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补充耕地质量管理的实践

2023-12-10 18:47汤姣姣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客土坑塘溧水

肖 鹏 张 倩 汤姣姣 黄 莹

(1南京市溧水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南京 211200;2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1200)

补充耕地坚持“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原则,既要重视数量,又要重视质量。自从补充耕地项目实施以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耕地的流失,但补充耕地质量还待提高,耕地地力的提升及保护亟须解决[1-3]。詹雪洁等[4]基于生产基本条件、区域特点和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系统,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耕地等级;张广宁[5]从土壤、地质地貌、水利设施等方面,采取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于磊等[6]对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新增耕地质量进行研究,根据当地项目特点选取因子,并采取特尔斐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级。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主要通过“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及“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等进行补充耕地,以此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从2021年以来,为加强溧水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保障补充耕地质量,溧水区农业农村局与规划资源分局紧密合作,开展了补充耕地质量管理的实践。本文以石湫街道东泉村废坑塘项目为例,探究了其主要做法、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1 主要做法

石湫街道东泉村废坑塘项目(项目编码:F22A24023),位于石湫街道东泉村,项目总规模14.723 5 hm2,含补充耕地面积12.872 5 hm2,涉及0366、0540、2964、3683这4个图斑,类型全部为坑塘水面(编码:1104)。

1.1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新增污染耕地,在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前,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溧水区农业农村局积极与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资源分局联系,结合溧水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计划,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管控,全力推进拟开垦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该项目委托具备CMA 认证资质的江苏格林勒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苏州逸凡特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踏勘及报告编制。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校企合作机制。而电子商务实践的教学改革,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搭建适合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平台,以企业的实践工作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更接地气的学习环境。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聘请创新创业培训团队的企业讲师做学生的“场外指导”,将工作实践第一线的内容搬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制订工作计划,拟订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客土检测及评定的模式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一致。项目客土来源地为南京艺术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地块的东部区域,经调查该区域无污染可能,涉及外运客土量213 088 m2。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取混合样的方案,布设10个表层土采样点。通过对客土源区域内的土壤检测可知,该项目土壤中的8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选测项目六六六、滴滴涕和苯并(a)芘均未检出。因此,本项目客土来源地质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满足项目客土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全年龄的都有可能发生局结节样增生。而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比较高。约有80%的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典型CT表现,如平扫密度稍低,使用增强扫描动脉有中央瘢痕,病灶均匀强化,门脉期的病灶密度下降,延迟期的病灶为等密度表现,使用动态CT增强扫描在13个病灶中发现了7个中央瘢痕,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延迟期有中央瘢痕强化。

1.1.2 第二阶段调查第二阶段调查为采样及检测。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技术规范,地块内共布设14 个土壤采样点,19 个底泥采样点,4 个地下水点,8 个地表水点。通过对pH、铬(Cr)、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砷(As)、汞(Hg)、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苯并(a)芘等指标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土壤、底泥样品检测指标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风险筛选值,地下水样品检测指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中IV类水标准,地表水样品检测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V类水标准。

SPOT5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为5 m,具有大范围覆盖、高重访率、高分辨率、多光谱获取方式的优点,日覆盖范围达400万平方公里,将其用于地质灾害方面则可以清晰地解译出一般的地质灾害。但SPOT5卫星遥感数据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地面分辨力低,成图比例尺偏小,不能满足工作区1∶1万的解译要求。航空像片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细致,反映的地物内容丰富,容易判读。

1.1.3 有序组织评审溧水区农业农村局会同规划资源分局、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评审会,邀请3名行业内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听取业主单位的项目介绍和编制单位的汇报后,经质询讨论,该项目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属于优先保护耕地类,可以作为补充耕地进行立项。

1.2 客土检测及评定

本项目属于坑塘复垦类补充耕地项目,使用了大量客土用于坑塘回填。做好客土管理,对客土的来源、土壤的成分和客土土方量进行鉴定,对于杜绝土壤污染传播,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石湫街道办事处委托具有CMA 认证的第三方进行客土检测及报告编制。

对策组不良事件发生2.20%显著低于对照组8.82%,对照组压疮4例,给药错误3例,意外跌倒5例,风险事件发生率8.82%,质控评分(83.6±5.7)分,护理满意度82.35%;对策组压疮0例,给药错误1例,意外跌倒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20%,质控评分(96.1±1.4)分,护理满意度95.58%;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质控评分显著低于对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第一阶段调查第一阶段调查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流程。通过影像及图斑资料收集,发现地块历史用途为农田和鱼塘,未发现潜在污染源。现场踏勘发现存在蓄水坑塘和少许临建板房,1 km 范围内存在1 家工业企业和1 家规模化养殖场,且2 家企业生产活动、产污排放情况清晰;对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溧水分局石湫国土所、东泉村村委会、历史使用者及周边居民进行人员访谈,确认该地块历史上未进行任何工业生产活动,无污染排放情况。

1.3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

该项目合理设计土地平整工程,通过填埋废弃坑塘等,增加了耕地面积。新增耕地12.872 5 hm2,新增耕地全部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预计年新增粮食产能201 093 kg,年新增收益26.46万元,受益人口达1 056人,项目区农民人均新增年均纯收入251元,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表1 补充耕地土壤肥力检测结果

猜你喜欢
客土坑塘溧水
聊城市坑塘特征分析及重要度评价
南京溧水区构建森林防灭火“四维矩阵”
乐不思归的心灵属地——南京溧水永阳凉篷下村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坑塘设计
基于河渠和坑塘联通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其规范探讨
地震及降雨渗流条件下铁路生态边坡客土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