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难点与推进方式

2023-12-10 14:27浙江丽水施海彬
现代企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改革

□ 浙江丽水 施海彬

在既定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秩序下,地方国企需通过科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多元化发展。明确地方国企改革难点的基础上,需以服务区域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关切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为逻辑起点设计推进方式,主要举措是设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线路,通过适度的简政放权形成开放和多元的经营环境,以正确改革目标为导向设计人才引进与管理方案。

一、引言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上是地方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力量创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新时期地方国企需理性和多维度分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定位改革目标和方向。无论是产业资本的混合,还是金融资本的注入,都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不能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地方国企需结合实际的混合产业资本,对支柱型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要在改革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采用科学的推进方式,生成具有现实适应性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

二、新时期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因

1.提高国企运行效率。现如今,通过专家与学者实践研究得知,国企同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比较,其运行效率偏低,而且国企不管是运营能力,还是市场能力大多不及私人企业。伴随私营企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致使资本运行效率较低的地方国企生存越来越困难。新时期下,地方国企推行改革,上述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大量非国有资本涌入国企,为其带来新的生机,切实提高了国企运行效率。从本质角度来讲,国企垄断了能源、交通等民生行业,致使其发展缺少生机,甚至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格局出现巨变,各类新兴技术的出现,撼动了国企行业垄断地位,其地方优势日渐削弱,改革是必然趋势。基于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变化,地方国企资本管理模式已无法发挥应有价值,不只需要垄断与占有资本,更要注重搞活资本,提升效率。同时,国家政策也应从最初“管企业”转移至“管资本”,让更多地方国企认识到自身发展现状,明确通过对混合所有制进行变革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性,而后贯彻落实,保证国有资本发挥应有效能。

2.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方国企均属于国有独资或是国有控股,基于政府权利帮持下,国有资本独大。针对一股独大的地方国企而言,由于股东管控过度,公司制度僵化,逐渐丧失自身特有独立经营能力,而管理层和员工也缺少归属感,工作热情和自主性低,使国企面临较多经营风险,更严重还会违反相关规定,阻碍正常发展。同时,在股东影响下,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也缺少独立性,监督机制趋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制衡作用。另外,大部分地方国企治理层均由政府组织任命,间接导致地方国企存有政企不分问题。因政府组织过度干涉,弱化了国企的独立性及自主性,使得企业管理经营效率不高。与此同时,过于严格的约束政策与复杂的决策链条,也会延长国企决策时间,无法快速反映市场变化,影响企业运行效率有效提升。故而,新时期地方国企通过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引进外部股东,借助股东制约机制,增强国企所有权监管能力,创建产权清晰、目标明确、架构合理的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另外,还可借助引用民间资本,激发管理层工作热情,提高国企经营灵活性,助力其更好实现风险管控,进而实现稳定发展。

3.强化企业竞争实力。伴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优胜劣汰在地方国企发展中愈发凸显。首先,新时代下,国企若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有效解决产能过剩和制度僵化等问题,加快转型,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地方国企能够引进民营资本,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与此同时,随着地方国企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从资本市场所筹集的资金也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助力。然则要注意,外来资本的合理引入,并非只是资金注入,也要注重引入先进的技术、有效的经营模式与高科技人才等,加快地方国企产业升级。除此之外,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还能帮助国企和民营企业形成战略共同体,对增强地方国企风险管控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借助员工持股展开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有效改善企业员工工作热情不高、生产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员工是地方国企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利用合理有效的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强化员工创新能力,形成坚不可摧的人力资源,为地方国企生产提供不竭创造动力,全面彰显地方国企在新时期下的竞争优势。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民营企业在各行业均展现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借助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局面,相互帮助,相互推动,共同成长,充分激发地方国企潜在经济活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实力。

三、新时期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难点

1.经营与改革的自主性与主导性不强。地方国有企业属于国有控股的经济体,在资金筹措与使用方面缺乏自主性与主导性,受制于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而在对混合所有制进行改革时,突出的行政色彩与历史包袱,阻滞地方国企深度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化经营。无论是在日常经营方面,还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都无法形成较强的自主性与主导性,会因信息不对称无法快速抢占先机。

2.尚未明确国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地方国企长期受既定体制影响,无法以商业视角和市场眼光看待改革问题和难点,高估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但在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方面依旧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只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尚未明确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确定位。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会面临严重的抵效资产处置难度,使得战略投资无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

3.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不足。地方国企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快速和高效的整合市场资源,且难以发挥自身在政策资源方面的优势。地方国有企业的产业过度分散,不能在同业竞争中展现出优势,本身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是很难深层次和高效率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

四、新时期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有效改革的逻辑起点

1.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创新与转型的关键一环,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产生深远影响。新时期下地方与国家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为逻辑起点,从微观和宏观双视角审视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2.关切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需关切国计民生的大小事务,通过科学与理性的改革,为地方民众谋求更大福祉与利益。改革的最终结果,不仅要提高组织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还需有效解决地方上各种国计民生问题,由此才能真正体现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五、新时期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方式

1.设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线路。改革的目的是科学优化股权结构,并能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营与经营模式。新时期地方国有企业需设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线,即科学设计改革程序与流程、全面防控改革风险,充分明确“谁先混、谁来混、怎么混”,按照清晰的路线推进体制改革。地方国企需加强横向扩张,将核心产业对接到整个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做好纵向协同,即各个部门必须有效互动与协同,共同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深层次改革。管理者要理性分析产业优势,根据改革的风险等级和难度,科学的资产定价,形成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定价机制,由此充分保障各方混改主体的利益,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在改革中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有效保护国有资产的前提下,收购可与自身支柱型产业协同发展的民营企业,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合理混合后,形成可应对市场变化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2.通过适度的简政放权形成开放和多元的经营环境。从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地方国有企业只是经济体运行中的重要构成,更是社会发展与治理体制改革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需放眼整合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继而能有理有据地简政放权,使微观经济体与宏观经济体有效互动。地方国企要根据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设计灵活的行政管理制度,着力于国计民生事务的高效应对,生成更加智慧与灵活的服务机制。地方国企需弱化自身的行政色彩,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创建开放和多元的经营环境。各项决议与决策的设计与实施,需充分采纳基层人员的合理性建议,推进改革方案时,必须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国企混所有制的改革,需对接市场经济发展,根据现实情况合理的配置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必须要深度和健康的参与到市场化经营与竞争中。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需放权给部门负责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增强他们的主导性和自主性。地方国有企业经营主体需市场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理性发挥多元资本参股的混合式所有制经济形式的作用,适度调配国有控股的比例,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以正确改革目标为导向设计人才引进与管理方案。地方国企需引进与吸纳各类人才,整体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依托优质和充裕的人力资源,优化与完善管理体制。管理者应根据国企管理体制特点,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精准定位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发挥目标导向功能,设计适应性强的人才引进与管理方案。管理层需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切入,对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等,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人才结构,以及各部门和岗位人才的数量。地方国有企业需引进卓越的金融类与工商管理类人才,继而对所有资本进行科学混合,且能有效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国有企业要以正确改革目标为着力点,对工作任务与内容合理分割,科学设置各项工作负责人的岗位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拔与管理对应人才。只有积聚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全面提升地方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对所有资本和市场资源等进行科学整合后,在体制与制度改革方面形成突出的创新能力。

4.实施差异化政策,分层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根据地方国企类型差异,按照“宜控则控”与“宜参则参”基础原则,分类设计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先推进普通市场竞争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次优推进功能竞争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推进公益类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单一所有制在社会资本领域的开放力度,渐渐构成以所有资本竞争为基准的市场环境。其次,新时期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可只局限在下属子公司,应从子公司混改分层、分等级推进至集团,而地方国企与中央国企则应结合地区发展方向与经济分层推进混改。

5.正确选择战略投资者,满足国企发展需求。新时期下,通过战略分析,地方国企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方向引入投资者,而投资者的选择是国企混改的关键。在具体落实中,地方国企要根据评估剖析自身资源要素,大致掌握未来发展目标与脉络,有方向性、有目的性引进符合国企发展的投资者。而且,投资者有市场型、管理型和资金型等,不同类型优势不同,倘若可以通过投资者的合理加入,有效解决国企发展困境和瓶颈,这样的投资者才能和国企高度契合。可持续发展是国企混改的核心目标,所以要制定合理且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评估投资者在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具有的能力,又要综合评判投资者声誉、潜在不良影响等,切记以价格高低作为引进投资者的标准。

6.落实员工持股策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新时期地方国企发展中,因所有权和经济权独立存在,员工持股逐渐成为有效缓解企业维权代理问题的一种激励方式。落实员工持股策略,能够加强经营者和国企利益的联系,不仅可以约束经营者不良操纵行为,还能提升经营者工作自主性。现如今,推行员工持股策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持股,另一种是间接持股。首先,直接持股。员工直接持股在地方国企应用相对普遍,形式简单。国企员工以个人名义获取企业股份,其法律地位和大股东平等。国家《公司法》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总体人数不可超过50人,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股东人数则不能超过200人。所以,针对员工人数庞大的企业而言,直接持股方法的应用受到较大影响,即股权分散和股东大会无法顺利开展等。其次,间接持股。第一,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持股,该持股模式应用较少,往往是由员工出资设立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应用此种操作手段,有限责任公司可借助公司章程统一管理持股员工,由董事会来负责日常事务安排、决策。通常来讲,公司大股东就是有限责任公司不可缺少的“大股东”,使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司行动一致。这样,虽然能够集中公司控制权,但因股权是由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倘若涉及到股权转让问题,要求公司所有股东共同参与,局限性大。第二,合伙企业间接持股。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管理模式上,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均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也是由员工设立的合伙企业。具体来讲,以公司大股东为普通合伙人,主要负责合伙企业运行管理决策,而其他员工则是有限合伙人,不存在实权。所以,大股东可以依靠较少资本控制公司股权,尽最大程度保护股东权益,深受各公司青睐。第三,资本管理平台间接持股,就是寻找第三方平台设立资金管理计划,随后代替员工持有并管理股份,最常见的是委托券商资管和信托公司等具备资产管理资质的金融机构。针对与资金管理有关的事务,往往是由持股员工设置的管理委员会来负责,此种方式不仅更加专业,还有利于缓解员工负担,使其自主投入到其他工作中,促进地方国企稳定发展。

六、结语

地方国有企业发展与经营质量,会对地方民众生活水平提升及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科学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体制与新机制。地方国企必须科学整合人力资源、政策性资源,在改革方面形成突出的能力,有着显著优势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管理者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内涵,以此为着力点,改革各类资本混合的制度和方式,凝聚优质资本力量后,为社会和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改革
混合宅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改革之路
油水混合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瞧,那些改革推手
所有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