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杨
银行卡盗刷行为,既侵害了持卡人的财产权益,又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银行卡民事纠纷规定》)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结合案例,阐释银行卡被盗刷后持卡人应如何有效维权挽回损失。
今年“五一”假期,曲先生突然收到银行卡异常消费11笔的短信提醒,共计消费4.5万余元。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里,存款却在异地被刷走?曲先生随即致电发卡银行询问,并第一时间报案。为避免损失扩大,曲先生迅速将该银行卡内的余额全部取出。为维护合法权益,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赔偿自己被盗刷的卡内存款。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在被告处办理了银行卡,双方建立了合法有效的储蓄合同关系,当事人应履行义务。当原告发现银行卡被盗刷且确定非本人操作时,立即通过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之后也证实了事发时本人正在家中休假,公安机关对该盗刷一事立案侦查。被告作为发卡行,掌握银行卡的制作和加密技术,具备识别真伪的技术能力和硬件设施,应承担对银行卡真伪的实质审查义务。原告银行卡被异地第三方消费,被告无证据证明原告没有尽到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密码的义务,不能证明系原告自身过错导致。综上,法院判决被告赔付原告被盗刷的存款及利息。
相对曲先生的及时维权止损,私企负责人迟某则因粗心大意、怠于取证付出了不菲代价。
迟某经营一家汽配店,经常奔波于各地,因此其并不随身携带大部分的钱款及银行卡,而是放在店中由他人保管。前些日子,迟某刷卡购物结账时突然发现卡内余额不翼而飞!4天后,迟某电告银行客服反映了自己的遭遇。2天后,他去派出所报案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迟某诉称,在银行卡密码未外泄的情形下存款被盗,系银行未识别伪卡所致的盗刷,责任在银行,应全额赔偿自己8万余元的损失及利息。银行代表则辩称,持卡人的主要义务在于妥善保管卡片、密码,对不可归责于银行的原因导致银行卡信息、密码泄露引起的损失应由原告自行承担责任。
法院经审理查明,迟某诉称银行卡被盗刷时并未人卡分离,但始终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由于工作原因,迟某经常存在人卡分离的情况。在涉案交易发生后,迟某非但未及时发现并向发卡行反应相关情况,反而是4天后才致电客服,在6天后选择报案,无法证明涉案交易发生时自己及真卡所在的位置。同时,综合考量不能判定涉案交易持卡人所使用的卡片为伪卡。庭审中,迟某亦未能提供证据证实被告存在泄露银行卡密码等信息的违约行为。综上,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迟某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证实其主张,因此对于他要求被告银行赔偿经济损失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第一,哪些情形属于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卡盗刷分为伪卡盗刷交易和网络盗刷交易两种。《银行卡民事纠纷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本规定所称伪卡盗刷交易,是指他人使用伪造的银行卡刷卡进行取现、消费、转账等,导致持卡人账户发生非基于本人意思的资金减少或者透支数额增加的行为。本规定所称网络盗刷交易,是指他人盗取并使用持卡人银行卡网络交易身份识别信息和交易验证信息进行网络交易,导致持卡人账户发生非因本人意思的资金减少或者透支数额增加的行为。”上述两种银行卡盗刷行为的区别在于他人是否使用伪造的银行卡交易。需要明确的是,银行卡盗刷的本质含义为该交易不是持卡人行为或非其授权他人所为。
第二,银行卡被盗刷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银行卡民事纠纷规定》明确规定,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信用卡持卡人请求发卡行返还扣划的透支款本息、违约金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均予以支持。发卡行请求信用卡持卡人偿还透支款本息、违约金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银行卡遭遇盗刷后,持卡人可以要求银行归还本息并赔偿损失;信用卡被盗刷的,持卡人不必偿还透支款本息。
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着持卡人可以完全免责。《银行卡民事纠纷规定》明确,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具有过错,未及时采取挂失等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发卡行主张持卡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因此,持卡人仍需特别注意持卡安全,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遭受损失。
第三,持卡人如何自证清白?《银行卡民事纠纷规定》采取了谁主张谁举证以及谁占有证据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从两方面明确了举证责任。一方面,持卡人主张银行卡是盗刷的,可以提供生效法律文书、银行卡交易时真卡所在地、交易行为地、账户交易明细、交易通知、报警记录、挂失记录等证据。这主要是指引持卡人全面、充分举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非要求持卡人提供上述全部证据方可证明盗刷事实。另一方面,在持卡人告知发卡行其账户发生非因本人交易或者本人授权交易导致的资金或者透支数额变动后,发卡行没有及时向持卡人核实银行卡的持有及使用情况,未及时提供或者保存交易单据、监控录像等证据材料,导致有关证据材料无法取得的,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依据谁占有证据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银行一方应承担相应证据材料的举证责任。持卡人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应第一时间向银行挂失,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持卡人也可持真卡就近进行消费以证明盗刷行为发生时真卡的所在地,举证证明银行卡是遭遇了盗刷而非本人操作。与此同时,银行在接到持卡人挂失通知后,应及时冻结银行卡避免损失扩大,调取保存交易单据、监控录像等,避免因证据灭失而承担不利后果。
第四,银行卡遭盗刷后,持卡人能否要求发卡机构先行赔付损失?《银行卡民事纠纷规定》第十条规定:“发卡行或者非银行支付机构向持卡人提供的宣传资料载明其承担网络盗刷先行赔付责任,该允诺具体明确,应认定为合同的内容。持卡人据此请求发卡行或者非银行支付机构承担先行赔付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为保护持卡人权益,该条规定了两类先行赔付责任:一是发卡行或非金融机构在宣传资料中先行承诺的,按其承诺承担先行赔付责任;二是由于业务系统等原因导致网络盗刷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承担先行赔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