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燕华 朱小萍
哲学家马修斯教授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总在思考“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为什么会有白天和夜晚”等大人习以为常的问题。既然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长大变成的大人为什么会对哲学或是思考这件事不太灵光呢?因为大人普遍不关心“为什么”,不注重思考,不强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乎的是成效、成绩与排名。为此,开展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哲学讨论活动,能够帮助儿童认识自己、与人合作、亲近社会、乐于表达、善于思考、自主自律等,同时也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
源于幼儿的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能力培养 我们的研究以文件精神为引领,重视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育人价值,注重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能力与品质,旨在为幼儿的未来打下基础。一是重视幼儿语言发展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中,《指南》中还指出:应该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二是重视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培养。《指南》中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好奇”主要表现在喜欢接触大自然和新鲜事物,好奇心是他们探究的动机基础和内在动力,正是由于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保持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好问”的幼儿常常会对自己接触和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提出有关的问题。三是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养成。《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利用交谈、讨论、同伴冲突等机会,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醒幼儿注意、了解别人的渴望、情绪和意见。
源于幼儿爱智慧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儿童哲学是指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它不是高深的哲学理论和严密的哲学推理,而是幼儿具有爱智慧的天性,天生就是一个小小的思想家和探索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提问,善于想象,习惯亲身操作和摆弄物体。在儿童哲学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好奇、对答案的探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令人惊叹的。但是这种珍贵的思维往往是被忽视的,被视为幼稚可笑的言行。在成人文化的挤压和排斥之下,儿童对智慧探寻的勇气和热情是极易被摧残和消逝的。如何发现、认识、守护和促进儿童爱智慧的天性,便是非常值得教育者去思考的。
源于幼儿爱发问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儿童的哲学探索能够帮助他们摆脱习俗惯例的约束,重新认识包含在熟悉事物中的不熟悉的一面,使好奇心永远保持最灵敏的状态。通过将自身经验与集体智慧相结合,主动建构对于未知问题的自我认知和对已知问题的全新理解,亦能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潜能。这就需要成人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教育情怀,尊重儿童的哲学探究,引导他们批判地看待问题,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来展现对自我和世界的好奇与求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幼儿“爱智慧”的天性,让他们的心灵永远纯净、自由而不发生“锈蚀”,使他们的哲学探索在不受任何标准答案的限制下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诗人纪伯伦在《先知》里提到:我们无法给孩子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开展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哲学讨论活动时,我们首先要进行三个转变。
转变对幼儿的刻板印象 在传统印象中,幼儿往往无法与哲学联系在一起。对此,教师要树立一种全新的儿童观,意识到幼儿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有着独特的思考与认识,要将他们看成有思想的个体,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改变直接传授结果的教育方式,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敢说、能说、想说,形成良好互动,促进主动思考。这样,儿童的思维能力会越来越活跃,在哲学教育活动中也能得到更好启发。
转变对话题的主观导向 哲学讨论活动中教师往往存在“主导、一言谈”“主观、一边倒”等问题。此外,传统教学往往只关注教师单方面的提问,忽视或轻视幼儿的表达,导致幼儿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成人便失去了发现幼儿精彩观念的机会。对此,教师一方面要营造“让幼儿谈、与幼儿谈”的氛围,在谈话活动中主要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的谈话,帮助维持谈话秩序,充分让幼儿围绕不同观点进行交流;另一方面要转变对话题的主观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幼儿的真实声音。
转变对课程的固化理解 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忽视了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教育契机。对此,幼儿园的哲学活动不能仅局限于以集体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与活动唤醒幼儿的哲学耳朵,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我们应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对幼儿问题意识的保护、激发和培养,注重对幼儿解决问题的鼓励、支持和促进。
儿童哲学产生于一日生活。“提出有趣的问题”“用有趣的方式提问题”“好好跟人家讨论”是开展基于儿童发展优先的哲学讨论活动的三条路径。
提出有趣的问题—解读支持是开展儿童哲学讨论活动的着眼点 哲学的起源是好奇和困惑,哲学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注重倾听幼儿的奇思妙想、积累幼儿的有趣问题、形成幼儿的热点话题;通过问题墙、资料库、记录册等方式呈现幼儿的思考,引发生生互动;结合活动主题、社会热点、幼儿经验、兴趣需求等票选热点话题。
用有趣的方式提问题—分析提炼,确立儿童哲学讨论活动的切入点 儿童哲学具有情境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哲学谈话是过程性的。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哲学对话。哲学谈话是游戏性的,重要的是对儿童内在自由精神的培养;哲学谈话是过程性的,重要的是儿童自主跟我们一起关注生活。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关注幼儿自主生成的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讨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儿童故事进行哲学谈话。很多儿童故事都蕴含着哲学问题,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将儿童故事与哲学相结合,通过故事阅读讨论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辨与讨论。
“好好跟人家讨论”—交流对话,开展儿童哲学讨论活动的切入点 作为教师,理应陪伴幼儿,且愿意花时间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起来是“小事”的问题。这样儿童才能从对问题的零星理解中,逐渐获得对事物更合理、完整的认识,而这便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基于此,一要积极营造支持幼儿表达的物质环境:场地环境的选择要避免嘈杂,便于聆听与讨论;座位桌椅的安排不固定,按照话题需求和小组人数可移动和可弹性调整;交流空間的布置宜采取圆形的或长方形的桌椅排列方式,所有参与者形成一个圆形或长方形的沟通网,使团体成员能够舒适地、直接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提供白板或黑板等设备材料,便于将讨论问题协商,并让成员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呈现过程。二要改善支持幼儿表达的心理环境。首先,鼓励幼儿勇于发问,帮助幼儿发展思考。在儿童哲学的探究过程中建构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共同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通过哲学探究的“无答案性”培养儿童的批判精神,促使儿童逐渐养成同情、理解和包容的品性和以理服人的态度,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主动发问,也要优化自己的预设提问,积极提出换位思考型、矛盾冲突型、关心体验型等问题。其次,避免使用权威,成为哲学讨论活动的引导者。正如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所说,我的学习并非来自教我的人,而是来自与我说话的人。教师有责任做好教室内“对话”气氛、程序、内容等的引导,做到“保持中立、规避导向;维护规则、体现公平;厘清观点、达成共识”。
总之,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的哲学讨论活动实施后,我们发现幼儿是具有思考力量的,教师要保有开放的心胸,即过程的开放和结果的开放。过程的开放,是指每个儿童都有表达的权利,也有对不同意见提出批判的权利;结果的开放则指每个儿童对任何一个好奇的态度都加以重视,追求任何可能的意义与结果,也应该尽量满足任何一个人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