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良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大安 131302
随着畜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猪疥癣病在各地区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重要影响。猪疥癣主要是因为机体皮肤上寄生有疥螨虫,通常在春秋季节发生,且能够快速传播,并扩散。通常起始于头部、颊及耳部,以后蔓延到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由于瘙痒使病猪消瘦,甚至死亡。
猪的疥螨体长1 ~1.5 mm,是一种寄生在猪身上的体表寄生虫。疥螨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寄生在猪皮肤较薄而敏感的部位,如颈背部、躯干部、阴囊和股部等处。疥螨体小,产卵量少,常只有1 粒卵,在猪皮肤上产卵约10 d 左右。虫卵随宿主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疥螨在体外产卵时,虫卵也随之成熟并孵化。疥螨在适宜环境中不断繁殖,一般4 ~5 d 繁殖一代。当环境温度在18 ℃以上时,其成虫寿命约3 个月,当温度低于16 ℃时,其寿命只有1 个月左右。当疥螨被杀死后,虫体分泌的毒素会引起皮肤过敏而产生皮炎。
猪疥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即人与猪、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或猪的饲料、饮水、垫草、工具等间接接触传播。通常在寒冷季节和圈舍潮湿的季节,皮肤上寄生着大量疥螨,这些疥螨由于长期寄生于皮肤内,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寄生关系。当病猪从猪群中离开后,其所接触过的物品(如用具、垫草、饮水等)就会使猪很快感染此病。因此,不注意对圈舍进行消毒灭菌或饲养管理不善,都会导致猪群感染。此外,通过病猪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环境,或在猪群吃食后,再经口进入到消化道而被感染。此外,当圈舍潮湿或幼龄仔猪具有扎窝等习惯时也会导致猪疥癣病的发生以及快速传染。
猪疥癣病以秋季和冬季为传播最广,且发病最重。特别是在下雨的时候,因为猪舍周围的空气太过湿润光照不充足,环境阴暗,所以这些寄生在猪皮肤表面的疥螨虫就会变得更加地活跃和旺盛,大量繁殖之后很容易就会蔓延到猪的身上,引起猪皮肤发炎和瘙痒,病猪常因搔抓而引起大量脱毛或皮肤破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出现仔猪死亡等现象。
首先,传播速度快。本病的传染性极强,而且发病时间长,传播速度快。由于该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所以在生产中常常造成暴发流行;其次,造成饲料报酬下降。由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使仔猪成活率和育成率降低;最后,引起猪群发生其他疾病。由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使猪的皮肤受到损害,影响了猪的采食量和生长发育,且猪群易患皮肤炎症和寄生虫病。同时由于病猪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其它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继发感染,造成该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另外由于病猪排出的寄生虫及其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器具等,从而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病猪的皮肤会呈现出明显的炎性反应,并伴随着剧烈的瘙痒,在发病的早期会首先在头部、脸颊、耳根和眼眶等部位产生,随后会逐步向整个身体蔓延,尤其是在具有很长的生长周期的种公猪和繁殖母猪中。病猪由于病变部位的局部瘙痒,会在圈舍的圈门、墙面、栏柱等较为粗糙的物件上摩擦,使摩擦处的被毛脱落,并有渗出液流出,并在皮肤上形成大小如针头的结节,继而发展为水泡和脓肿,在其发生破裂后,会凝固成灰白色的痂皮。当病猪的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出现体表被毛大量掉落,皮肤出现角质化,变得比较干燥,形成皱纹,甚至是发生开裂。在睡觉的时候会发出呜咽的声音,或是出现剧烈的不安,并且突然惊醒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发病过程中出现食欲减退、体形萎缩、生长迟缓等症状,有些还出现了死亡现象。
对猪舍的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病猪将其移到解剖台,用镊子轻轻刮取病猪患处以及健康皮肤相连接的皮屑组织,用镊子将其放在载玻片上,加2%的福尔马林固定,置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疥螨。检查皮肤的完整性,用镊子夹起患处,轻轻挤压,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则说明患处已经破溃。检查患部是否有结节、溃疡或脓包。用镊子将患部固定后,用刀切开患部皮肤,除去腐肉、痂皮和结痂(如有结痂可在切口处涂抹10%~20%的烧酒或酒精)。然后观察患部,看是否有脓性分泌物,若有则说明患处已破溃,若没有则说明患处还未破溃。对局部皮肤进行涂片检查,看是否有虫体及虫卵。若虫体及虫卵数量较多且形态特征明显,则可确诊为猪疥癣病。
镜检时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被检的疥螨虫粪或虫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应避免污染载玻片;其次,刮取的虫体应立即涂片或染色镜检;最后,检查时要避免被检猪的皮肤有损伤。
猪疥癣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结果判定:①直接涂片。将采集到的新鲜疥螨虫粪或虫体直接涂片,置载玻片上,加1 ~2 滴生理盐水,盖玻片轻压使其融合,少顷,使虫体暴露出来,在显微镜下观察;②染色镜检。将刮取的虫体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 ~2×10-6的倍数,再加入1 滴硝酸银溶液进行染色镜检;③结果判定。将染色镜检后的虫体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虫体上若发现有毛端刺入组织内或在组织内移动时即可确诊为猪疥癣虫病。若虫体不能通过组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则诊断为猪疥癣虫病。
猪圈应经常清洁、消毒,做到每日清扫、消毒一次,在猪舍内安装喷淋装置,对猪圈进行喷雾消毒。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应对猪舍的地面经常打扫,防止寄生虫在地面生长。另外,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头猪占地面积不超过0.67 m2。在管理过程中应将病、弱猪和健康猪分开饲养,并对圈舍、用具进行消毒。病猪和健康猪应严格隔离饲养,对病猪用过的用具及圈舍进行彻底消毒。此外,还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做好卫生工作,勤洗澡、勤换衣,避免接触皮肤感染。饲养人员禁止接触猪圈内的粪便和垫草等物品,对新购进的仔猪隔离观察15 d后再混群饲养,并在饮水中加入伊维菌素和强力霉素(或泰乐菌素)进行预防。
在猪舍内壁、地面及栏舍内壁撒上药粉,以减少接触感染机会,在皮肤表面涂擦或喷撒5%的敌百虫溶液,可杀死寄生在皮肤上的疥螨和虫卵。喷洒时要注意喷洒均匀,不要遗漏。敌百虫溶液的配制:用5 ~10 倍的水稀释敌百虫溶液,然后喷洒在被污染的皮肤上。内服药物:用50%敌百虫溶液或10%~20%硫磺软膏在配种前、妊娠早期或产前20 天各涂擦一次,以杀死寄生在母猪全身和泌乳母猪乳房内的疥螨和虫卵。环境消毒:用3%来苏尔溶液或20%漂白粉溶液喷洒猪舍及周围环境,以杀死隐藏在墙壁、地面和用具上的疥螨和虫卵。
用4%的氧化锌油溶液或5%的石灰水进行全身药浴,连用3 ~5 d,也可用3%的硼酸溶液或5%的硫磺软膏进行全身药浴。对于个别严重病猪,可先用1%的双氧水溶液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后,再用5%的硫磺软膏或1%~2%的硼酸溶液涂抹患部,连用3 ~5 d。严重病猪可用1%~3%的硫磺软膏涂抹全身。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1%~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5%的硼酸溶液交替洗患部3 次,每次洗1 h。
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药浴前要将猪圈内和舍内地面、墙壁、天花板和门窗等进行彻底消毒;其次,药浴前应先将猪舍清扫干净,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的硼酸溶液喷洒消毒,药浴后应及时将猪从舍内移出。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两种药物混合而成的复合物来进行治疗。当将伊维菌素混合液加入到饲料中用于防治疾病时,应考虑到疾病猪的日龄和生长时期,选择合适的剂量。一般情况下,育肥母猪在日粮中加1 ~1.5 kg,种公母猪和妊娠母猪在日粮中加入4 ~5 kg。母猪在完成泌乳以及怀孕后3 个月的时候,需要在每吨饲料中加入3 kg 左右的量,要保证药物与饲料的搅拌均匀,一个疗程为7 d。当将伊维菌素与芬苯达唑混合后的复方制剂用于饲养时,还应按仔猪的年龄及不同的生长时期来决定用量。通常情况下,一头育肥猪只需在1 t 的日粮中加入1 kg,一个疗程的周期就是7 d;也可以选择加入0.5 kg,14 d 一次治疗。
猪疥癣病是一种在猪场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此病对猪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导致猪只生长发育不良,降低饲料利用率,使其体重减轻,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由于该病发病范围广,且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猪的皮肤坏死、溃疡、结痂、掉皮等。因此,加强本病的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对猪场进行严格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对患病猪只及时治疗或隔离饲养,注意做好对种猪的隔离检疫工作等,以此来保证养猪生产行业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