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婷 郭玲霞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党史文学是一种以党史史料资源为根基的审美艺术形式,是党史实践与党史精神的创造性重现,其独特的情感共通性与文学艺术视野能够带给青年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对青年爱国主义思想的确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创新党史文学内容形式和实际应用方法,使其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既成为立体化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成为青年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补充。新时代青年通过学习党史文学,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问题,帮助青年深刻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了解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壮举,找准历史定位,承担历史使命,赓续红色血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党史文学源于党史史实,其主要创作者与观测对象是文本对应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亲历者。党史文学的史料性是其基点,具体地、历史地描写是党史文学的根本遵循。由历史阐发而成的党史文学体裁,大部分是侧重客观性的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纪实小说等纪实体裁。党史文学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来自鲜明而真实的历史结构,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构成了实在的历史必然,也成为党史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史文学大致分为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两类。党史事件既是统摄党史人物行动的背景和目的,又是由党史人物推动、创造的;党史人物既不能离开党史事件而独立存在,又通过党史事件彰显其革命力量。党史事件与党史人物相互印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同具体地、历史地呈现在党史文学的文本中。
党史文学把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劳动和斗争作为主要审美对象,把一切问题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来破解。[2]一切文学,皆是人学。党史文学的逻辑起点是围绕党史发展中心的人,人性完整、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族类形象的塑造等都是现实问题,都通过文本中的探索实践彰显人民立场,体现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初心与使命。从党史人物的微观层面来看,党史文学的情节单元往往围绕一个或多个党史事件的现实问题进行阐发,综合地展现限定文本和历史的语境中实践探索的矛盾冲突,聚焦于共产党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探索实践,以此来架构情节的起承转合。从党史事件的宏观视角来看,党史文学,如描写党早期活动的《先声》、以长征为主要题材的《苦难辉煌》、叙写闽粤赣边区革命历程的《血沃杜鹃红》等,都从文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勾勒出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实践探索的发展变化,形成一股时代的浪潮。可以说,党史文学就是以共产党人的探索实践汇成一条主流,逐步呈现出历史的真相,由个人到集体勾画出时代群像,由浅至深地揭发所处时代各方之间的博弈和矛盾,由表及里地深刻展现共产党人清晰的历史定位和性质宗旨。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所凝练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党史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作家主观能动创造的党史文学背后都潜藏着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内在实质,在此基础上,党史文学把实践理性下隐性的道德信仰,即共产党人的信念细腻地描绘出来,把感性上的痛苦化作理性上的精神,描绘了人受苦难时精神下理性的美。党史文学通过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在实践过程中党史精神与爱国信念之美的构成与发展,描绘了共产党人构建党史精神谱系的微观活动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而党史文本又是历时态的,跨越性地描写党史历程,可以把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挑战的精神形态汇聚成党史精神谱系,集中展现党矢志不渝的人民底色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在青年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党史情景与现代生活间的裂隙天然地造成认知上的隔阂,党史文学独特的纪实价值则可以拉近青年与史料的距离。从党史人物层次来看,党史文学如传记文学,创作者多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创作者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使得文本视角与党史语境紧密结合,更接地气地指向现实问题,较大程度上消弭了历史的陌生化,使青年更容易从党史文本的角度出发,身临其境,感受并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人的追寻与选择,加深对历史思考的深度和广度。[3]从党史事件层次来看,党史文学如报告文学,则宏通高远地立足于时代之上,回归党史现场,将观察的焦点从局部细节上升到宏观趋势,以整体关照局部,以此彰显具体事件的叙事意义。文本话语背后的政治关系、艺术形态以审美的态度关照对象,最终以政治讲解形式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如此能够使青年在阅读学习党史时科学地把握党史的本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文化是经过漫长实践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青年在爱国主义学习中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实践的养成。情感认同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是促使青年将先进的党史经验转化作用到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架起情感认同的桥梁,关键在于建立起抽象的、学理化的理论与青年内心情感的链接,也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的觉醒和共鸣,使爱党爱国成为青年的自觉追寻。由此可见,党史文学的描述极具情感价值。首先,以唯物史观的方法审视党史文学,会发现人的感性与理性是对立统一的。在党史文本塑造的情境中,恶劣的环境、艰险的抗争、绝望的分离等都是比较常见且扣人心弦的剧情冲突,党史人物在肉体上与精神上忍受痛苦的形象,在造型艺术中是矛盾的。在文本中,我们能够感悟到感性须服从于理性的壮烈过程,这是违反人性的美,却是符合解放全人类的大美。党史文学中人物与环境、人物与自身的不断冲突升华,是引起青年震颤和共情的内在审美逻辑。其次,党史文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时局形势对应紧密,不存在单纯个人爱恨的文本,都是基于第三世界对个人、民族的冲击。青年在阅读党史文学中能够拉紧民族精神的纽带,激发爱国主义的信仰伟力,与共产主义理想共鸣。
人的纯认识能力无法穷尽客观世界的一切存在,需要以实践理性能力作为补充。党史文本中通过具体地表现一般的、感性地表现理性的,以概括性的单体形象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乃至无产阶级,甚至人类精神的美,体现了美学对人、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使青年的“我”在面对对象时是面对“我”,由人化的自然中看到自己,实现自我感念、养成自我审美,从而完成党史文学对青年的美育。党史文学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利用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同构的美育形式对“人的建构”这一深刻思考进行演绎与表达。青年在文本中能够以第三人称非现实的方式走出情感的粗俗和理性的压抑,把党史文学科学地、系统地、逻辑地抽象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价值体系,铸牢爱国主义信念。[4]党史文学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既以文学审美的方式为青年透析世界是什么、如何被把握、如何被论证的哲学基本问题,又通过建立文学的有机情节完成对人的理想整合,集中展现党史精神“美”的精髓和灵魂,以改造世界的文学精神启迪青年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使爱国成为青年的自觉选择,成为启迪青年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帮助青年达成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认识。
1. 创新党史文学话语体系
党史文本是依靠文字符号与青年进行沟通的。党史文学有独特的话语体系,而话语体系作为传达特定规律概念和思想理念的语言符号,是一种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天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影响。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理论的更新,党史文学的话语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
创新党史文学话语体系,是实践的、历史的、必然的选择。党史文学话语体系需以理论输出为核心,围绕内容形式与语言形式两个层面进行创新。在理论输出层面,党史文学话语体系的创新,需要因时而进,既要及时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表达,也要建立起新的阐释评价观点,对党史文学的史料内容做出客观正确的历史判断。在内容形式层面,党史文学话语体系除了强调其在重要党史事件中的体现,还需要增加日常内容的描写,使文本更接地气。例如《血沃杜鹃红》,塑造了革命母亲的大无畏群像,增添了战争之外的温柔细腻,补充了党史中贴近生活的部分。在语言形式层面,党史文学话语体系需与时俱进,关注青年的兴趣和喜好,使表达更加生活化、年轻化、通俗化,更加接近青年的思维方法和表达习惯。例如开展网上主题团课,邀请青年喜爱的网络红人,结合网络热点,用新词新话为青年们传授新思想等。以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传递传统的党史内容,更有助于青年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吸收与思考。
2. 创新党史文学的情景描绘方法
创新党史文学的情景描绘方法,是创新党史文学话语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党史文学文本中,我们要构建新的情景描绘,用细致具体的生活场景解构宏大叙事带来的陌生化,丰富英雄人物日常生活的心理刻画,还原普通人的欲望描写,消释英雄被过度渲染的“光环”,拉近英雄与青年之间的距离,使得青年更好地体会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党史文学的史料性与纪实性注定了党史文学的起源地有着情节发生的历史痕迹,要依托保存下来的红色资源实体重现党史文学虚景,使之成为党史文学沟通现实的载体,与记录、创造出来的党史文学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实现现实与虚拟、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融合。现实的、有实体的情景架构在进一步推动青年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感知认同下,又提供了青年实践考察的场所,促使爱国主义教育向社会实践转化。例如《杨开慧》中杨开慧同志的故居,现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基地。青年能够在主题教育中深刻窥探党史文学的虚实,使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构筑层层深入的纵向理论引领教育体系
党史文学的审美标准不仅取决于审美对象的客观自然性,也取决于审美主体的思考规范。要挖掘党史文学的深度内涵,就要引领青年把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本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而要使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向成为青年的思维趋势,就要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通过学校教育的理论引领,使青年日益铸牢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在教育阶段,要规划纵向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理论教育引导结构,使青年由浅至深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在理论的传播过程中要加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辅助,为民族情感情怀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价值遵循。同时,要增加对理论进行验证的实践环节,鼓励青年走出书本,在社会生活中印证理论。学校应在遵循教育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前提下对青年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逐步构建青年理论体系,使学生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上,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科学地、系统地分析党史文本,把握文本价值的主流本质,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
2. 部署丰富多彩的横向具体实践空间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党史文学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内在本质是指向实践的。青年在党史文本阅读中,要实现审美本质的对象化,将主客体相统一,在现实问题的弥合分析中,把审美的对象变成现实,才算是完成了审美这一特殊实践活动。而要使党史文本经验在现实中践行,则需要联动青年横向的生活物理空间,如学校、社会、家庭等,使青年体验多种社会角色的责任和担当,累积经验教训,完成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提高青年爱国的动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学校可赋予学生团体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整合校园资源,因校制宜,鼓励学生组织开展思政性的党史文学专题学习活动,在教育实践维度上提高青年的爱国主义意识。社会是最生动的老师,社会中的企业、社区、组织需要积极响应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为青年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基地,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实际转化。
1. 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内容主导权机制
党中央、政府与学校应该主动把握党史文学的主导权,积极进行党史文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党史文学是由创作者筛选党史史料并选取某一视角作为切入点进行编写的,所以,若要选取党史文学文本作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读本,就需要对其中的党史史料、创作者意图和创作角度进行评估。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不仅要关注青年成长发展的圈层性、情绪化和个性化,还要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形态的根本旨归。评价机制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审美意识为基点,根据青年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感知程度和感知方法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底蕴的偏好和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等制定评价量化形式。同时,应建立一系列针对党史文学创作、传播、接受过程的辅助奖励机制,激发党史文学的活力。在创作环节上,应鼓励多种多样形式和体裁的文学创作,对优秀党史文学创造者进行表彰。在传播环节上,则要主张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史文学相融合,对优秀教案模板、优秀主题活动、优秀实践教育范例进行推广,表彰积极举办的活动方、教学成果优异的校方和积极创新的先进个人,通过多种途径,使青年能够沉浸式地领悟党史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 发挥青年主体作用,培养主人翁学习理念
党史文学的融入需回归到青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主体层面。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引导青年参与到党史文学的创作中,让青年成为弘扬主旋律的主体。在传播环节上,要关注青年的反馈和建议,重视青年对教育过程和阅读过程的综合评价,及时更新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在接受环节上,要根据青年接受教育前后在爱国主义精神维度的具体表现和对比,评价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是价值取向的塑造;既是系统严密的,又是面向大众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政治说教与历史重现,而应以更生动、更有特色、更具时代性的方式引起学生共鸣。党史文学引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坚持传统内容与创新形式相融合,创新党史文学的话语体系与情境描绘的形式,展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独有特色,培育青年崇高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