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琪
国庆期间,刷了刷微博热搜,在杭州亚运会大热的当下,除了体育相关词条以外,75%都是明星热搜。
这其中确实有许多是“购买”所得,但微博超话社区里动辄一千多万的日互动量,多少还是证明了娱乐明星的重要性。
按照社交平台提供的用户画像,网络上最活跃的人群大多为16-25岁,这些爱表达、爱展示自我的“互联网原住民”们,早已习惯了在网络里过日子。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网络生活最要紧的事,就是关注新闻和讨论偶像。据说95后与00后的网络平台“个人简介”中,通常都要填写偶像是谁,与性别、学校、血型一样,粉丝身份也成了每个人必备的标签。
在青少年群体中,总是有一些必须遵守的社交规则,譬如所有人都在看《舒克贝塔历险记》的时候,你没有跟上昨天电视台的更新,就无法参与今天课间的讨论,久而久之可能被小圈子排挤,这就是“羊群效应”。所以偶像崇拜对当今的年轻群体而言,有时只是一种被动的从众。
我曾经在文章里表达过,树立偶像从心理学而言,其实就是树立一根“精神拐棍”,更是一台“梦想贩卖机”。当我们感到迷茫、无助、认知不足的时候,我们需要偶像来扶持自己,建立信念,也需要他们帮助我们实现难以达成的愿望。理论上说,每个人都需要“精神拐棍”,但处于青春躁动期、心智和三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以及处在生活崩溃边缘的中老年人,更加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
不同的是,如今的青少年成长在岁月静好、衣食无忧的环境下,自我意识大盛,他们既需要偶像崇拜,也需要存在感。他们对偶像的喜好表达,不会仅限于亦步亦趋的跟随和默默无闻的支持,他们需要把偶像作为徽章贴在自己身上,向同伴与父母大声宣告,为偶像的唱片销量、影视剧收视率、代言产品贡献力量,甚至为偶像选择公司、选择经纪人、选择配偶、选择舞台,让偶像按照他们预设的路线,走在他们铺好的红毯上。
而這个逻辑一旦付诸实施,粉丝经济就会应运而生。
有些流量明星的粉丝去看演唱会的时候,甚至会把灯牌做得很亮,目的是超过其他明星的“应援团”,并且全程都在大声呼喊口号,至于灯牌晃眼到已经完全看不清舞台,喊着口号也实在听不见台上唱了什么歌,这都没关系。他们花高价进入会场,并不是为了欣赏,而是寻求一个大胆展示自己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流行的偶像看起来都像纸片人,磨得扁平惨白的脸,在镁光灯下做出千篇一律的表情,没有缺点、没有遗憾、没有真实表达,像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塑料娃娃。无论偶像本人是什么样的个性,他们都只是粉丝贴在身上的符号而已。
很多年轻的明星喜欢说:希望大家关注我的作品,希望粉丝离我的生活远点……实际上,这是完全违反经济规律的。假设一位明星拿到一百万的片酬,实际上这一百万分为两部分,一是劳动报酬,根据劳动技能的高低领取。而这块的价值,可以参考劳动技能相同但毫无名气的从业者的收入,譬如一个普通角色的全片收入在五万到十万元、一个群众演员的日薪为二百元左右。按工作量对标扣除后,剩余的就是名气溢价。
名气溢价也是可以细分的,外形条件、才艺技能、话题度,都是细分板块。如果让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来做一个量化分析,甚至可以做成饼状图。外形条件占优的明星,消费者购买的是对脸部与身材维护的欣赏,所以他们一旦老去,就会立刻失去市场。而才艺技能占优的明星,消费者购买的是技能表演部分,所以技能越多的明星,对外形、话题度限制就会越小。
流量明星的名气溢价,几乎都放在了话题度上,所以他们只能被话题裹挟,直到不再具有话题性的那天。明星们若想降低自己的名气溢价占比,从粉丝经济中华丽转身,恐怕得先从提升劳动技能做起。
但这样做实在费心费力,对大部分稍纵即逝的流量明星和上下游产业而言,培育一棵“常青树”并不划算,只有源源不断地生产“纸片人”,为粉丝量身造梦,才是投资小、回报大的精明生意。
【原载《京江晚报》】
插图 / 所谓流量至上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