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拍摄技巧

2023-12-11 00:47:30◎石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1期
关键词:新闻人物光线电视新闻

◎石 军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拍摄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新闻生产的关键要点,人物拍摄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电视新闻的播出水平以及观众的观看体验。相较于普通的静物拍摄而言,现场新闻人物的拍摄更具挑战性,尤其要做好人物活动状态下的拍摄效果,一旦拍摄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在后续新闻传播时,便影响整体传播效果。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的摄影摄像记者必须要着重优化人物拍摄技巧,结合不同新闻主题,不同新闻环境,巧妙运用构图方式,以及相关专业要素,优化人物在新闻报道的呈现。

一、电视新闻报道特点及人物呈现方式

(一)电视新闻报道特点

电视广播报纸是传统的媒体渠道,在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中占据极大的比例,并且拥有忠实的粉丝和用户。尤其相较于报纸以及广播这类传统媒体而言,电视媒体报道属于动态新闻,给用户以不同的阅读和观看体验,凸显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及感染力,是其他传统媒体类型难以达到的关键要素。正是由于这一重要的报道特点,电视新闻报道很容易受到人物拍摄过程中拍摄水平的影响,从而使得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出现一定的制约因素。在主题一定的新闻报道时,拍摄人员要结合具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报道要素,着重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在现场抓取动态的画面,从而形成有效的新闻报道视频。在此过程中,摄影摄像记者的拍摄技能直接影响整体电视新闻报道素材获取的质量水平,是否能够在转瞬即逝的时间内,抓住人物的形态以及性格,将人物的形象立体展现出来,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点[1]。

(二)人物呈现方式分析

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报道人物的呈现方式要跟随不同拍摄方式以及拍摄路径,着重进行选取。就当下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情况来看,在拍摄过程中,主要应用两种类型,做好人物的拍摄与呈现。一方面,可以采用先拍故事场景再彰显新闻故事主题的方式来凸显出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向受众群体介绍人物形象,从而达到直观呈现的效果,这种拍摄方式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无论是哪一种的人物拍摄、呈现方式与电视新闻人物报道,都应坚持还原原貌的原则,将人物的最本真形象凸显出来,以新闻背景为铺垫,使观众从新闻观看中了解到人物的最真实一面,而且也将依托一系列新闻细节画面来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最终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鸣。拍摄电视新闻报道人物时,摄影摄像记者的拍摄技巧也是极为关键的,会直接影响着人物呈现的水平。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拍摄技巧分析

(一)找准构图方式

在电视新闻报道的人物拍摄过程中,摄影摄像记者应凭借专业知识,逐渐实践和摸索优秀的拍摄技巧,以提升人物拍摄水平,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更加丰富、更为真实立体。首先一个关键的拍摄技巧便是构图方式的选择,专业的摄影摄像记者对构图方式的把握往往更具感官意识,具有一定的直觉性。在多年的新闻拍摄经验基础上,尤其能结合具体新闻要素与主题,合理安排好整个画面的布局,包括人物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相关元素的组合情况,进而借助最佳的构图比例,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同时进一步促进传达新闻的主题思想。新闻拍摄中的构图包括主体前景以及背景,这是新闻画面的基本要素,也是摄影摄像记者必须要做好的安排和布局的内容。每次拍摄前期,都应结合具体画面的组成情况来思考最佳的构图方式,从而提升整体的构图水平,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除了构图方式以外,构图样式也要随着不同新闻报道类型进行调整,如常见的黄金分割构图,S 型构图以及对称式构图等等,都可以作为新闻拍摄构图的一种选择[2]。对于新闻人物的拍摄而言,也具有更多注意事项,应该着重选取人物的正侧面或侧面角度展开拍摄,这样一来,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立体形象棱角分明。选择人物的朝向时,还要进一步与画面的构图相关联。例如人物面朝右方,那么新闻构图就要将右边留白,以使整体画面范围更为扩大。另外,在新闻人物的拍摄过程中,摄影摄像记者还要注意背景中一些干扰因素,如树枝、电线杆等杂乱元素都需要在拍摄前期提前做好规避,这样才能保证拍摄画面更为干净和美观。

(二)注意光线选择

人物拍摄中,光线的选择也是一大影响因素,良好的光线运用能巧妙地凸显出人物的形象,而且会使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塑造出更为有特性的人物形象。因此,电视摄影摄像记者在拍摄人物时,尤其要做好光线的调整工作,尽量选取适宜拍摄人物的场所,这样才能凸显出人物的特征,而且不同场所、不同环境下的光线情况大多有所不同,能够达到的人物塑造目标自然也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在光线的选取上,自然光是最佳的,拍摄光线运用自然光的不同角度,能够达成明快且平和的拍摄效果。当然,在光线的选择上,除了要注意自然光的应用,还要尽量观察到光线的冷暖、明暗变化等多个层面。拍摄不同人物角色的时候,选用的光线特性也要进行调整。拍摄新闻主持人时,大多需要应用顺光的拍摄方式,如果拍摄的人物需要集中凸显其某一特征,则要进一步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光线角度。在选择人物拍摄的光线时,如果应用顺光拍摄方式,要注意进一步结合其他要素凸显出人物的个性,以弥补这一拍摄光线形成的空间感、立体感不足的问题。例如,可以在选用顺光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侧光和斜侧光,这样可以有效改善画面的曝光程度,在明暗反差上也可以有一定调整。在拍摄过程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逆光光线拍摄,不仅能够达到增强画面艺术感的特性,也能适当增强观众的新鲜感。

(三)选取拍摄角度

在人物拍摄过程中,除了光线的选取,还需要着重注意拍摄角度问题。电视新闻报道和拍摄画面的角度,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新闻传播的呈现效果,甚至是否能够有效契合新闻主题思想,也是极大的影响要素。就当下新闻传播的情况来看,在人物拍摄的过程中,尤其要针对所报道的新闻主题以及拍摄的人物对象选取恰当的拍摄角度,并结合整体构图选择不同的拍摄场景。一般说来,拍摄的景别可以分为全景拍摄、中景拍摄、近景拍摄,必要时还会选取特写,这样不同景别及水平的拍摄都将形成更具特色的呈现效果。新闻人物的拍摄选用中景近景以及特写的景别变换,能够有效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立体形象展现出来,给观众传达出真实的观看体验[3]。如果选取近景拍摄,摄影摄像记者要着重注意近景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情况,随时做好调整,才能紧抓人物的性格特征,将其凸显出来,使人物的形象立体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画面更具感染力。当然,要想凸显出人物的具体形象,应用特写的拍摄方式也极具价值,可使人物的形象更为细致,也更具情感意识。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明显通过人物的细微表情变化,来感受其心理波动情况。大多数摄影摄像记者在现场只有一台机位,如果只用单一的机位进行拍摄,画面单一,后期的镜头会比较难剪辑。所以,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同时展现多种景别,则需要配合镜头焦段及机位的变换,形成一定多景别、多角度的拍摄效果。我们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高标准地完成每一次任务,将采访的新闻人物立体呈现在屏幕,将有效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观众。

(四)准备工作充分

摄影摄像记者要有精湛的摄影摄像技术。在电视采访中,新闻现场是不断变化的,摄影摄像记者必须全神贯注,所有的预想画面、临场发挥、技术实力、知识储备,都会被永恒记录在画面中。这就要求摄影摄像记者要熟练掌握摄影摄像知识,通晓精湛的摄影摄像技术,对自己手中的摄影摄像器材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在新闻拍摄中做到运筹帷幄。摄影摄像记者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同,对新闻现场认识的高度、理解的深度、新闻人物切入的角度及画面拍摄的手法不尽相同。所以,对同一新闻进行拍摄报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精彩的瞬间只有在竞争、对比中才能鉴别。然而,代表某一新闻事实最本质、最具表现力的瞬间可能只出现一次,这就是新闻现场“一去不复返的瞬间”“不可预测的瞬间”。越是紧迫的拍摄环境,越能检验摄影摄像记者的综合能力,对于经验不足的摄影摄像记者,没有足够快的反应,有可能会错过最佳拍摄时机,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摄影摄像记者到现场一定要理清拍摄思路,准备好摄影摄像器材,尽快熟悉拍摄环境、活动流程等每一个环节,凭借采访经验,提前对新闻人物做出预判,找到最佳的拍摄地点和角度,提前做足功课,抢占现场的最佳拍摄位置,思想高度紧张,集中注意力,才能在拍摄中胸有成竹,拍摄到人物最有表现力的关键瞬间。

(五)注重细节拍摄

除此以外,人物形象的凸显,也要学会应用细节来形成更为直观的观看体验,尤其是很多细节片段,对凸显人物形象尤为明显。因此,拍摄人员在拍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新闻报道的主题,挖掘人物形象的一些细节要素,将其融入到新闻之中,不仅可以形成整个新闻报道的闪光点,也有利于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增加情感体验[4]。面对性格鲜明的人物,报道过程要凸显出人物新闻报道表达出的主题要素。而在以往报道电视新闻人物时,有诸多新闻作品应用了细节报道的技巧,来展现人物鲜明个性,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

三、提升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拍摄质量的方法

(一)了解新闻事件全貌并做好准备

在掌握了以上新闻人物拍摄的技巧之后,摄影摄像记者还要注意一定的拍摄路径,在拍摄过程中有效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的拍摄质量。其中,在正式拍摄之前,一定要提前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着重知悉新闻事件的全貌,并做好拍摄访前工作,这样才能在正式拍摄时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应拍摄活动。另外,在拍摄活动开始之前,拍摄人员要再次检查所有拍摄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如拍摄设备工具、现场的布局情况、拍摄角度的选取以及画面的构图等等,都是拍摄工作人员务必要在前期做好规划的要素。在正式拍摄时,还要就现场人物的变化情况和动态表现进行调整,尽可能拍摄到更具感染力、冲击力的人物画面,这样才能将人物形象生动凸显出来。例如,拍摄人物在出现情感波动的时候,拍摄人员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有力的拍摄瞬间,方能将人物形象立体呈现出来。在准备访前工作时,摄影摄像记者还要进一步考虑到现场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将所有要素考虑到拍摄影摄像响范围之内,才能提高正式拍摄过程中的拍摄质量[5]。

(二)学会捕捉新闻瞬间,适当抓拍

摄影摄像技术的运用主要有四个方面:取景(即选择拍摄角度)、曝光(即快门速度+光圈)、对焦(即画面是否清晰)、构图(即画面简洁,突出拍摄主体)。除此以外,新闻拍摄时,还要学会适当利用抓拍捕捉新闻瞬间,这种瞬间的形象更具真实性,更能使观众感受到人物形象的丰满特点。摄影摄像记者在拍摄时,不仅要提前做好前构图的规划工作,一旦发现人物的强烈情感表达,还要及时抓拍,从而做好形成生动且真实的人物的各项准备工作,也要在整体的拍摄阶段细致观察周边各项影响因素。新闻报道人物的抓拍时机往往要由新闻拍摄人员借由自身的拍摄经验进行预判,着重预估人物的情感变化,而且还要在人物情感变化之前及时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找准最佳拍摄位置,完成抢拍活动。拍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拍摄的难点,也要及时做好调整,转换拍摄机位,再次寻找最佳的拍摄时机,进而为丰富人物形象做好基础铺垫。拍摄时,尽量不要关机,时刻紧盯现场,抓住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另外,拍摄人员要不断磨练自身的变通能力,不能过于死板,死守一个拍摄机位,要结合现场的情况,及时调整,灵活抓拍,才能形成更具新闻价值的报道要素。

(三)合理应用新闻背景凸显人物

凸显人物,除了可以借助以上阐述的相关要素,拍摄人员还要学会合理应用新闻背景环境来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具体说来,在每一次新闻报道过程中,都将具有一定的新闻主题和新闻事件背景,而不同的新闻背景环境能凸显的成效有所不同,对整体新闻事件主题的展现自然有所差别。因此,拍摄人员要紧密结合不同的新闻主题,合理运用新闻环境背景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对于背景的拍摄,往往需要将人物放在背景之前,并且着重凸显人物而模糊背景,景在后、人在前,相互呼应,方能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形成真实的情感体验。另外,除了应用新闻背景以外,新闻报道现场的声音也是一大关键要素,适当截取现场声音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将提高整个新闻的呈现效果,也能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变革,传统电视媒体在报道人物时,拍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优化摄影摄像记者的拍摄水平,尽量以高质量的拍摄技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立体真实地向观众呈现新闻人物。摄影摄像记者也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优化拍摄技巧,结合不同新闻主题,选取构图方式以及拍摄角度,这样才可以拍得更好,将新闻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好地感染观众。

猜你喜欢
新闻人物光线电视新闻
春日暖阳
“你看不见我”
中外文摘(2019年8期)2019-04-30 06:47:36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6
本期新闻人物
活力(2014年9期)2014-09-16 15:35:45
本期新闻人物
活力(2009年13期)2009-11-17 03: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