为首选药物,在病情比较严重时,则要适当调整治疗策略,改用25%葡萄糖1 000 mL、10%安钠咖20 mL、复方氯化钠溶液1 500 mL 进行静脉注射,每日注射一次。或者应用中医疗法,取忍冬藤、板蓝根、马齿苋、黄苓各50 g,再加上金银花30 g 和陈皮40 g,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熬,过滤药渣,接着用药汤进行石膏的冲调,每日用药一次,连续用药5 d 就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在患病牛出现肾炎性血尿的情况下,建议将土牛膝250 g 和生甘草60 g 加水煎熬成药汤,或者将韭菜根50 g 和血余炭30 g 研磨成细碎的粉末状,接着加入好墨15 g,上述药方任意选择即可,每日服用1 ~2 次,连续用药4 ~5 次就能看到临床症状的明显好转。

3 结语

综上所述,发热黄疸型牛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如果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当势必会为养殖人员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受到牛养殖行业的高度重视。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明确了解巴贝斯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无浆体病、钩端螺旋体病这四种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征,这样才能科学地做好疾病的临床鉴别工作,确保在牛发生外部异常表现之后及时采取干预策略和治疗策略,从根源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帮助养殖人员获得理想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黄疸型牛病虫病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春季牛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分析
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