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梦妍
上下学时,为了抄近路,我常经过一条小巷。小巷幽静,清香弥漫,几株高矮不一的树探出墙外,常有一股清香在绿荫下逗留,让我陶醉不已,时常驻足细嗅。
一天,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循香而行,来到了一间屋子前,斑驳的墙上刻着三个大字——“豆腐坊”,因岁月的打磨变得不太清晰。
豆腐坊不大,陈设不多,但五脏俱全。里面的老人看到我站在门口张望,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我连忙回答:“您好,我在不远处闻到香味,想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就走进来了。您能让我进来看看吗?”
老人笑了笑:“我是做豆腐的,进来看看吧!”
我欣喜地进了屋,站在老人身旁,看他忙活。
老人拿出一盆泡好的黄豆,用手轻轻地搓着,清水与黄豆摩擦发出的清脆响声和着他哼唱的当地歌谣,格外动听。
洗完黄豆,老人把黄豆和水一起放到石磨旁,抓起一把黄豆放入石磨凹槽,再倒入水,一圈一圈地磨着。
石磨有节奏地旋转,老人说磨出的汁水就是豆浆。我看得心痒痒,便询问道:“能让我试试吗?”
“行!”老人爽快地将石磨的把手交给我。
我一圈圈卖力地转着,老人不时往凹槽里放豆子和水,石磨流出的温热液体一点点地滴入碗中。眼看盆中的豆子快没了,但磨出的豆浆只有小半碗。这时,我的额头已经布满汗珠,脸也有些红了。
磨完豆子,我猛吸一口气,鼻腔里溢满了清甜的豆香。
我揉揉红肿的双手,不解地问老人:“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您为什么还用传统的石磨呢?”老人脸上洋溢著的笑容似乎比什么都灿烂:“用那些工具做出来的豆浆味道不够正宗,而且这门手艺是老一辈人的智慧与努力,我算是这门非遗手艺的传承人。”
老人又将豆浆分成两小碗,从一旁拿出两碗精心调制的石膏水,将石膏水一点点地往下倒,白嫩可爱的豆腐渐渐成形。我学着他的样子,也做出了一小块豆腐。
看着手中的豆腐,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敬意油然而生。原来老人做豆腐不只是为了维持生计,更是为了坚守这门祖先留下来的手艺。
寻香而来,我懂得了坚守的真正含义。
(责任编辑/李希萌)
指导老师 雷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