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3-12-11 00:47:30◎李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1期
关键词:出版社图书质量

◎李 玲

(《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出版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出版了丰富的各类优秀书籍,每年出版数十万种书籍,在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并不断向世界出版强国迈进。图书出版质量影响着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感,影响着出版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9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4.4%。2020 年,出现一定负增长,码洋规模为970.8 亿元,同比下降5.08%。如今,我国已出版了诸多优秀出版物,但也面临部分图书质量偏低、精品缺失等问题。如何提升图书出版质量,仍旧是当前图书出版行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1]。就2018 年中宣部颁布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而言,图书出版质量是评价出版社社会效益的一项基本指标。提升图书出版质量,既是对社会、行业、读者负责,也是对出版社的生存发展负责。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加强图书质量工作刻不容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出版相关概述

图书出版,主要是指出版书籍、画册、图片及各种带有图文内容的印刷品,同时也指一种依托发行以向社会出售的活动。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的权利,但唯有获取执行许可证的机构方可进行图书出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出版机构要想在其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保障自身的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社在经营发展中,还要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唯有如此,方可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而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帮助出版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因而,倘若图书出版缺乏对出版质量的有效关注,势必会被时代发展的浪潮淹没。由此,要求出版社在自身经营发展中,必须要进一步重视提升图书出版质量,以此切实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图书。

二、提升图书出版质量的必要性

(一)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位中华儿女应担负起的历史责任。因而,出版社应不断提升图书出版质量,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新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阅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给出版社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出版社唯有切实为读者提供更为良好的阅读体验,方可更好地迎接由电子阅读方式带来的挑战。出版社应当全面规范图书编辑过程,在排版、内容等方面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为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竞争。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出版社唯有不断提升图书出版质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序提升国人的文化素养,方可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质量的提升可促进读者更好地领略书籍和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为图书出版行业创造理想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导致传统出版行业的受众不断减少。这需要出版社进行改革创新,让传统出版和新式的数字出版并行发展。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出版,唯有有效重视提升图书出版质量,出版行业方可创造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并塑造更好的品牌,促进整个出版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代图书出版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图书选题内容创新性不足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阅读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为图书出版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当前,我国图书出版呈现出尤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题材趋于多样化,图书出版数量逐年增多,但同时也表现出图书选题内容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选题重复、盲目跟风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比如,面对时下的社会热点话题,一些出版社盲目跟风,使出版的图书质量不尽如人意。而且,热点话题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些出版社一味追求“新”和“热”,图书选题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资源,由此使得市面上同一时间涌现出大量相似甚至相同类型的图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出版社为追求眼前利益和出版效率,盲目地简化编辑工作流程,使得编校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从而对图书出版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二)图书编校差错率偏高

当前,仍有不少图书在内容上存在各式各样的错误,比如在体例格式或者在文字内容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常识性或知识性错误。从根本上而言,出版社只要有效重视提升图书出版质量,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发生以上错误。然而,一些出版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仅关注图书的数量,对图书质量审核、把关缺乏有效重视,使图书出版差错率居高不下。所以,出版社必须要有效重视该问题,不仅要注重图书出版效率,更要注重提升图书出版质量。

(三)图书出版与数字化融合不足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传统图书出版迎来了极大的挑战。出版社必须顺应当前发展形势,推进自身转型发展。据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 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的接触率达到80.1%,相比2021 年的79.6%上升了0.5%。由此表明,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推广,社会大众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转变。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传统图书出版与数字化融合仍旧不够充分,开发图书产品形态仍较为单一。如何在不断提升图书出版质量的同时,提升读者对自身产品、内容的关注度及注意力,进而赢得更多的读者,是当前出版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四)图书出版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

图书出版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相关图书出版工作人员唯有具备相应的知识深度及广度,并做到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方可更好地满足图书出版需求。然而,当前一些出版社偏向于追求出版快销图书,并且相关图书出版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储备缺失,由此使得图书出版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四、提升图书出版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流程

长期以来,我国相关职能部门颁布了诸如《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保证体系》等规章制度,为规范出版、提升图书出版质量下了不少功夫。图书编辑出错在所难免,为有效提升图书出版质量,务必在制度上严格要求,加大对出版流程的管理力度,推进相互监督。鉴于此,出版社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各个流程划分给不同的编辑人员完成,依托各流程的相互审查,有效减少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发性疏忽及系统性错误[3]。同时,还应适时对图书质量予以抽检,将图书质量纳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调动起编辑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出版社还应重视印前检查,为提升图书质量增设一道关卡。在此过程中,有效发挥印前检查针对性突出、灭错率高等优势,为编辑人员及时查找相应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切实将错误消灭在图书印刷之前。

(二)降低图书编校差错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为社会大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电子图书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但纸质图书在帮助读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社会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鉴于此,出版社应当重视纸质图书,保证选题策划的创新性、独特性,不断提升图书出版质量,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切实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图书产品。为达成这一目标,出版社应当提高自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防止或减少工作偏差,降低图书编校差错率,并切实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当建立完善图书“三审三校”制度,并保障“三审三校”制度严格落实,以此有效提升图书出版质量;其次,建立完善的图书责任制,对图书出版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做到权责分明,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4],同时推进图书责任制与激励制度同步实施,在出版社内部营造和谐的竞争氛围,进一步提升图书出版质量;再次,开展对图书出版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

(三)推进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市面上推出了诸如“出版+教育”“出版+科技”等各种融合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产品,例如市面上颇具影响力的知识付费产品“知乎”“得到”等,依托作者与受众直面开展知识分享、传播,这显然是传统出版产业链难以实现的。传统出版业有着深厚的内容积淀,为使出版业的内容资源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应推进图书出版形式的有效创新,推进其数字化建设。

首先,推进内容、技术上的融合。在图书选题内容设计方面,依托对二维码技术、数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推进对选题内容的立体化开发,满足读者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并有效发挥门户网站、新媒体社群等应用优势,对目标受众予以精准定位,提升受众转化率。

其次,推进营销模式的融合。在传统营销模式基础上,推进对媒体融合时代营销模式的有效应用,比如借助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推进对产品的多方位宣传营销。对此,需要建立更为科学可行的营销及宣传推广计划,做到不同营销模式之间有效衔接。

再次,推进运营模式的融合。现阶段,可供出版社应用的运营模式包括依托其他平台发布作品并开展销售、自建平台独立完成销售以及自建平台并联合自媒体销售等。这些运营模式各具优劣势,出版社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四)加大对出版社的监管力度

一些出版社不注重对图书出版质量的监管,在短期内收获一定经济收益后,一般急于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而没有同步开展自身监管工作,由此让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打折扣。对此,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图书出版质量进行监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图书出版流程予以有效规范,禁止质量不过关的图书流入市场,并且开展对应的整改工作,达标后方可进入市场发行,以此切实保障图书出版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有效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形成良好的工作意识,让读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出版社切忌一味追求经济收益,而应当在提升自身工作质量的同时,基于长远发展视角,加强自我监管,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例如对于图书的印制,尽量选择信誉佳、质量稳定的印刷厂合作,在与印刷厂合作过程中,同样应当开展监督工作,密切监督纸质达标与否、印刷清晰与否等,以此不断提升图书出版质量[5]。

(五)提升图书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编辑人员是图书出版的第一把关人。新时代背景下,为不断提升图书出版质量,图书编辑人员必须加强对各种先进技术的有效学习,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中宣部对出版社编辑制定了明确要求,即相关编辑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基于自身需求加强学习,每位编辑需要参加国家认可的不少于90学时的业务培训,并包含不少于50 学时的面授[6]。唯有如此,方可获取责任编辑资格,投身责任编辑工作岗位。这作为对编辑人员提出的一项硬性要求,对提升出版社编辑人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参与培训学习期间,编辑人员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面授、网络培训等培训形式,同时还可通过参加相关的研讨会、知识讲座及业务交流会等,依托多种不同方式,不断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切实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在此过程中,通过邀请业界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让编辑人员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互动,可让编辑人员的知识文化信息储备得到有效丰富,进而为提升编辑人员专业素养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还应当增强编辑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提升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防止编辑人员在图书出版中因认识不足而出现种种错误内容而造成不良后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发展,社会大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基于此,人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这对于图书出版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播推广途径而言,图书出版依旧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优秀的图书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助力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在图书出版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通过完善管理机制、降低图书编校差错率、推进图书出版的数字化建设等方式予以解决,以此促进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社图书质量
内卷
科教新报(2024年4期)2024-03-17 09:48:21
“质量”知识巩固
我等待……
读者(2021年5期)2021-02-05 02:52:39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华人经济(2017年6期)2017-08-18 04:10:14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