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
成为消防飞行员,不仅想给被困者带去希望之光,更是向着自己消防事业的信仰之光飞行……
———高嵩
高嵩是山东青岛消防救援支队航空救援大队直升机飞行员,也是中国首位女消防飞行员。成为飞行员之前,她当了两年的火灾调查员。如今,高嵩驾驶直升机在岛城的上空巡防,并多次参加重大火灾救援。
2018年的一天,青岛市崂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高嵩获知一个好消息:市消防救援支队拟组建国内首支消防航空救援大队,准备选拔飞行员,只要符合条件的消防员都可以报名。
这个消息在高嵩心里掀起了波澜。两年前,她大学毕业后从事火灾调查工作,养成了仔细、冷静的习惯,让她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飞行员的潜质。
高嵩想成为一名飞行员,是因为从小受到爷爷的影响。高嵩的爷爷曾在空军工作多年,她从小就有了飞行梦。这次市消防救援支队招收飞行员,高嵩觉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不能错过。
那天回到家后,高嵩拿出报考飞行员的志愿表,向家人提出了自己的决定。家人对此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以母亲为主,一派以爷爷为主。母亲觉得驾驶直升机在火场中进进出出太危险,女孩工作还是安稳些好。爷爷是一家之主,他拍板支持高嵩报考消防飞行员。
报名之后,高嵩才知道消防飞行员的选拔标准异常严格,仅体检就融合了民航和军航的招生标准,测试科目非常多。幸运的是,高嵩一路过关斩将,留到了最后。她和突出重围的21名消防学员被送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飞行理论学习。航空动力学理论、气象学等13门专业课程都跟飞行有关,高嵩以前从没接触过,“半路出家”的她感到很吃力。
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和高强度的训练要求,高嵩恨不得把每秒钟都“掰”成几份来用。后来,过了理论考核这一关,她终于能接触心心念念的直升机了。真正登机进行实操,高嵩才发现,自己虽然明白很多原理和操作技巧,也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学员刚接触飞行,面对的第一关就是悬停。悬停考核要求学员在5个小时内掌握这项科目,否则就会被淘汰。相对于男生,女生在体力方面稍弱,控制操纵杆稍显吃力。跟她同一批的男生飞到4个小时,都过了关,但高嵩仍没有掌握。她不想被淘汰,心里很着急。
这时,高嵩听到一些诸如“女生不适合飞行”的质疑声音,她也在心里质疑自己是否适合飞行。但是,她觉得不能就此认输,更不能让爷爷失望。
为了能过关,高嵩向教员请教,并按照教员的建议,找来矿泉水瓶模拟操纵杆进行练习。当她紧张或者动作僵硬时,瓶子会发出声响。通过一遍一遍的练习和不厌其烦的模拟,高嵩终于熟练掌握了悬停技巧,在第五个小时通过了考核。考核过关后,高嵩信心更足了。
经过反复钻研和刻苦训练,高嵩以稳健的飞行技能顺利通过各项考核,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19年,她顺利地拿到飞行驾照。不经意间,高嵩创造了记录。经青岛消防救援支队向上级部门确认,得知高嵩是中国首位女消防飞行员,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女消防飞行员。
从一个防火者变成灭火者,职责不一样,责任也更重了。2020年4月,青岛市郊发生森林火灾,高嵩和队友执行扑救任务。
驾驶直升机最关键的是经受气流考验。在山区灭火,对于普通人来说吹来的一阵风,在高嵩看来是一次强大的气流,她随时要调整直升机应对。山峰有高有低,是拉高距离飞过去,还是转个弯绕开,她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高嵩要随时准备绕开烟雾地带,因为烟雾会遮住飞行员的视线,烟雾里夹杂的细小颗粒也会影响发动机工作。
每個机组包括飞行员、空中观察员、后舱操作员,驾驶直升机在火场里进进出出,整个团队必须通力合作。高嵩要把载着3吨水的吊桶安全运送到火情最需要的地方,让机组成员洒下去,同时要保证队友的安全。扑救行动需要机组“联动”,需要高度的默契。飞行员的每一次判断至关重要,不能出一点差错,这样的判断力来自平时的训练,高嵩经受住了考验。
在这次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中,高嵩和同事四天三夜连续起飞34架次,飞行超过85小时,向火点洒下1000多吨水,控制住了火势,在这次扑救任务中立下大功。
2022年4月19日,青岛市崂山区三标山突发火情,高嵩所在的航空救援大队前往救援。救援中,高嵩驾驶的直升机遭遇险情。当时风向不定,多处出现了风切变危险。12时过后,风速骤然加大。当飞机钻进火场浓烟的时候,山顶风力已达到近十级,乱流导致飞机颠簸得厉害,仪表盘数据已达到飞行最大临界值,飞机正下方还提有将近3吨重的水,非常危险。高嵩当机立断,迅速把3吨水抛掉,才得以离开危险区域。
脱离危险后,高嵩感到冷汗从额头流到了下巴。在这紧急时刻,一个操作上的失误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她告诉自己一定要沉着冷静,稳稳把控好操纵杆。凭借机组成员的通力配合,他们最终化险为夷。
那次火灾历时3天,高嵩所在航空救援大队的两架直升机累计飞行超35小时,喷洒1092吨水,终于协同地面救援力量将山火扑灭。这次山火救援的经历让高嵩感触颇多。她说,危险来得很突然,生命在面对危险时是那么脆弱,只有平时练出过硬的本领,才是保障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前提。
青岛是港口城市,有时高嵩和同事不仅承担火灾救援任务,还会在危急关头进行海上生命紧急救援。
11月的一天,高嵩值班时,突然接到救援指令,青岛海域一艘外籍油轮有伤员需要紧急送医。风大浪急,普通救援直升机无法抵近救援,高嵩擅长驾驶的Ka32直升机因抗风力较强,被安排前往施救。
这是高嵩第一次进行海上救援。接到指令后,她驾机和同事立即起飞升空,飞往外籍油轮所在海域。强风卷起滔天巨浪,直升机在茫茫大海上犹如一只小鸟,在海浪翻滚的上空艰难前行。接近目标时,高嵩紧握操纵杆,试了几次才飞至外籍油轮的甲板上方。
外籍伤员躺在担架上,等待直升机垂下绳索吊上机舱,这是最考验悬停技术的时候。高嵩稳稳地控制住操纵杆,尽力让直升机在海风中悬停得更稳。几分钟后,伤员被用绳索吊了上来。安置好后,高嵩一拉操纵杆,直升机迅速向上爬升,调转方向,加速向目标医院飞去。由于送医及时,外籍船员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高嵩执飞过多次重大任务,每次任务历时三四天或更长。高嵩认为,虽然女机长体力不如男机长,尤其是进行灭火、吊挂救援时,操纵杆的杆力会增加,控制它需要耗费很大体力。不过,女机长的优点在于冷静、心细。
为了弥补体力和耐力的不足,高嵩每天都会制定严格的锻练计划。她经常和男同事一起在健身房練臂力,再游泳一个小时,每天跑步四五公里。
高嵩身材高挑外形靓丽,平时化淡妆,配上蓝色飞行服,英姿飒爽。不过,高嵩也有“自卑”的时候。她的手型很好看,却不愿让人看手心,因为手心布满因训练磨出的老茧。有一次,高嵩帮母亲做家务时,母亲无意中触摸到女儿的手心,发现上面满是茧子,心疼得直落泪。
没成为飞行员前,高嵩经常爬崂山和小珠山,爬到山顶体会山高人为峰的快乐。当她后来驾驶直升机飞越山顶进行巡护的时候,从驾驶舱俯瞰这两座山的山顶,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景色。高嵩驾驶消防直升机守护着繁华美丽的岛城,最自豪的莫过于当年力排众议支持她实现梦想的爷爷。有趣的是,爷爷为了更清晰地看到高嵩驾驶直升机在上空飞过的情景,专门准备了望远镜。
高嵩驾机在火场里进进出出,危险不言而喻。每当高嵩有重大任务时,爷爷虽然嘴上不说,却一直担心着。他想叮嘱孙女,却又不敢给她打电话。每次执行任务前,面对家人的担心,高嵩都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儿,她会小心的。执行重大任务,高嵩几天不回家,爷爷只能从媒体上了解火灾的救援情况。每次高嵩回来,爷爷都格外高兴,还给她做海鲜。
高嵩的爱人高梓宸以前反对她当飞行员,原因也是担心她的安全。最后,他被高嵩对飞行梦想的执着追求所打动,从反对者变成了支持者。他知道妻子训练、值班、执行任务很辛苦,就几乎包揽了家务,让妻子多休息,享受难得的家庭生活。
有一次,高嵩带着一身疲惫很晚才下班回来,高梓宸给妻子按摩放松。谈起傍晚进行的飞行巡视,高嵩突然来了精神。她对丈夫说,下午飞了很长时间,神经绷得太紧,有些疲惫,返航的时候,夕阳西下,飞机正好在云层之上,晚霞灿烂,壮丽的景象让她的精神为之一振。高梓宸脑补了妻子所描述的画面,看到她兴奋的神情,更加理解她,对妻子的工作必须全心全意支持。
由于工作繁忙,因此高嵩没时间和亲友逛街。其实,高嵩也有一颗爱美之心,卧室床头摆着心爱的娃娃,办公桌上摆着鲜艳的插花,这都是她平日里的小幸福。
如今,作为青岛消防救援支队航空救援大队7个飞行员之一,高嵩总飞行时间已经达到500多个小时。她不仅取得了民航、警航双执照,还能够驾驶四种机型。她驾驶直升机从新的高度观察城市,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高嵩的经历也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人勇敢追梦,大胆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