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以“四力”触摸民生脉搏

2023-12-10 22:00卢茜倩
声屏世界 2023年17期
关键词:脚力四力新闻报道

□卢茜倩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眼球,成为了新闻记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新闻记者凭借“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可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做到更真实、更客观、更全面、更有关怀。

具备良好的脚力,是新闻记者从事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而具备独到的眼力,可以使新闻记者敏锐地洞察社会现象,发现新闻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在获取新闻素材后,新闻记者还需要运用自己的脑力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挖掘其中的价值,制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最后,新闻记者需要加强笔力,创新性的表达方式能让报道更具有阅读性和吸引力。

“四力”为新闻注入温度与深度

脚力:积以跬步,致远千里。在新闻领域,记者的脚力是一项基础素质,只有足够的脚力才能走近群众,才能获取最全面最客观的新闻素材,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和灵感,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和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因此,对于每一名记者来说,强大的脚力都是必要的,只有不断走访、调查,才能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真实性和时效性。然而,记者的脚力并非单纯的体力活,更是一种求真求实的精神。在走访、调查过程中,记者需要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如长途跋涉、环境恶劣等,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才让记者的脚力更显得难能可贵。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新闻画卷。因此,只有锤炼过硬的脚力,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新闻工作者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才有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蓬勃力量。

眼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然而伴随着信息的泛滥,假新闻和谣言也时有出现,它们混杂在真实的信息之中,挑战着人们的辨别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眼力,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出真假信息。这就需要记者善于在调查的点滴中、细节中发现真问题,从蛛丝马迹中找线索;需要通过明察暗访,去伪存真,炼就一双慧眼,达到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这不仅是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所有媒体人提出了挑战,为此,他们更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思维,善于挖掘平凡事件中的不平凡之处,去粗取精,以小见大,从细节中发现新闻的价值。这样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记者有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不断学习和积累,用心洞察和理解社会现象,对新闻事业保持热爱和执着。

脑力:坚持真理,立意高远。记者的大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意的引擎,发挥着思考、分析、解码信息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记者需要具备高效的脑力,迅速筛选、解读和整合各种信息,将其转化为立意高远且具有价值的报道。

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职业,记者需要时刻更新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知识储备,实时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了解政府政策、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变化以及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进步。当然,记者的脑力还体现在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上。面对一个事件或主题,他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事件的背景、起因和影响。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问题发现能力,能够揭示事件中的矛盾和问题,给予客观公正的报道和分析。

笔力:立足当下,守正创新。笔力是记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记者功力的地方。笔力包括文笔、口才和镜头感,这些技能需要记者熟练掌握各种形式的报道方式。但是仅仅掌握这些技能还远远不够,记者还需要创新写作风格,才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

如何让自己的报道脱颖而出,让受众眼前一亮,是每个记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创新性的写作风格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记者可以立足当下,通过独特的视角、深入的调查和详尽的报道,推陈出新,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体验。当然,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记者不断地学习和练习,磨练自己的文笔、口才和镜头感,才能够在报道中更加得心应手,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同时,记者还要注重创新,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手法,不断挑战自己的创作底线,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民生新闻的着力点

扎根于现实,倾听百姓心声。民生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基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需求。记者需要扎根于现实,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报道出真实、生动的民生新闻。同时,记者还需要有同理心,能够理解人民的感受和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工作者加强调查研究提出要求,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民生新闻不仅需要报道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还需要反映社会的现状和问题。记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发现社会问题并深入调查,报道出真实、生动的民生新闻。

明是非曲直,稳民心顺民意。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活的重要窗口,它常常涉及到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因此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确保报道内容的正确性和公正性。因为报道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所以记者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记者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人民服务。

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是记者报道的基本要求。记者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报道过程中,记者需要时刻保持中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一方的影响和干扰,以保障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记者还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弘扬主旋律,平凡中见伟大。民生新闻不仅要对人民生活中问题和困境进行报道,还要弘扬社会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记者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从平凡事件中挖掘出不平凡的价值,在报道中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展现新闻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激励人民向上向善。

2023年端午前夕,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患有重症疾病的特殊小朋友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温暖,长沙市政协医卫界别委员开展“粽情重意”——关爱重症疾病儿童及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将端午节礼品及委员们集体捐赠的慰问金送到不能回家过节而暂住“治愈小家”的血液肿瘤重症“小战士”手里,孩子给委员戴上了手工制作的小红花以表达感谢。这则报道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更是传递出了友爱、团结的正能量,引导了社会的良好风尚。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往往会忽略身边的美好,而民生新闻恰好将这些平凡中的美好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记者的报道,人们了解到生活中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感受到那些令人动容的人物情感,让人们明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民生新闻就是一面镜子,记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将社会生活中的美好呈现出来,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身边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点。

以鲜活事例,书写时代精神。在这个时代,民生新闻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上海崇明区人民法院通报的2022年民生典型案例当中,展现了诸多的民生问题:村民流转土地引发的拖欠租金等法律纠纷,影响村民基本民生权益;水杉树高大挺拔,但落叶繁多,落入房屋天沟中还会影响排水,造成房屋漏水渗水,如何才能既解决邻居间烦恼,又维护好几十年宅前屋后的和睦成为了难题;从外地来上海务工,遇到公司经营不善,辛勤劳动的报酬被拖欠两年多……在这些真实生动的案例背后,是记者迫切想要解决民生难题的责任感。

民生新闻记者总是怀揣着一颗热爱生活、关注民生之心,他们深入基层,挖掘那些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展示这个时代的风貌与温度。他们报道的事件,无论是关于就业、教育、医疗,还是关于社会公平、法治建设,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他们的报道,人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迁、民生的改善以及时代精神的彰显。

落实“四力” 谱写新时代民生篇章

用脚力于广阔天地中探索新时代。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记者的脚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即记者需要利用新的工具和手段来获取新闻素材,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运用新的工具和手段,记者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发掘出更多鲜活的新闻素材。记者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此外,记者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来与受众互动,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以吸引受众并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可以取代记者的脚力,其只是辅助记者更好地展现脚力的一个工具,践行脚力始终需要记者深入一线,把脚印刻在大地上,到广阔天地中去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采集思想智慧的矿藏,汲取精神力量的养分,努力奉献出充满时代力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用眼力洞察世事培养辩证思维。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辩证思维,才能够更好地看待各种问题和现象,在报道中,记者应以客观、全面、深入的态度去分析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并辅之以批判性的思维,对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甄别和筛选,这样才能够报道出真实、公正、准确的新闻。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始终坚持真实、公正、准确的原则,不断追求卓越和品质;时刻保持警觉,对各种信息和观点加以分辨,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报道中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和呈现事实;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确保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用脑力分析局势把握政治因素。在新时代,记者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者之一,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报道事实,而是需要用脑力来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政策变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对事实进行深入剖析,揭示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在此产生的影响,在报道中展现出对人民生活的关爱,以及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在民生报道中,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对政治因素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需要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和偏见,保持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为了胜任这项工作,记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专业素养,包括广泛的知识储备、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出色的沟通技巧。他们需要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的高度关注,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受众。

用笔力书写贴近人民群众的故事。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记者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他们不再仅仅是一名报道者,而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用笔记录着人民的生活,反映着社会的变化。记者需要以生动、有趣、具有亲和力的报道方式,让人民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关怀。当记者走进社区、乡村、工厂和校园,他们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那些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让受众感受到记者的专业素养以及他们对人民群众深深的热爱。

记者的职责不仅是报道事件,更是成为人民群众的发言人,为他们发声。记者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等,反映他们的诉求;要用有温度的笔触,记录下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让读者感受到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要勇于揭露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社会公正与进步;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报道方式;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记者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热点话题,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为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尽一份绵薄之力。

结语

现如今,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观察者和见证者。民生新闻不仅要反映民生,还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引导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如何制作出更加优秀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关注民生问题的报道,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记者的“四力”中,脚力要求记者进行采访、调查,深入了解民生问题,挖掘新闻线索;眼力则要求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和反映民生问题,传递真实信息;脑力是让记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处理和编辑新闻稿件,使报道更具可读性和可信度;笔力则是要求记者将新闻素材转化为文字,组织和撰写新闻稿件,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报道的事件。因此,记者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培养“四力”,以制作出更加优秀的民生新闻报道,为人民发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脚力四力新闻报道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