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例

2023-12-10 22:00张雷
声屏世界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诗剧青绿画作

□张雷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文化根脉,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与价值底蕴再现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为坚定文化自信理念提供有力支持。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生态环境也发生相应变化。面对新的传播挑战,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应紧随时代发展趋势,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同时融入智媒技术,更新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并提取核心文化符号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古今文明的碰撞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融媒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意义

还原文明历程坚定文化自信。传统文化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再现文明发展历程,将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进行清晰与直观的再现,使人们在璀璨的文明变迁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与自豪感,为实现文化自信理念提供有力支持。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最基本、最深沉的力量,是培育民族情感与共同理想的精神标识。在融媒技术的加持下,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新兴媒介更新表达形式,利用短视频、H5 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还原,使用户在交互与沉浸的观看氛围中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利用直观的文化体验突破传播隔阂,提升用户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递。

优秀文化理念凝聚社会共识。通过融媒渠道对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进行广泛传递,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全方位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凝聚社会共识提供文化支持。社会共识是公众对于社会事件与热点现象所拥有的相似或接近的看法与观念,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1]随着媒体融合的迅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内容充斥在网络环境中,谣言与虚假信息的滋生使得公众难以及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传播生态环境的冲击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利用共通的文化涵义加深用户对于社会的整体认知,使用户在优秀文化理念的浸润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对社会事件与现象有理性的判断,推动社会共识的持续凝聚。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由优秀传统文化所衍生而来,其所蕴含的重民本与崇正义等理念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提供文化源泉。

文化IP 加持促进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所衍生出的IP 链条可实现文化领域的引信效应,有效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文化引信是指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中所展现的文化创意会带动相关产业一同进行发展,使文化传播呈现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2]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与文化要素,其独特的文化要素会依托于相关产业形成文化IP 链条,成为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之下,基于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影视、动漫、游戏等IP 产业已逐渐成熟,多样化的文化IP 带动经济持续发展,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例如,河南卫视的传统文化节目《唐宫夜宴》“出圈”之后,河南博物院顺势推出“仕女乐队”盲盒,利用文化IP 带动经济发展,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品牌力量。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实践经验

《只此青绿》是以宋代画作《千里江山图》为灵感而编排的舞蹈诗剧,通过再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历程,向观众展示出饱含东方美学的文化意境。《只此青绿》通过跨界联合与媒体矩阵宣发的方式突破传播藩篱,并利用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带领观众进入到传世名画中,在“展卷”舞台中将《千里江山图》徐徐呈现,再现传统名画的价值底蕴与文化意境。

多主体联合突破文化圈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跨越不同专业领域,发挥各领域的行业优势,共同联合打造优质的文化传播内容,并通过行业互通的方式突破文化传播圈层,为观众提供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只此青绿》虽以宋代画作《千里江山图》为创作基础,但由于现有文献对画作的记载极少,影响到了诗剧对于传统画作的深入表达。为更好地对传统画作进行呈现,《只此青绿》与故宫博物院相联合,利用共同出品的方式打造出兼具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的优质诗剧作品,为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重要助力。

《只此青绿》主创团队在构思期便奔赴故宫博物院进行采风考察,对传统绘画工艺进行观摩学习,并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逐步确定诗剧的整体框架。同时,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的专家也会依据《千里江山图》的文化特征对诗剧的表现形式进行调整,使诗剧的整体内容符合宋代的文化氛围。《只此青绿》与故宫博物院的跨界联合,使传统文化的传递突破固有圈层,在扩充传统文化传播渠道的同时,为传统文化增添现代化诗剧色彩,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

创新叙事方式增添时代内涵。《只此青绿》创新文化叙事的表达方式,将古今文明相连接,使观众在时空变换中体验文明的更迭与延续,从而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内涵,提升文化传播的价值内涵。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与革故鼎新,汲取新时期的文化养分,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始终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千里江山图》作为传世名画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为直观呈现出《千里江山图》的文化魅力与现实价值,《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将现代故宫研究员与北宋匠人相连接,在交错式叙事中再现《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

一方面,《只此青绿》将现代故宫研究员的时空穿越作为主线,带领观众来到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世界中,按照“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逐渐进入到《千里江山图》的绘制过程中,用舞蹈的方式为观众演绎传统名画创作时的曲折历程,呈现出传统绘画工艺的制作魅力。另一方面,《只此青绿》又回归到现实时空中,通过现代化的审美表达为《千里江山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创新文化叙事方式,使诗剧在古今时空的连接中绘就出千里江山的恢弘锦绣。

展卷舞台营造沉浸式观感。《只此青绿》通过展卷的舞台表现形式将《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使观众在沉浸式的舞台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发展脉搏,感受古画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展现出极具东方美学的文化传承历程。《只此青绿》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画作《千里江山图》为创作基点,旨在通过呈现画作的制作工序展示出宋代工匠的匠人精神,从而传达出对传统文化创造者与传承者的敬意。但《千里江山图》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繁多,若切入点选择不当,观众就难以理解古画所表达的价值底蕴,偏离诗剧所要传达的深刻内涵。

为使观众近距离体验《千里江山图》的魅力与精髓,《只此青绿》从“展卷”出发,利用现代媒介技术营造出云山雾罩与画中画等沉浸式舞台场景,并在画作展开的过程中逐步呈现出篆、绢、颜料等工艺的制作过程,为观众演绎出精彩绝伦的人文画卷。同时,舞台搭配多重旋转装置,使观众亲身进入到“展卷”的过程中,观众可在身临其境中体验传统画作的独特文化魅力,通过虚拟再现的舞台情境还原极具东方美学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更新与变革。

矩阵传播扩大节目影响力。《只此青绿》借助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宣传范围,增强节目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投入到舞蹈诗剧的观赏中,在充满诗意的舞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递。以往传统文化主要依托于报纸、广播、电视等线性媒体进行传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深入传递。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观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观众更加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内容,传统的传播方式已不适应新的传播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播面临困境与瓶颈。

为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只此青绿》与专业媒体相结合,通过官方媒体的传播矩阵进行多渠道宣发,进一步提升节目的知名度与传播力。例如《只此青绿》依托于人民网微信、微博、海外客户端等媒体矩阵对表演内容进行同步宣传,获得极大的用户阅读量,有效提升节目的曝光率。而主流媒体的权威宣传成功引发中央及地方媒体对于《只此青绿》的广泛转发,增强了《只此青绿》在社交媒体矩阵中的影响力,为《只此青绿》的后续宣传提供有力支持。

融媒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连接古今文明推动文化持续出圈。传统文化可将古今文明相连接,在现代文化的加持下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得以实现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传统文化持续“出圈”。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代表对文化进行毫无改变的传承,而需在传播的过程中根据时代特征为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递时可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与现代文明的精神内核相连接,在文化的互通共融中呈现出当代文明对于传统文化的映射,使传统文化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3]

例如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对苏州传统文物真珠舍利宝幢进行呈现时,先利用故事还原的方式回溯宝幢走过的岁月历程,再邀请苏州工艺传承人详细讲解宝幢中所运用的具体工艺,并现场展示现代的苏州工艺作品,继而将苏州文物的内涵与现代工艺文明相融合,为宝幢增添新的文化理念,使观众在苏州工艺文化的变迁中加深对于宝幢的理解,实现传统文化的成功出圈。

挖掘核心符号突显文化独特魅力。可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符号,通过文化符号彰显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深厚底蕴。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承载民族智慧结晶的载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是华夏文明延续中的璀璨明珠。但由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繁多,若对文化内容进行无差别传播则会消解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削弱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面对内容传播的瓶颈,可将传统文化的核心符号作为传播的重点,通过文化符码对相关内容进行延伸,在核心符号的加持下突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索绪尔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能指是符号的表面含义,而所指则是具体意象背后所隐含的深意,能指与所指相互融合才能表达出完整的符号内涵。[4]传统文化可借助符号融合建构的属性,根据独特的文化内容提取核心符号,并通过延伸内容为核心符号赋能,使文化符号实现表象与内涵的融合,从而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展卷”是欣赏传统画作的独特方式,《只此青绿》将“展卷”作为核心符号,逐步延伸出《千里江山图》的丰富底蕴,使“展卷”成为画作与意蕴的结合体,呈现出传统画作的独树一帜。

融入智媒技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可将智媒技术融入到内容表达中,利用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技术为用户营造沉浸式的文化氛围,使用户在视觉奇观景象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意味着华夏文明的延绵不息,更为文化自信的实现与坚定提供有力支持,由此形成的文化活力与动力,成为推动传统文化持续革故鼎新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使传统文化始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可在传播过程中融入智媒技术,从而更新文化的表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形式的更新与变革。[5]

一方面,传统文化可将3D 技术、虚拟现实技术、5G 高清传输等数字技术融入到内容表达中,依托智媒技术再现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使用户在立体化的情境中触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有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与H5 等交互式技术相联合,制作文化互动产品,使用户在文化探索中逐步挖掘背后蕴含的价值内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与自豪感。例如,央视新闻根据三星堆遗址文化制作出H5 产品“三星堆时光穿梭号”,用户可在融媒体产品中近距离接触三星堆所出土的文物瑰宝,推动三星堆文化的广泛传播。

搭建媒体矩阵拓充文化传播范围。面对新的传播挑战,传统文化需充分考虑时代的变化,深入推进以多渠道传播为核心的传播理念,进一步搭建媒体传播矩阵,持续推进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更新与变革。

扩充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最根本的是要拥有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打造多渠道的媒体矩阵,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为传统文化的后续宣传提供畅通渠道。与此同时,可将线上宣传与线下体验相结合,借助线上传播吸引用户参与到线下的文化体验中,拉近用户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例如《只此青绿》首先在哔哩哔哩平台与央视平台中亮相,通过尽显东方意境的文化盛宴吸引用户的关注,其次通过线上的影响力吸引用户观看线下表演,使用户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传统文化古老而持久的生命力,从而突显出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时需跟随时代发展趋势及时创新传播策略,使文化始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在互享共融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借助智媒技术更新表现方式,通过提取核心符号彰显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搭建媒体传播矩阵扩充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使用户在沉浸式的氛围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传统文化的畅通传播提供有力渠道,促进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诗剧青绿画作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诗剧
诗剧
诗剧
诗剧
学生画作欣赏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