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独有难题及破解之道*

2023-12-09 17:32王寿林
观察与思考 2023年10期
关键词:难题监督政治

王寿林

提 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对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在于规模大、历史长、执政久、使命重、挑战多,那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之道则在于政治引领、理论武装、组织调控、体制改革、机制约束。只有清醒认识独有难题,有效破解独有难题,才能切实加强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新时代赋予党的使命任务。

一、大党独有难题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政党相比,有许多独到之处,其中突出的特点是:规模如此之大、历史如此之长、执政如此之久、使命如此之重、挑战如此之多,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无与伦比。作为在大国执政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既具备办大事、建伟业、创奇迹的独特优势,也存在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的独有难题,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①参见《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 年1 月10 日。由此可见,大党之大,不仅在于体量大、块头大,而且在于责任担当大、治理难度大。

(一)从“规模大”看独有难题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建设、党的全部工作都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来实施。只有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分工合作、步调一致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卓有成效。党的中央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是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决策者,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其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地方组织在本地区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环节,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支撑力量。其中,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单元,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焕发出生机活力,党的整个组织体系才能巩固发展,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稳步提升。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拥有9800 多万名党员、50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我们党组织规模之大、党员人数之多,在世界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党大有大的优势,也有大的难处。庞大的党员数量使党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但也提高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本,增加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难度;层级分明的组织架构使党拥有独特的组织优势,但也存在自上而下传导,权威逐级递减的危险,增加了全党上下达成共识、行动一致的难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不相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淡化,宗旨意识弱化,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少数党员干部顶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底线,经不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以致党性不纯、作风不正,信念动摇、意志衰退,精神懈怠、工作消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一些地方和部门,颐指气使的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盛行,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对于党内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管党治党有力,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我们党就能够办大事、建伟业、创奇迹;反之,任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就会发生蜕变、丧失民心,就会在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前不战自败。

(二)从“历史长”看独有难题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把自身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缔造、领导和建设了一支无敌于天下的人民军队;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使亿万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基础上迎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所谓历史周期率,是指历史上不同朝代共同经历的兴衰治乱、循环往复,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一种周期性现象。从中国历史看,一个朝代、一个政权的兴衰有一个共同规律,往往执政之初,由于统治者接受前朝覆灭的教训,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勤政廉洁,使经济得以恢复,国势得以增强。当王朝中期以后,执政者逐渐变成既得利益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于是各种矛盾骤然爆发,国势开始衰败,以致改朝换代,在腐败的泥淖中演绎着似曾相识的历史悲剧,结果都没能摆脱从夺取政权、暂时昌盛,到官吏腐败、走向灭亡的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种周期性现象是中国历代没有解决的难题,也是世界各国没有解决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只有破解这个难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衰成败、社会的安危治乱、人民的利害得失、家庭的悲欢离合、个人的生死祸福的大事。“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2 年1 月1 日。如果党摆脱不了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失去执政地位,就会危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危及党、国家和人民的核心利益、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就会半途而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前功尽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就会化为泡影,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法治公正、文化繁荣、社会安宁、生态美丽、人民幸福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因此,跳出历史周期率是背水一战,只有进路,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不能左右摇摆。

(三)从“执政久”看独有难题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在党面临的诸多考验中,长期执政考验是最大的考验,只有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才能经受住其他各种考验。其实质是权力和时间的考验,即对党最为严峻的考验。在实际生活中,权力具有本能的腐蚀作用,往往会诱发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甚至滋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时间具有自发的消蚀作用,致使掌权者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进而引发能力不足、无所作为。最终导致故步自封、脱离群众,甚至在贪图享乐中坠入消极腐败的深渊。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71 页。。在权力和时间的考验面前,没有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自我革命的顽强斗志、自我革命的非凡智慧,要做到功成名就而居安思危、承平日久而防微杜渐、历经沧桑而敬终如始、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是不可想象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①《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0 页。这深刻说明了推进党的建设对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建设是指党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是守正开新、革故鼎新、除旧布新的过程。其中,党的政治建设,就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党的政治纲领与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以及为确保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的有效贯彻而对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的确立政治信仰、坚持政治领导、净化政治生态、站稳政治立场、执行政治路线、弘扬政治传统、培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践要求。党的思想建设,就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使党员干部不仅从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党的组织建设,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党的作风建设,就是以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全党,使党员干部形成与党的性质、宗旨、本色相适应的行为品格和精神风貌。党的纪律建设,就是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执行纪律,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党的各项行为准则。党的制度建设,就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强化党内法规监督体系,夯实党内法规保障体系,以调节党内关系、规范党员行为,实现管党治党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党的清廉建设,就是强化严的意识、树立严的标准、采取严的举措、养成严的习惯,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愿腐的自律机制。只有切实把党建设好,才能避免堡垒从内部被攻破,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推进。

(四)从“使命重”看独有难题

社会主义发展史昭示我们,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取决于党。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目标任务、地位作用,决定了社会主义前途、共产主义理想是同无产阶级政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为基本纲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对于我们党来说,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实现党的崇高理想和历史使命,需要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党只有长期执政,才能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完美“人设”,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人性的肤浅认知。作家毛姆说:“好的艺术在于理解人性。”人性有共通的一面,但其复杂之处又可以说包罗万象,每个人心路历程不同,性格选择各异,平常所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创作的魅力与乐趣所在,不只是刻画人物鲜明的性格,更在于穿透人物的精神灵魂,触及人性的幽微之处,将其复杂性深刻揭示出来。而反观当下的许多影视作品,为了迎合那些“脑残粉”的需要,将主角设定得完美无缺,近乎神人,岂不知单一完美的“人设”抹平了现实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恰与真正的艺术创作背道而驰。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已走过五百多年的历程。纵观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国家富强到民族复兴,大约需要一百年的时间。瞻望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从民族复兴到世界大同,意味着人类社会将步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科学文化高度发达、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社会关系空前和谐、自然环境异常优美、生活条件十分便利的理想境界,因而需要奋斗更长的时间。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不安愈发明显,中国不可避免要遭遇林林总总的围堵、遏制和打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各种困难需要我们克服,各种风险需要我们化解,各种挑战需要我们应对,各种考验需要我们经受;又有复杂斗争需要我们博弈,宏伟事业需要我们推进,艰巨工程需要我们建设,崇高目标需要我们实现。其间,必然伴随着顺遂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前进与倒退、经验与教训的交织叠加。由此可见,我们党所领导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具有超乎想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宏伟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伟大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这一切都需要党带领亿万人民一代接着一代不懈奋斗。实践表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长期执政,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持续不断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役毕功、一劳永逸,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任务的转换、人员的更替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五)从“挑战多”看独有难题

今日的中国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面临的风险考验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负重的攀登,都是一次历险的闯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外交风险将长期存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尤其值得警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党内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是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必然在其中发挥作用,促使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以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滋长。部分人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来谋取个人利益,甚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个人捞取好处的资本,促使权力向经济领域、金钱向政治领域双向渗透,从而诱发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腐败是经济上的吞噬剂,政治上的离心剂,思想上的腐蚀剂,因而对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危害极大。在经济上,腐败大肆吞噬国家和社会财富,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侵害。腐败作为寄生在社会肌体上的毒瘤,扭曲公共权力运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妨碍资源有效配置,增加市场交易成本,扩大贫富收入差距,危害社会和谐稳定,严重妨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政治上,腐败同党的性质、宗旨、本色以及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格格不入、根本对立、背道而驰的。腐败行为侵蚀党的性质,践踏党的宗旨,玷污党的本色,是危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疾患。因此,腐败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念、信任和信心,甚至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的稳固。在思想上,腐败一定程度导致社会风气的污浊和社会良知的丧失。在腐败盛行的情况下,权力和金钱成为社会中至上的准则和衡量一切的尺度,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这些社会美德被腐败所淹没,使人们失去道德感、责任感、崇高感,从而产生一种消极冷漠的心理,使极端个人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泛滥成灾。无数事实表明: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因此,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 年11 月17 日。。

二、难题破解之道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大党独有难题,要求我们站在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通过政治引领、理论指导、组织调控、体制改革、机制约束,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实现新时代赋予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科学的行动指南、强大的组织基础和健全的体制机制支撑。

(一)以政治引领破解难题

由党的政治属性所决定,政治引领是党为保证其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有效贯彻,实现其政治使命、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而在政治方面开展的实践活动。党是国家治理的统领者、发展战略的设计者、重大决策的定夺者、全党工作的主导者。党通过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确立政治原则、把握发展方向、协调利益关系、凝聚社会力量,确保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破解。在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中,政治引领最重要,是理论指导、组织调控、体制改革、机制约束的核心和灵魂。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目的就是用党的政治主张、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引领的最高原则,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党中央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和政治运行的枢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党中央提出的理论、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的决策部署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基本依据。坚持政治引领,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政党组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都要贯彻落实。党的任何组织和成员都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切实把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政治引领,必须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党的地方组织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坚持政治引领,必须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政党组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等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落到末端。

(二)以理论武装破解难题

历经百年风雨洗礼,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博大精深的科学内容、鞭辟入里的精神实质、改革创新的实践要求,以及以人民为核心价值、以担当为政治责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治国理念,从中把握方向、体察规律、获得启迪,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锤炼党性、砥砺品格,不断增强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执行力,切实打牢立身做人、干事创业的思想政治基础,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制胜密码和重要法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定盘星和指南针。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在政治品行上,经常对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遵守法规制度不逾矩,牢记使命责任不懈怠,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上,经常对照严与实的标准,政治上追求忠诚至上,思想上追求奉献至上,工作上追求事业至上,做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的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上,经常对照法规制度的规定,切实守住为官一任的政治底线、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内心世界的一片净土,做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党员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提高专业技能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和实践,使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促进学习成果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着力解决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体制机制,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舆论氛围的形成、用人导向的端正、政策举措的落实。

(三)以组织调控破解难题

我们党的组织体系是依据党的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统一整体,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长期执政能否防止利益固化,改革开放能否坚持正确方向,市场经济能否拒斥金钱诱惑,外部环境能否抵御西化侵蚀,这一切使发挥党的组织调控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客观上要求我们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强化政治教育、政治管理和政治监督,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使党内政治生活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据深化,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方式,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内容,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创新的最大增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坚持按原则开展党内活动、解决党内矛盾、处理党内关系,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勇于思想交锋、揭短亮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务实的工作作风,廉洁的从政行为。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组织调控的根本方针,主题在治党——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自身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基础在全面——主体全覆盖,内容无空白,工作不松懈,处处守规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在从严——思想教育严,作风养成严,制度规范严,组织管理严,纪律约束严,问题查处严,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决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特殊权力、决不允许有不受调控的特殊利益,使党员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能置身于党和人民的制约监督之中。根本在持续——党内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不是集中进行几次教育整顿就能彻底解决的,紧一紧就会有好转,松一松就会有反弹,带有明显的易发性和反复性,要取得深入持久的效果,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落点在自净——对于一级党组织来说,从严治党的力量只有是内生的、自净的,才是治本的、长效的,因而提高各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对于难点棘手问题,要排除人情干扰,敢于较真碰硬,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抓出成效不罢休;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多打几个回马枪,防止死灰复燃;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分析深层原因,及时弥补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

(四)以体制改革破解难题

党内监督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国家法律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及每个党员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从实际情况看,自我监督、同级监督、对“一把手”的监督这些待解难题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属于党内监督的范畴,其中自我监督是就党的整体而言的,同级监督是就党的一个层面而言的,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就党的关键岗位而言的,因而破解自我监督难题事关全局。

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自我监督难题。从实际情况看,自我监督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自我监督的体制悖论。所谓自我监督的体制悖论,就是监督主体既要对监督对象实施监督又要接受监督对象的领导。这种体制悖论之所以成为影响和制约自我监督效能的症结所在,主要在于三个弊端:一是权属关系的约束:在现行监督体制下,监督对象领导监督主体,党委处于强势地位,能够有效制约纪委,使纪委对党委的监督一定程度失去了体制依托。二是利害关系的牵扯: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实际上是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纪委的干部配备、经费来源和福利待遇等都掌握在同级党委手中。这种监督体制的局限性,决定了纪委监督职能很难到位。三是情缘关系的纠缠: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处于同一组织共同体中,由情缘关系所决定,很容易达成行为默契、形成利益勾连。

提高自我监督效能,其出路在于深化监督体制改革。一是调整权属关系,确保监督主体的权威性。各级纪委作为上级纪委的派出机构,与现有派驻机构合并,一体履行党内纪检职责,由此建立纪委系统自上而下垂直领导体制。二是破除利害关系,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纪委内部自成一体,实行垂直领导,其干部配备、经费来源和福利待遇等由纪委系统统一管理。三是淡化情缘关系,确保监督主体的超然性。为摆脱情感因素的纠缠,确保纪委监督的公正性,各级纪委负责人实行异地任职,以增强人际关系的超脱性和利益关系的超然性。从实际情况看,为什么同一批人从事纪律监督无所作为,从事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却能发挥利剑作用,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监督体制问题、一个权力结构问题。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的优势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处域外,没有体制牵扯,具有独立性;二是来自域外,不受人情干扰,具有超然性;三是上级委派,凭借高位势能,具有权威性。破解自我监督的难题,其密码不在体制外,而在体制内,这就是采取派出与常驻相结合的办法解决问题。各级纪委作为上级纪委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负责人由上级纪委提名和任命。同时,纪委与现有派驻机构合并,一体履行党内纪检职责。这样,派出一并解决了体制上的独立性、职能上的权威性、关系上的超然性的难题,常驻又保持了原有的全天候、近距离、常态化监督的优势,由此实现派出与常驻的优势互补。

(五)以机制约束破解难题

机制是由系统配套的法规制度所构成的各个要素紧密联系、良性互动从而产生整体效能的运行模式。机制的科学性来源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来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建立健全各种约束机制,使党员干部办事具有统一的标准、清晰的界限、既定的程序、明确的责任、公开的信息、有效的制约、周密的监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为有效破解难题,机制建设要突出针对性、讲究科学性、把握系统性、注重实效性。一是科学决策机制。通过建立决策机构、确立决策原则、健全决策程序、完善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权力运行机制。坚持因事设岗、因岗授权、因权赋责、因责问效,把权力授予、权力行使、权力调控各个环节贯通起来。三是制约监督机制。增强党内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的集成性,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的协同性,政治监督、法律监督、廉洁监督、绩效监督的联动性,使各权力机构之间、各权力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各权力机构不同层级之间、各权力机构运行的不同环节之间形成既相互制约和监督,又相互配合和支持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四是教育管理机制。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人,用先进文化熏陶人,用廉政风范感化人,综合运用思想启迪、文化熏陶、行为调控、心理疏导等方式强化教育管理,使党员干部深切体察“贪廉一念间,荣辱两重天”的深刻警示,深切体察“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废名节”良苦忠告。五是考核奖惩机制。本着贴近实际、易于操作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以知识、能力、素质和业绩为衡量尺度,将学习计划落实情况、理论素养提高情况、联系实际应用情况、指导工作成效情况等进行细化量化,重点考核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决策管理、选人用人、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表现。六是问题查处机制。查处问题要找准靶子,点中穴位,列出清单,明确分工,规定时限,强化责任,力求清底归零、不留死角;查处问题要保持定力,初心不改,方向不变,既出重拳,又使长劲,以绳锯木断之功、水滴石穿之力一抓到底;查处问题要立说立行,即知即改,坚持从身边问题查起,从具体问题改起,确保一出苗头就能立即发现,一经发现就能及时制止。七是生态净化机制。严明党的纪律,严整党的作风,严肃党内生活,严惩党内腐败,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猜你喜欢
难题监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