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珂 张万防
(武汉轻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00)
1959年,俄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发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首次提出翻译“三分法”: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 miotic translation)。这有助于深化学界对翻译活动多维属性的认识,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概念作为跨语言翻译理论的重点,对于加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种语言内的改写、转述和总结[1]。其常用于典籍、古诗翻译,比如把古诗词译成白话文、方言译成普通话等,是一种语言内的转译,解释疑难句时所用到的释义(paraphrase)也是语内翻译的一种形式。所谓释义,是指从原文中提炼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原文观点,呈现的结果需传达出原文的整体精髓,要求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释义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语言基础,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新时代要强化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力,最先面对的就是要求主体善于捕捉特定语言原文的语境,其具体的原文语境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中国话语蕴含着中华文化底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下来的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因此,要把历经几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地呈现给国外读者并不容易。以诗词为例,大量通假字、意象和典故的使用,导致在翻译时不能字对字地翻译。中国人自古讲究含蓄委婉,而西方人习惯开门见山。因此,在语际转换前,对古诗词中的含蓄表达进行语内解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
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释义:春风轻轻吹拂云彩,露出了淡淡的月光。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只担心夜晚天色太黑,花儿都会睡去,于是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在中国古代,东风是春风,西风是秋风,这是约定俗成的。对中国人而言,东风就是春风,但对外国人来说可能并非如此,很容易产生误解。因此,中国话语“东风”在对外传播时就不能直译为“东边的风”,而应该解释为“春风”。“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醉貌“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红妆”二字并不是真的在描写女子妆容的精致,而是用美女比海棠,表达对海棠花美丽姿容的赞美,我们在语内释义时不能直接对“红妆”进行字面解释。
其次,中国话语富有中国政治语言特色。政治文本的翻译,更要精益求精。政治文本正式、严谨,存在大量文化负载词、数字缩略语、连珠四字格等结构[2]。这些极具中国政治语言特色的术语往往很难找到完全与英语对应的表达,这让政治翻译工作难上加难。在外交部给出的官方翻译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富有中国政治语言特色的术语,主要采取的翻译方法是补充完整说法对其添加解释,即先用中文进行一番解释,再对解释性文本进行翻译。
比如,对于首次看到“放管服”这一说法的人来说,一定满头雾水,感觉是把三个毫不相干的字拼凑在一起组成的词语。然而这正是我国政治文本特色之一,即缩略语中的提取关键词形式。“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如果在翻译前没有查阅清楚和理解透彻,那么只会让翻译工作变得无从下手。
最后,中国话语具有网络话语的时代特色。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极具时代性的话语早已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民通过网络用语抒发情感、表达态度,其中蕴含着中国特有的精神文明和时代特色。网络语言简洁生动、传递迅速,由拼音、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合组成,看上去好似找不到任何规律。正因如此,网络用语的对外传播给翻译工作增添了难度。那么,如何才能让国外读者也理解这些谐音词或者缩略语的含义呢?首要步骤就是摸清词汇产生的背景,再来解读中文含义。
在上海《语言文字周报》公布的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以及“十大网络热议语”中,“冤种”“嘴替”等词出现在了榜单上。在翻译这类词汇时,人们大多也会采取解释性的方法。“冤种”一词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方言,原指因为蒙受委屈而闷闷不乐的人,网络中用来泛指做了傻事的人,即冤大头、倒霉鬼等。“嘴替”则指能够代替自身口才不够利落或者有其他顾虑从而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心声和观点的人,引起人们的共鸣。明确词汇背景和语境含义后,“冤种”和“嘴替”则可以译为“what a bummer”和“take the words right out of one’s mouth”。
语际翻译涵盖了前面相同的过程,只不过是指某个话语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1]。但是,一旦涉及两种语言的跨越与转换,其交流传播一定会受到彼此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还是从篇章层面,对外传播时,寻找契合度最高的搭配,突破文化的壁垒,才是语际翻译的核心。
首先,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要基于政治敏感性,合理选词。政治文本的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翻译任务,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要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最大限度保留和译出“中国特色”,对译者的高标准要求不只是局限于高超的翻译技巧和丰富的语言底蕴,还需要译者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等语境有着深刻的认识。特别是政治翻译,更是容不得错误,只有在保证透彻理解国家政治文化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准确无误的语际转换。比如:
原文:……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译文:...protec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hinese nationals residing abroad, returned Chinese, and relatives of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s residing in China.
官方译文把“海外侨胞”译为“Chinese nationals residing abroad”是经过再三考量得出的结果。在以前的报刊或者不正规场合中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海外侨胞”被译为“overseas Chinese”,而这种译法是欠妥的。因为“overseas Chinese”所包含的范围较广,除华侨外,还涵盖已经加入居住国国籍的海外华人,然而中国向来不承认双重国籍,因此严格意义来讲,这些人已经不属于中国了。华侨问题在国际上向来敏感,如若翻译不得当,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外侨胞”的正确译法除了“Chinese nationals residing abroad”以外,还可以译成“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s”。
其次,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理顺句式。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中,往往会出现中式英语、翻译腔等现象,不仅给国外读者的理解增添了难度,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话语跨文化交流的传播效果。因此,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还需做到消除翻译腔、减少中式英语,在保留中文意思的同时,还要让外国读者能读懂看懂,符合英语的表达和美感[3]。比如:
原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4]。
译文: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prosperous and strong. It would not exist without the CPC.
汉语相对喜欢重复,英语则相对重简洁。汉语之所以多重复是为了强调信息、抒发情感。原文连着使用三个“没有”,情感层层递进,意为突出新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译文把“没有共产党”单独成句,通过“without”引导的虚拟语气来起强调作用。同时,后两个半句都在围绕“新中国”展开,因此译文合并了句式,译为一句,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明了,符合英语语序。这种翻译技巧被称为“重组法”,常用于长难句的翻译,为了使译文流畅,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叙事习惯,在理顺句子结构、理解原文语境的基础上,彻底打乱原文语序和重组句子形式。
最后,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要善于关切读者阅读期待,切合体裁。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提出“不同文体要有不同的译法”,要求译者必须对原文的内容和文字反复揣摩、深刻理解,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原文的质感和风格。随着原文体裁的变化,译文也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例如,新闻报道、法律条款、科技文章等应该使用庄重、严谨的措辞,演讲、话剧、儿童读物等应该采用口语化的表达。同样,像诗歌、散文这种文学作品,应采用与原文相同的口气来进行翻译,体现出原有的意境美。总而言之,就是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对原文体裁进行分析,尽可能使得译文更贴近原文,满足读者阅读期待,把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大程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定程度上,由于中国话语在外译领域缺少整体统筹安排,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翻译没有得到统一的语内释义,不当的语内释义加上不当的语际转换会直接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由此可见,中国话语的外译领域迫切需要得到统一与规范,有机统一整合中国话语的语内释义和语际转换,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读者中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促进对外传播力。
首先,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时要体现本民族心理。中国话语体系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中国智慧,是汇聚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载体,反映中国人民极具特色的民族心理,筑起中国人民不断提升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习俗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因此译者应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构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清在中国话语对外传播中翻译的本质,不断提高翻译的创新能力,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现状与国情,向世界展现大国风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
其次,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时要兼顾他民族心理。中西方之间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意识形态都差别很大。鉴于此,一方面,译者应当跳出“唯我独尊”的思想桎梏,强行的字面翻译不仅会让目的语读者对译文所表达的意思感到费解,甚至导致对原文的理解产生偏差。因此,译者需要在不脱离原文本意的情况下,充分了解掌握他民族心理,主动查阅国外相关文献,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面对不同声音,译者应该在充分尊重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把握国外读者的阅读期待,认真审视和权衡中西文化差异,只有充分领会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思维,才能对症下药,从而以一种富有创造性、温和的翻译方式打破跨文化交际的冲突,从而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最后,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时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希望进行信息交流,然而世界文化的快速发展和与他国语言的隔阂阻碍了国家间的交流。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其中,外译作为一种积极的传播手段,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搭建桥梁,不断丰富世界不同民族的艺术、科学、文学、物质文化整体,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度与认可度日益攀升,中国话语对外输出量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部分作品仍处于低水平输出,缺乏高质量的、影响西方媒体的优秀表达。有好的故事却没有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这是制约我国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因素之一。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国思想核心术语库。从特殊性中寻找普遍性,发现把握中国话语外译的规律,减少盲目滥用、错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来打造客观准确、真实有效的外译资源。
第二,筑牢国内外译工作者的翻译功底。要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风俗文明准确、完整地展示给世界,对译者的表达能力、文化底蕴、翻译水平要求极其严苛。培养高素质、跨学科、小语种翻译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提升整体外译水平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第三,知己知彼是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资本。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前提是中国足够了解世界。在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内知国情是远远不够的,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了解目的国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这对于外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话语影响力是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话语的巧妙设计和广泛传播。在设计与传播的过程中,拥有一套自成一派的话语体系是破解对外传播难题的“金钥匙”。重新建立的中国话语体系不仅需要从多维度、全方位进行系统推敲,力求打造既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又要兼顾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受众感受的对外话语体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