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
重温三燕王朝的历史,不要只盯着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赳赳男儿,更须关注那些虽隐身宫闱,却可翻云覆雨的强势女子。若以女性角度说三燕、写三燕,斗争之激烈更令人惊心动魄,情节之曲折更令人瞠目結舌!
慕容燕国与冯氏燕国的朝局动荡与最终的覆灭,均隐伏着一条致命的“后族暗线”。何谓后族?即后宫妃嫔与其娘家人所构成的利益集团,慕容的问题、冯氏的问题,很多时候居然都是“后族的问题”,在台前打打杀杀的三燕王侯,仿佛变成了后台女人们的提线木偶!先从慕容说起。
前燕王朝的“五大后族”
在慕容燕国的历史中,能力杰出的长子吐谷浑与慕容翰,或被逼远走或被辱自杀,颇有上进心的慕容麟被家族轻视,难登大雅之堂,为何?因为他们都是庶子——非慕容王正妻所生之子。即便是庶长子,只要沾上这个“庶”字,就比嫡子明显矮一头,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尊母轻父的胡人政权中,光拼爹不行,还得拼娘。
慕容王族的正牌后族,从慕容廆开始定于段氏。段氏鲜卑是东北四大鲜卑之一,是慕容未崛起前辽西地面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户。段氏后战败,其地盘部众为慕容吞并,但其影响犹在,男人失势女人出台,段家女嫁慕家男,慕、段血统强强联合,慕容皝、慕容儁、慕容宝等慕容帝王,均为段氏所生,所谓的慕容江山,至少一半握在段氏手里。
为什么慕容廆不能与兄长吐谷浑同舟共济?为什么慕容皝始终对庶长兄慕容翰深存戒备之心?从后族角度讲,是掌控慕容后宫的段氏家族不允许外姓介入,因为权力是不可分享的。
不过,讲究多子多福的帝王们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像慕容皝虽定段氏为正妻,仍纳高氏、兰氏、公孙氏三女入宫,等于给段氏制造了三大对手,而她们个个能力不凡,高氏生下“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兰氏生下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公孙氏生下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这意味着,段氏后族的正宫位置随时面临严峻挑战,慕容燕国的后宫之斗充斥刀光剑影,较之男人们的血腥厮杀竟不落下风、毫不逊色。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段氏所生的慕容儁总是看兰氏所生的慕容垂不顺眼,甚至慕容垂骑马摔掉门牙都出语讥讽,尽失人君之度?这可否视作段氏对兰氏的打压与排挤?
同样不难理解,为何高氏所生的慕容恪那么信任兰氏之子慕容垂?为何公孙氏所生的慕容德唯非正宫所生的同父异母的兄长慕容垂马首是瞻?这可否视作弱势的高氏、兰氏、公孙氏为抵消段氏压制,暗地组建的“三姓联盟”?
如果慕容后宫仅仅是四姓角逐,倒还好说,孰料,到了慕容儁当政时,突然杀出一个可足浑氏,冒出一个“慕容后族第五方”,四姓变五姓,瞬间就打破了慕容后宫之前心照不宣的动态制衡,局势顿时大乱!
那么,慕容儁为何打破成规,不扶段氏而纳可足浑氏呢?不只是因为可足浑氏貌美妩媚,而是因为段氏不孕无子,这才被又性感又能生的可足浑氏钻了空子,而不生孩子的可怜段氏却被打入冷宫沦为昭仪。
可足浑氏虽是小宗,却野心勃勃、能量十足,她上位后,首个打击对象直指老牌正宫的段氏家族,冤杀慕容垂结发妻子的段王妃,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借搬倒段氏之机,同时给高氏、兰氏、公孙氏一个下马威!
在可足浑氏权势熏天之际,出自高氏后族的慕容恪忠言不纳数被猜疑,出自兰氏后族又娶段氏为妻的慕容垂、出自公孙后族的慕容德有功不赏且险遭毒手。
前燕的崩溃,一向被史学界视为慕容皇族内讧所致,另眼看历史,皇族的分裂也是后族的撕裂。
当可足浑氏打压慕容垂,逼其叛逃前秦时,看看提前报信并死心塌地追随其左右的,都有谁:(小)段夫人,大段夫人之子慕容令、慕容宝,诸姬所生之子慕容农、慕容隆,哥哥慕容恪之子慕容楷,舅舅兰建,郎中令高弼。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慕容后宫之段氏家族(小段夫人,大段夫人之子慕容令、慕容宝)、兰氏家族(慕容垂、兰建)、高氏家族(慕容楷、高弼)及诸旁枝家族(慕容农、慕容隆)组团出走,与当政的可足浑氏家族分道扬镳、公开决裂了!而未随慕容垂离燕去秦的慕容德所代表的公孙家族,指定被可足浑氏以慕容垂同党之由封困打压,即便不反,也必定心怀怨忿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很明显的是,在此后前秦灭燕的战争中,堪当领军大任的慕容德不见踪影,不仅不被信用很可能被可足浑氏作为重点监控对象予以区别对待了。
如此一来,在前燕末期,慕容后宫之五大家族彻底翻脸,变成了在野的段氏、兰氏、高氏、公孙氏与上位的可足浑氏的4打1的争锋对决。可足浑氏及其同党虽掌握现实的权力,却没有那四大家族多年经营已盘根错节的人脉基础与广泛影响力,如此四分五裂的朝堂,如此一盘散沙的族群,有若泥足巨人脆弱不堪,焉能不败?
当慕容后宫之四大家族被外来势力冲得支离破碎之际,其统治阶层的离心力便被骤然放大,曾横扫群雄的慕容燕国突然变得弱不禁风、脆弱不堪,不是实力没了,而是架构动了,一动全动、一了百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就是为什么慕容垂光复先祖江山、缔造后燕时,以可足浑皇后倾覆社稷为由,追废其为庶人,将无宠无出的昭仪段氏追封皇后,配享亡兄慕容儁,又追尊母兰氏为文昭皇后,迁(慕容)皝后段氏,以兰氏配飨,虽大臣苦劝也执意不从的缘故了。
或许,在慕容垂眼里,前燕之亡,实亡于后族。
后燕王朝的后族火并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重建大燕(后燕),清除了可足浑氏,四大家族共同的敌人倒下,短暂的联盟也宣告解体,而旧有的根深蒂固的矛盾再度旧账重翻,首先火并的是站在斗争最前沿的兰氏家族与段氏家族。兰家的代表者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段家的话事人是太子慕容宝。
按理,慕容垂既是兰氏所生,又娶段氏为妻,一人双跨,完全可以调和两大家族的矛盾,而真实历史中的慕容垂却是近母族远妻族,他对太子慕容宝看似信任,却貌和神离,不断分化、瓦解太子党幕后的段氏集团,为打击段氏,甚至提前隔代指认,将母族卑微不知何姓的慕容会(慕容宝之子)破格定为后燕第三代领导人,这是慕容宝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与忍受的!
待慕容垂一死,慕容宝立刻废掉父皇遗命,杀慕容会并诛其母及三子,随即将自己与段氏所生的慕容策立为太子,高举血淋淋的屠刀,坚决捍卫段氏家族利益,即便将老婆、儿子、孙子团灭也在所不惜,慕容后族斗争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需要提示的是,段氏家族内部也非铁板一块,慕容垂的小段皇后就特别看不上慕容宝,甚至还劝慕容垂废了慕容宝太子之位另换新人,令慕容宝深以为恨,掌权之日即杀段后以泄愤。临死之际,小段后发出亡慕容者必慕容宝、慕容麟之毒烈诅咒!
同为段氏系统,却不能相容,相煎太急,必伤元气,这自然给了竞争对手致命的可乘之机。
对段氏集团最具威胁的对手,正是慕容垂母族之兰氏。
慕容垂当政期间,大力扶持母族,为兰姓舅舅们加官晋爵,令其手操兵权坐镇龙城,等于将慕容大本营与命根子交给兰氏家族,信任之重无以复加,并借兰氏制约段氏,就算段氏子将来坐上皇位,也不能一家独大、为所欲为。而最终消灭段氏集团的,恰恰是兰氏。
段氏话事人慕容宝不敌北魏、兵败中原后,曾一度欲投奔慕容德,这时,段氏与公孙氏的矛盾又爆发了!
慕容德于齐鲁建南燕,自然扶持母族之公孙家族,即便自己无子,也要立哥哥慕容纳之子慕容超为接班人,哪怕他曾当过乞丐也毫不介意,为什么?因为慕容德、慕容纳、慕容超,皆为公孙系。
如今慕容宝要来,段氏集团要来抢公孙家的饭碗,是可忍孰不可忍?慕容德倒没说什么,他的手下如慕舆护等对领导意图心领神会,一个个跃跃欲试执意要杀慕容宝,慕容德也没强拦着,而正在路上听到风声的慕容宝,获知慕容德称帝消息大为惊惧,抹身掉头就跑!
段氏与公孙氏虽未直接交锋,足见彼此间的芥蒂之深。
走投无路的慕容宝被迫重返龙城,直接把自己送入虎口!
兰氏集团一点儿没客气,兰汗、兰加难、兰堤等合谋,杀了慕容宝及段氏所生的献安太子慕容策,以及其他的王公贵族和官员一百多人,兰汗“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改元青龙”,任命兰堤为太尉,兰加难为车骑将军。
兰汗之乱,表面是针对慕容,实则剑指段氏,兰氏不仅灭了段氏,还灭了段氏的接班人(慕容宝、慕容策),从此,风光百年的段氏鲜卑一蹶不振,踉跄退出历史舞台。
兰氏灭段氏,却对慕容网开一面,留下了慕容盛与慕容熙两个活口。因为此二人非四大家族子弟,母族不具备争权夺位的直接威胁。
尤其是慕容盛,还是兰氏姑爷,兰汗杀段氏姑爷还是当今圣上的慕容宝眼都不眨,一点儿不手软,但对自家姑爷终究血浓于水,不忍让女儿当寡妇,这才留了慕容盛一条命。
出自兰氏家族的慕容垂在世时,对慕容盛这个孙子就颇有好感,若非庶出不可接班,慕容盛也是慕容皇位強有力的挑战者。
慕容盛夺权上位后,鉴于后族对慕容王朝的巨大危胁,又对兰氏大开杀戒,不仅杀了“慕容宝血案”的主谋兰汗、兰穆等,连兰汗的儿子兰和、兰扬都没放过,真正做到了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经过如此惨烈的互斗与互杀,不仅慕容家族精英尽失,连后族之五大家族也烟消云散,后又历经“丁氏之乱”“苻氏之乱”,人才凋零、亲朋离散的慕容燕国在最后时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已无人扛起燕江山,被夺被篡、被抢被占,只是朝夕之事了。
后族争权动摇北燕江山
促发慕容燕国执政危机的后族矛盾,至冯氏燕国时期,变得愈发尖锐了,称其为亡国导火索亦不为过。冯氏燕国的开国之君冯跋之死,其背景就是因后族争权引爆的一场宫廷政变。
起因是冯跋临终前,其宠妃宋夫人居然瞒天过海,想趁乱矫诏扶自己的儿子冯受居上位,这直接触犯了太子冯翼、冯跋弟冯弘的切身利益,北燕冯氏家族为此大打出手!
结果很惨烈:患病卧床的冯跋被活活吓死;宋夫人、冯受居母子身首异处;太子冯翼反抗被杀。最惊悚的是,冯弘顺带杀尽了冯跋一百多个儿子(“太祖有子百余人,弘皆杀之。”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一》),这等于把冯跋一家给灭门了!
不过,关于冯跋有一百多个儿子的记载令人生疑,或有夸张之嫌,没准史官为渲染此次冯氏内乱,将“十”改“百”也未可知。
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子嗣过百者,只有一人:蜀汉皇帝刘备的先祖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他光儿子就多达120人,到了晚年,儿子们集体过来给他祝寿时,很多人他都叫不出名字,甚至不认识。但刘胜是盛世王爷,冯跋乃乱世之君,后者时刻忧劳国事、日理万机,身处重重危机之中连睡觉都得绷紧神经恨不得睁只眼睛,他哪有时间、精力生那么多儿子呢?况且,冯跋的三弟冯弘的子女不过六人,二弟冯素弗有没有子女都难说。再往后看,冯弘的五世孙冯盎能生,也就30多个儿子,都是一个祖宗,都姓冯,怎么唯独冯跋基因这么强大,成为令直系亲属难望项背的“超生大队长”?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冯跋之死,说明他未能妥善处理好后族问题,给自己的统治于后院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或许,当年的冯跋也难以取舍,他不仅有汉人皇后,还有胡人妃子(柔然可汗之女),这比慕容后宫以胡女为主的形势更为复杂,导致北燕宫廷的权力斗争又加上了民族斗争,争中有争,斗上加斗,不乱才怪!
冯弘虽然灭了兄长一门,但兄长后族的历史遗留问题却没有能决,到他上台,矛盾迅速扩大化,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史书中记载的北燕末帝冯弘有两位王后:王氏与慕容氏。两大后族势同水火,而冯弘又不明智地选边站,一下子就把本已危机重重的北燕国推向水深火热的劫难之地了!
冯弘的结发妻子是高丽王氏,可能是朝鲜人也可能是跑到朝鲜半岛避难的中原人后裔,王氏生了三个儿子:冯崇、冯朗、冯邈。其中,冯朗是北魏冯太后的父亲。冯弘上位后,不仅与自家兄弟们决裂,跟自己的原配发妻也闹掰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了新欢:慕容后。
为了这位慕容后,他把王氏打入冷宫,打压王氏生的三个儿子,把哥仨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叛逃敌国北魏沦为带路党。
为了保住慕容后所生的小王子冯王仁不去北魏当人质,他敢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开叫板,视家国安危于不顾。
最终,他带着慕容后与老儿子冯王仁流亡高句丽,在四面楚歌中为人所杀。
北燕慕容后是一位只知其人不知其名的不凡角色,她的心思大概是这样的:只要冯王仁登基,慕容后族就将复活,一群慕容舅舅将获重用,慕容王朝就有希望卷土重来!
为此,她用尽全力,掌控了冯弘,挤走了竞争对手王氏与北燕三王子……怎奈时运不济、天命不允,她振兴慕容家族的最后努力化为泡影。
在传奇慕容退出历史舞台前的谢幕一刻,世人最后所见的,是一位慕容女的悲怆身影。
后族之难,加速了三燕王朝的灭亡。好在,慕容西迁后,遇见了羌族念氏;北燕南渡后,遇见了俚族冼氏——她们都是深明大义的女人,是持家安邦的女主,实乃三燕慕姓、冯姓的千年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