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2023-12-10 14:07唐龙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学家 2023年21期
关键词:经营制度工作

唐龙 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加强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制造企业在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背景下,其内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同时还可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权,并协调好各自具体的工作内容,确保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切实做好自身的工作,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实现相互约束、相互协调,促进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有效推动制造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有助于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内部控制的落实不仅可以对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管控与约束,并且能够使员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管理层下达的指令,还能使制造企业内各部门的结构布局及岗位职能划分更加科学。同时,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传递到内部所有部门的时间,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另外,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与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都将会实时反馈到内部管理层,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企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1]。

(三)有助于规避企业各类风险发生

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帮助制造企业有效防范财务与经营方面的风险。我国制造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财务与经营风险,只有通过内部控制的全过程监督,才能达到对风险的全面防范,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评估机制进一步规避风险,保障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仍有待优化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不仅可帮助制造企业有效规范其内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还能够使制造企业的内部环境得到优化与改善,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经营与发展。然而,就我国制造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其内部控制环境并不健全,也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实际效用。

首先,对内部控制理念认知的不足是目前多数制造企业的通病,企业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常常将内部控制工作全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并没有对全体员工提出协作、配合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

其次,即使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财务部门也依旧是主要的负责部门,但目前有许多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未对各项内部控制工作要点进行全面掌握,所以在实际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漏洞,从而对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及最终的效果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2]。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待完善

我国多数制造企业往往更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完全忽略了内部管理,导致企业内控制度缺失,进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例如,制造企业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因缺少相应的规范制度对工作程序进行约束而导致内部秩序混乱,或是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导致数据造假等问题出现,使得后续核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不能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导致制造企业面临损失。

(三)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还需面对更多更加严峻的挑战,但多数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及员工对风险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工作的开展都过于随意,且由于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培训,相关管理者、员工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判断时只能依靠累积的经验,导致企业整体的管理质量较差,企业难以应对现阶段市场中的一些竞争性风险,甚至遭受严重损失。

(四)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较缺乏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将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制造企业中的所有工作环节都应受到严格监督与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监督的作用,才能够从根源上预防、遏制许多工作中的隐患及不正当的行为。但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仍有一部分制造企业内部还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即使内部已经设置了监督管理部门,也形同虚设,这些制造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审计与监督,导致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疏漏与偏差。再加上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不重视,没有针对内部控制效果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无法为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员工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日常工作要求以及合理的奖惩措施,使得监督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制造企业无法实现自身既定的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及风险层出不穷[3]。

(五)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仍不够全面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且不够全面,这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管理风险,阻碍了企业发展。例如,尚未分离不相容岗位;没有对授权审批流程进行明确,既定控制效果未能实现;会计准则及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财务数据失真,导致企业决策出现错误;没有针对企业的实物资产建立相关的定期盘点制度及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企业资产账实不符;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导致责任部门职权模糊,预算管理过于随意,造成企业损失,同时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没有针对生产、供应、销售及投融资等多个工作环节产生的数据开展多方法、多指标分析,不能尽快找到问题所在,导致经营风险频频发生;未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在面对重大风险时也没能合理地制订科学的应对方案,导致企业损失巨大。

三、解决制造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策略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全面优化

首先,制造企业应持续加强对其内部经营管理者及企业董事、监事等的法制教育,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活动,强化其法治观念的同时增强其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并在企业内建立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约束机制,以保证企业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效经营,并将合法经营理念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高效实施。

其次,制造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相关章程,建立规范且科学的内部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机构的责任与职权,同时还可设置合理的治理机构,制定决策规则,构建有效的权力制衡体系及职责分工体系。

再次,制造企业需建立多项能促进内部人才发展的相关制度,如招聘制度与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晋升制度、定期轮岗制度及考勤制度等。同时,制造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相关的知识、技能讲座,并为部门、职能不同的员工提供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培训,促使员工更好地掌握自身岗位需面对的各种风险,以利于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实施。

最后,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的精神脊梁,制造企业还应尽快加强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可,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有效统一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还可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充分结合,有效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其树立较强的内部控制监督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协助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4]。

(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助力制造企业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制造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制造企业可根据COSO 报告中阐述的理论及有关对策,再结合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参考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梳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找出其中的缺陷与漏洞,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与改进,以形成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制造企业还需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完善与优化,使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以便更好地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有效评价,剖析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合理的改善建议。

(三)做好企业的风险评估防范工作

加强对企业内各种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制造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市场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评估能力,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防范,并将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完善企业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预警水平。参与内部控制的员工也要时刻注意企业内部状况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剖析风险诱因,分析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种类及等级。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

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制造企业应注重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的监督审计工作,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流程及制度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与审计,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制造企业应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组建独立的内审部门,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首先,尽快增强制造企业管理者的内部审计意识,使其深入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指导内部控制工作。

其次,制造企业应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团队,适当将权力下放,赋予内部审计员工一定的权限,以使内部审计员工有效监控企业中的舞弊现象,提高监督与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最后,制造企业针对内部监督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尽可能地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若制造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所以,小型制造企业可在其内部财务部门指定或引进专门的内部控制人员,使其全权负责内部监督与审计工作;若制造企业的规模较大,那么企业应在能力范围内,以自身需求为主设置内部监督审计部门,确保其独立性,促进内部监督审计工作的公正与公平,以利于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5]。

(五)重新制定全面的内部控制活动规范

首先,制造企业应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明确各岗位职责,使岗位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同时,制造企业还需根据经营业务的具体特征和重要程度,制定普通授权与特殊授权制度,明确不同岗位间的责任、审批流程及权限范围。针对重要事项,必须建立集体决策制度。

其次,制造企业针对自身的生产经营工作,应建立科学的定期盘点制度及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采购、入库、登记、管理、盘点等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条款,为资产完整性及安全性做出保障。

最后,制造企业还应建立合理的数据分析制度,针对生产、供应、销售、投资、筹资等活动制定综合数据指标,采用多样化的分析手段进行定期分析,如趋势比较法、多因素比较法等,尽快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予以解决[6]。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都有较大的规模,不仅生产经营活动较多,且程序较为复杂,常面对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制造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推进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并对此项工作进行合理优化与完善,以保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从而达到有效防范制造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经营制度工作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不工作,爽飞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选工作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