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垚
(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00)
超高层民用建筑往往是具有多用途的综合性建筑,会通过布置各种类型的设备强化建筑功能。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建筑物的物资设备使用规模与使用效率。排风道、电缆井、管道井、电梯井等交叉在建筑物各个楼层中。结构的复杂化不仅增加了建筑物出现火灾的风险,且如果建筑设计过程中缺乏对防火措施的搭建或防火处理不当,则火灾发生时火焰可以通过窗户、通道门、走廊等各个方向循序扩散。建筑物高度越高、火焰蔓延的因素也将越发的不可控,烟囱效应也将越明显。建筑物高度超过100 m的超高层民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焰蔓延的不可控性与不确定因素也将更多样。
超高层民用建筑建设成本高,为了加强建筑后续的功能实现,许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没有保证对建筑内部的合理规划,甚至出于减少成本角度考虑,缺乏对消防设备的配置。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超高层民用建筑内部安全出口设计应不少于内部场所额定数量的50%。如果该超高层民用建筑可同时容纳1 500名居民,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为6 个,那该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口应设置3 个以上。尽管如此,部分建筑设计师对火灾防控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设计阶段仅规划了单一的疏散通道。超高层民用建筑居住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且该类用户对室内环境的了解程度不足,居民对高层建筑逃生方法的掌握也十分有限。在这种缺乏安全路线认知的基础上,更容易使这类人群受恐惧情绪的驱动,在烟雾弥漫的环境中很难找到正确的逃生路径,极易导致踩踏事件,增大了消防救援的困难程度。
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隐患深埋于施工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后期交付使用的全阶段。如果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彻底排查,则很容易出现防火问题。目前来看,高层建筑防火工作面临主要困难如下:第一,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建筑美观性多装有玻璃幕墙,这类材料具有易碎性很容易在后期使用中破碎掉落阻碍防灭火工作的开展;第二,部分超高层民用建筑过于追求美观性,堆积了大量建筑材料,不利于防灭火工作的开展;第三,相较于普通建筑来说,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手续审批、审核过程较为复杂;第四,许多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消防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在后期消防设备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完全匹配;第五,超高层民用建筑使用者大多没有参加过专业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在防火工作开展期间不具有充足的防护意识,也增加了后续的消防疏散与救援难度。
基于消防安全标准化视角的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工作核心内容在于进行建筑防火规范的优化设计,在根本上找寻火灾发生源头以及火灾隐患因素,最大限度地规避火灾问题发生。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的标准化完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方面:其一,建筑物设计、审核以及验收工作需要参考《消防法》的相关要求,并按照相关防火规定以及技术标准,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明火作业、消防设备安置情况等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因素进行监督检查;其二,进行耐火极限设定。基于消防安全标准化的耐火极限设定需要确保建筑物主结构的耐火极限数值。包括楼板、转换梁、管道井、核心筒外围墙体等;其三,防火分隔设定。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周围布设环形疏散走道,而隔墙门窗材质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在厨房、楼梯间、电梯门等容易出现火灾隐患的通道门材质设计上需要加强耐火极限并确保防火隔墙分隔相邻区域。其四,避难层设计。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工作开展难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防火避难空间少。在防火措施不完善的前提下甚至会出现避难层成为聚火层的情况。因此,超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区的净面积设计应在0.25 m2/人以上,严禁在避难区外墙处布设幕墙。
基于消防安全标准化视角落实防火宣传普及工作,加强超高层民用建筑居民的防火意识并规避部分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问题。在开展超高层民用建筑标准化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时,可利用以下方法实施:其一,消防救援机构可借助线上平台、新媒体平台等渠道普及居民防火灭火知识,比如火灾事故发生后可按照指示灯指引逃生、寻找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设备扑灭明火、准备冷水浇在门窗上降温等待救援等。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消防机构可以将防火灭火的具体操作视频上传至官方网站或相关新媒体平台中,并借助平台与居民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居民们关于防灭火工作的疑惑。其二,组织“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等实验演练活动。在消防演练实验活动过程中,加强超高层民用建筑居民的防火意识与防火能力。在演练完成后,通过消防知识竞答互动以及灭火实操体验等后续活动,进一步加强现场防火工作普及,夯实防火宣传教育基础。
在超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烟雾瞬间弥漫的速度与温度会由于建筑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而变得更高,也会因为撤离路线的限制和火势的迅猛增长,导致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倍增。为了减少火灾发生,提升超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就必须要实现消防安全管理与防火方式的智慧化建设,促进消防管理安全标准化。首先,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管控高层建筑数据信息。消防救援部门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是一种对信息高效收集与实时传递的使用。在大数据技术赋能下,消防救援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收集大量关于火灾的信息并及时上传,以便为后续火灾处理提供信息支撑。此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层次处理,进而制定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与系统性的防火措施,实现火灾防控的顶点布设。其次,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消防设施进行实时检查。通过在超高层民用建筑各类消防设施设备上安装射频芯片的方式,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以及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识别火灾风险源位置,对于获得中心火场相关信息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应用力度较为广泛的一种防火措施。在灭火谋划上要遵循“两个结合”原则,实现标准化建设。针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重难点,与全省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即通过标准化消防安全建设工作集中攻克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难点,进一步推动各部门、单位主体责任以及岗位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在重点消防安全部位与设备方面,需要满足相关规定的标准化建设要求,确保消防防火工作的规范有序。
对于消防救援机构来说,超高层民用建筑是重点消防保护对象。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必须要从消防安全标准化视角下科学调派救援力量,加强对各项救援力量的标准化调配。首先是运用自动火灾警报器,根据发出的警报信号,积极疏散被困在超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其次,加强对火灾源头的控制。消防人员在使用室内消防栓的过程中,在使用前一定要确保消防栓的完好性,保证灭火效率,这就要求消防监管部门在日常防火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全方位、细致深入地对高层建筑内部防火设施设备、消防水源完整好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督促被监管单位畅通消防通道,定期维护保养建筑内部防火设施设备,实现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维护与使用。再次,创新灭火救援编队。按照不同消防单元的基本功能进行组织搭配,而不再以消防车辆作为基本做单单元。在照明警戒、安全保障、水源保障、居高救援、指挥管理等基础功能组与专业功能组进行联动,形成以物业人员、安保人员等“初战力量”为基础,消防救援机构“联战力量”为核心,城市消防救援机构“增援力量”为保障的系统性消防网络组织。最后,结合火灾性质、火灾扑救难度以及严重程度等因素,对超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进行等级划分与力量调控,进而实现火灾救援“一键式”的调度要求。确保相关消防机构能够在获取火灾信息的第一时间就能聚集有效扑灭火灾的消防力量,避免消防力量的过于分散。
在超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环节中,优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内部抽烟降温,为后续的内部救援活动做好准备。首先应激活固定的防抽烟设备,同时开启建筑物的外部窗户以确保烟雾能够快速泄出。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火势情况采取拆除排烟和水雾排烟等方法。而方法的选择需要消防人员选择科学和合理的排烟策略,迅速清除可燃物,面对复杂火势可以使用水炮。处理高层火灾应遵循“以主要设备作为主导,结合固定与移动设备,内外共同作战,逐层消灭火源”的原则,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火势并扑灭火源。对于在火源上方的楼层,根据火灾的实际情况,需巧妙地使用水枪来扑灭火源,同时应防止火焰借助建筑物的窗户、管道及其他途径的传播。在打开门窗以执行室内灭火时,应明确开门方式,例如通过触摸门板来检测其温度。如门向外开并且位于下风口,应设立阻碍物以避免门在开启时引发反燃或受热对流烫伤;如门向内开并处于上风口,在开门时应牢持门把或利用其他物品拉住门,以防大量空气的涌入引发反火并造成伤害。如果火势过大或火源覆盖面过广影响到救援工作开展,则需要第一时间利用水枪开辟出有效的救援通道、上述流程的标准化推进,得以实现灭火救援流程标准化。
基层消防大队、站要经常性以队辖区单位开展“六熟悉”,及时掌握辖区单位情况,实现对辖区内消防工作的一体推进。在此期间,协调现场指挥并促进火情交流,针对灭火救援工作搭设出具有实效性与高效性的生命通道。一方面,消防救援部门需要对起火建筑本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掌握,确保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根据掌握的情报进行信息储备与后续的防火方案制定。另一方面,救援过程中应加强对新型技术的使用力度。消防总队、支队、大队、站各级都要依托 5G 通信技术,从建筑物本身情况着手进行灭火救援工作的全面开展。在此期间,需要保障消防救援人员与驻外的消防指挥部进行实时联络,确保通信联络的稳定性与实时性。除此之外,消防救援人员可以借助佩戴的监控系统对内部火灾情况进行实时播报,确保消防灭火决策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在技术赋能基础上,指挥人员可借助技术手段明确火情具体情况,实现救援计划的针对性制定,全面保障待救援人员与消防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超高层民用建筑建设力度与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大,因其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过高的救援难度,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以及防火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灭火救援工作以及火灾防控工作极易产生火灾隐患、救援遗漏、施救困难的情况,为了做好高层建筑防火工作,加强灭火救援力度,就需要遵循消防安全标准化理念要求,依托大数据、“智慧消防”,全力做好日常火灾监督管理,合理利用建筑资源,发挥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主要作用,坚持执行人本理念,优先确保救援路径的畅通无阻,进行排烟散热、灭火救援,做好现场指挥工作,快速打通救援通道,进而促进超高层民用建筑灭火救援及防火方法的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