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导向式三分法的有效运用

2023-12-09 18:22:46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张云英刘卫霞龚建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三分法导向思政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 张云英 刘卫霞 龚建美

高中思政课新课标提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要引领学生在认识参与社会实践中感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三分法课堂教学以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为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意识,教师要注意适度与启发性原则,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问题导向式三分法分析

(一)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内涵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当前国内外盛行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启发性讲解,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展深入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内涵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三分法是将课堂教学结构三分的教学模式,三分课堂教学主张各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是用三种递进问题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进行科学设计,师生共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新课讲授与拓展提升等教学目标。高中思政课是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综合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是问题意识与三分法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个体面对复杂生活情境,能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孕育跨学科观念、探究技能,在分析情境、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具体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结合,可以使教学中习得的观念思维模式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得以体现的综合素质。思政课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思政课程后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凸显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实践性要求,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与公共参与等内容。高中思政课运用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可以缓解注入式教育为学生带来的逆反心理,使学生自觉学习思考,指导学生的良好学习与社会行为实践。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应用于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有效开拓思维创新空间,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思政课三分法问题导向式教学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社会对素质教育理念日益认同,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方法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育工作者投身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体现新型教学理念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何将问题导向法与三分法思政课教学相结合需要不断探索,目前高中思政课三分法问题导向教学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全面分析问题导向式教学实践现状,研究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当前高中思政课三分法问题导向教学实施存在答案忽视创造性、设计缺乏科学性、实施步骤缺乏完整性等问题,体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传统、缺少核心素养综合目标,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活动缺少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环节,教学评价设计单一。高中思政课问题导向教学法设计存在缺乏科学性、内容狭隘与逻辑混乱等影响实施效果的问题。问题设计内容狭隘表现为内容落后缺乏内涵,缺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部分思政课教师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备课时未分析学情,易造成设计问题内容单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程理念方面坚持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与时俱进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教材内案例缺乏时效性,教师一味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旧案例设计问题,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和平发展内容时教师运用二战作为经典案例,未结合当今世界和平案例提问,不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三、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基础教育发展注重核心素养体现了我国教育目标的转变。核心素养培养要贯穿于学生发展过程,要求培养学生与社会需要协调的能力。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本,重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问题导向式三分法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设计

高中新课标在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以培育政治认同、具有法治意识等核心素养为目标,理念部分提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围绕思政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形成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中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多方面评估学生的思政素养发展水平,制定出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具体措施。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运用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要求教师坚持课堂适度、权责对分与启发性原则,要求学生遵循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结合,实践性与思考性学习一体的原则。教学目标设计要强化课标意识,根据教学内容细化对核心素养的表述;教学情境创设要选择源于学生生活、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情境;教学活动开展要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统一,达成活动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教学情境创设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具有思辨性的材料,设计引人深思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选取关于交通安全的社会新闻,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公民与人大代表角色提出建议,从权利义务角度参与公共事务。设计的生活情境具有启发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二)高中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实施

高中思政课运用问题导向式三分法教学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讲授与课后反思环节,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要科学备课布置课前作业,学生要完成教师讲授内容的相关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在教师科学设计的自学问题指导下学会初步了解新课涉及概念等基础内容。课堂讲授环节要交流课前自学问题,探究重难点问题。课后反思环节要求教师注意问题设计科学性,课堂讲授的引导性与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学生方面要注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激发内部动机,注重与同伴合作、向教师请教。思政课应用问题导向三分式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创造政治情境增强认同感,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展开法治教育,打造思辨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通过活动课强化公共素养。政治认同培育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创设合适的政治情境,要坚持跟随时事热点选择素材,与生活实例结合,注意贴近时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例如,在走进国际社会教学中,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变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准备博鳌峰会等相关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展示中国在世界重要组织中扮演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国家地位稳步提升的情况,教导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做贡献。

四、结语

20世纪的中国教育以基础知识为核心内容,依据教材与教师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带来教学目标的转变,培养现代公民成为基础教育课改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实现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教学设计中要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引导基础上塑造学生的素养意识。高中思政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运用问题导向三分法教学,依据新课标要求注意问题设计科学性,课前分析学情与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环节要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学习,课后开展反思教学,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分析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猜你喜欢
三分法导向思政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犬只导向炮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 1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