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弛(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在瑶族丰富多样的传统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就是瑶族长鼓舞,其有大长鼓与小长鼓之分,两种长鼓舞不仅在道具上有所不同,舞蹈形态、动作与表现形式也相差许多。俗话说“瑶不离鼓”,这句俗语清晰明确地阐明了长鼓在瑶族社会的象征性与重要性。
据笔者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关于长鼓舞起源最为认可的一个版本,源自一个神话传说,它与盘瓠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传瑶族祖先盘瓠与平王所赐三公主在会稽山七宝洞(如今的南京十宝殿)幸福生活之后,有一天盘瓠带儿子们上山打猎,不料被山羊攻击,顶至山下身亡,盘瓠的尸体挂在泡桐树上(传承人口述为银杏树),其子民将泡桐树砍下制成长鼓,用害死盘瓠的山羊羊皮封住两边鼓面,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瑶族子民击打长鼓,用鼓声与祖先对话,用边舞边鼓的形式抒发对祖先的缅怀之意。尽管是神话传说,但这象征着瑶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也代表着长鼓文化与瑶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长鼓舞的表现内容跟过山瑶族群落常年迁徙、居无定所有着直接的关系,其舞蹈内容是将瑶族先民建造房屋、制作小长鼓的场景与行为动作编成舞蹈动作进行自我娱乐,动作名称较为通俗易懂,例如:量木、挖屋地等,生动描绘过山瑶先民勤奋劳作的民族特性与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地理环境、生态文明是影响一个舞体的重要因素。瑶族小长鼓舞流传至今,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乳源、连南、连州、连山,广西富川、恭城,湖南江华等地,以广东流传性最广。连山小长鼓舞位于广东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三水乡,居住较分散,根据笔者田野调查时发现,当地瑶民居住的房子大多是靠山而居,尽管有楼房,但整体呈现的是被连山四处包围的景象,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印证了过山瑶人民的居住习惯及“食尽一山过一山”的民族特点,传承人赵朝雄说:“因为我们是过山瑶,古时候都是一年一小迁,三年一大迁,只是现在居住的比较固定了。”由此可得知,过山瑶先民在不断地迁徙,不断地遇到艰难困阻、道路崎岖、环境恶劣,这些对该族群的行为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小长鼓不仅是瑶族的民族符号,更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城市符号,在当地县城,随处可见小长鼓的图案作为文化标识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建筑物、物品上,例如:斑马线、路灯、指示牌等等,由此可见,连山县对小长鼓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意识程度极高。据笔者田野调查时了解到,在当地主要的几种传承方式有:
1.家族传承
即会跳小长鼓舞的老人将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但因现如今年轻人都外出谋生、打工,学习小长鼓舞的年轻人日渐减少。
2.民间自发性的表演队伍
笔者采访该民间舞蹈队赵朝伟队长,询问民间舞蹈队的相关情况,从访谈中得知,该民间舞蹈队都是当地瑶民自发组织的,参与的大多都是50 岁左右的阿姨,有些阿姨才刚开始学习小长鼓舞,尽管大家白天需要农耕、劳作、工作,但只要有任务时,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将小长鼓舞复排,到各地去演出,展现瑶族小长鼓舞的独特魅力与感染力。
3.定期举办小长鼓舞比赛
笔者采访连山县文化馆的赵秀芬馆长与戴永辉副馆长,了解关于小长鼓舞在当地的发展情况。从采访中得知,小长鼓舞比赛的受众面很广,不止局限于连山或者瑶族,还涉及壮族,扩大了受众群,更是扩宽了小长鼓舞以及瑶族舞蹈的传播面,在当地县政府与连山瑶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提高小长鼓舞普及化,提供学习平台,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
4.校园传承
连山小长鼓舞自2011 年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受到当地政府的密切关注,并将连山小长鼓舞引入连山当地的各中小学课堂中,使连山小长鼓舞通过教育层面,通过学生这一主体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使学生通过学习连山小长鼓舞,能够深入了解家乡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当地中小学,目前已有6所学校将连山小长鼓舞引进课堂,例如:连山希望小学,引进小长鼓舞韵律操;民族小学、民族中学,编排小长鼓舞舞蹈;三水中心小学,将原生态小长鼓舞作为课间操内容等,其余学校也有将连山小长鼓舞引进课堂的艺术赏析,小长鼓操一般由学校的音乐老师和文化馆的辅导人员共同完成。关于课本教材,由当地文化馆人员协助学校教师编写,连山小长鼓舞仅作为课本其中的一个单元。为了学生能够学习到规范、原生态的小长鼓舞,当地学校将传承人请进校园教学,例如连山吉田镇三水小学将传承人请进学校,教授学生打小长鼓舞,授课次数不同,有时一年两次,有时一学期以每周一节课的频率授课。此外,为确保其他教师们的授课规范度,文化馆还会定期组织培训教师们学习小长鼓舞。
综上所述可见,连山小长鼓舞在当地的传承、保护意识较强,但仍存在困难与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进课堂方面,主要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老师,当前教学现状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且地方教育部门未能将民族文化教育更好地融入教学课程,导致传承人进校园的教学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等,面对这些情况,当地文化馆与学校教师正在一起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连山小长鼓舞在当地的传承发展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舞蹈不是一种机械动作,它具有表情达意和审美的人文性内在含义,分析舞蹈不是一种数理工作,而必须把形态与情感意义结合在一起。舞者的外部肢体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称作舞蹈形态,将动作特征与它所表达的情感、意义结合在一起称作舞蹈语言。想要将一种舞蹈的内在含义真正分析与掌握,需要将其每个动作、套路的舞蹈形态与舞蹈语言有机统一。特征提取的任务,不是精确地再现某种舞蹈的原型。它既不是概括舞蹈总体印象的宏观分析,也不是对舞蹈的各个局部的微观分析,而是旨在确认舞蹈形态特征的中观分析。
笔者将运用舞蹈生态学中舞蹈形态分析的特征提取法,对连山小长鼓舞的传统套路进行形态分析,并通过对传统套路的节奏型、呼吸型、显要部位、次显要部位等部分因子的分析,得出其形态特征。
1.表演形式
连山小长鼓舞原为四人对打,两男两女,站成四方形,象征着四季平安、春夏秋冬,每个动作需打四个方位,逆向行进,循环一圈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后演变为双人对打,一男一女,男方手持公鼓,女方手持母鼓,仅是道具有些许不同,动作仍相同。其每组动作的组合形式为:大莲花+过江+大莲花+动作1,假设以上为一簇舞动,那么该簇舞动需进行逆时针四方位重复打四遍,方可完成一整遍。(见图1、图2、图3)
图1 行进路径图
图2 行进路径图
图3 行进路径图(图片来源:图1,图2,图3均为作者自绘)
据传承人赵朝雄口述,因传统套路四个方位都要打,全部打下来时长将近1个半小时,很难坚持打完,故将其长度缩短,简化为一簇舞动只需打两遍或者一遍即可,视情况而定,行进路径仍不变。
2.传统套路——造新房、造鼓、拜新房
连山小长鼓舞的传统套路原有72套,其传承方式均为口传身教,没有文字记录。据第18 代传承人赵朝雄口述,因瑶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并且由于常年迁徙游耕的原因,小长鼓舞流传至今仅保留下36 套,早在父亲那一代传承时,另外36 套就已失传了。现保留的36 套传统套路,主要分为造新房、造鼓两个系列。(见表1)其动作表现内容真实地反映了过山瑶先民迁徙时所经历的翻山越岭、建造房屋、制造长鼓时的情景,动作写实、真切,富有生活气息。
表1 连山小长鼓舞舞畴序列表
笔者根据向传承人请教时的影像资料,分析两套传统套路的舞畴因子。
舞畴因子分解:
如表2 所示,连山小长鼓舞传统套路一造新房系列整体风格朴实稳重,蹲颤动律从始至终都贯穿于每个动作,节奏为4/4 拍,重拍多以向下的动作完成,手脚的节奏与动势配合较统一,故舞动复杂度属谐同类。双人步伐主要以前后、左右、四方位交换位置以及原地的走向,动作多以蹲、跳、为显要部位。
表2 舞畴因子览表
如表3 所示,连山小长鼓舞传统套路二造鼓系列整体风格灵动流畅,蹲颤动律从始至终都贯穿于每个动作,节奏为4/4 拍,相比造新房系列,此套路中流动步伐较多,重拍同样多以向下的动作完成,手脚的节奏与动势配合较统一,故舞动复杂度属谐同类。双人步伐主要以前后交叉、左右交错、四方位交换位置以及原地跳的走向,从次显要部位动作可以看出,步伐变化较多。
表3 舞畴因子览表
因在连山小长鼓舞的动作中,右手的击鼓没有固定规定,但大多数动作均伴随右手击鼓,与节奏的重拍相吻合,小长鼓在传统套路中不仅作为舞蹈道具,还可作为统一表演节奏的舞蹈乐器。
综合上述的各类分析,可判断出连山小长鼓舞的形态成因有以下两点:一、生态环境。前文有提到过山瑶族群常年迁徙,居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村寨房屋均靠山而居,因地势与环境的影响,过山瑶瑶民日常行动中需要腿部、膝部较多的力量支撑,这逐渐形成了小长鼓舞中蹲、颤、屈伸的主要形态特征。二、劳作内容。连山小长鼓舞的表现内容为搭建房屋与造鼓,不仅内容切实,每个动作形态均是根据过山瑶先民真实的劳作过程所艺术化延展出的,不仅还原了真实场景,更反映了过山瑶和谐的族群氛围。
本文从连山小长鼓舞的文化渊源入手,梳理其起源、生态文化与连山小长鼓舞的联系,运用舞蹈生态学形态分析法对连山小长鼓舞的形态、传统套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其形态主要可归纳为“蹲”“颤”“弯”“屈”“转”五大特征。笔者三下连山,亲身感受连山当地的风土人情,跟随传承人学习手足严谨的传统套路,不禁感叹连山小长鼓舞这一祖先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蕴含着过山瑶人民现实与意象的双重文化精神,祖先们不畏艰难困阻,将连山小长鼓舞世代传承至今,更多的是给予后辈要建立民族自信,形成文化自强的动力,中华瑰宝,舞之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力保护、发展与传承,是我们每一代中华儿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