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琴,王璐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课程思政把思政元素渗入到课堂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论、精神追求等融进课堂知识中[1],让知识传授和价值培养同步进行,使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课堂是教育学生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2],课程思政已经运用到各门课程设计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渗透了生命理念,激发了学习兴趣,加强了实验过程中环保意识,强化了安全操作技术等。有机化学及实验作为化学、材料、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有机化学及实验课程中已经引入很多思政教育的案例,陈彦君等[3]介绍海葵毒素的人工合成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研工作的艰辛,教育学生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研究中遇到困难,只要迎难而上,不放弃不抛弃,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对映异构体课堂[4]授课时,介绍了联邦德国的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孕妇妊娠初期反应的镇静安眠药“反应停”,该药物治疗孕妇妊娠初期反应的同时也阻碍了孕妇对胎儿提供血液,造成大量婴儿成为海豹畸形的悲剧,激发学生学习对映异构本节内容的兴趣,教育学生做实验时要严谨,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道德底线和正确的职业操守,对自己对化工行业对社会负责。李清华等[1]将课程思政融入烯烃授课,以烯烃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乙烯是一种催熟剂,催熟过程对人体不产生危害,因不实言论让消费者产生有机化学及实验乙烯不能作为催熟剂的误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有机化学及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有机化学及实验专业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烯烃聚合反应的授课中[5],以塑料为例,塑料不仅给生活带来便利也造成了危害,它是一把双刃剑,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及实验的实用性,有效达到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教学目标。杨威等[5]在醇酚的讲解中,告诉学生喝酒不开车,要遵纪守法,懂规矩,有底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醚的介绍中[5],以华佗使用的麻沸散为例,我国使用麻醉剂比西方国家早1 600年,麻醉剂在手术和疾病的广泛使用,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卤代烃的介绍中[6],介绍了格式试剂的发明者维克多·格林尼亚,鼓励学生要多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力量,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醛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醛类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中重要章节之一,将课程思正融入有机化学及实验醛类教学中设计中,有效地将课程思政与有机醛类化学课程的融合,提高有机化学及实验的教学效果,为后面开设的材料、化工、医药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醛类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设计中,从开始准备课程到讲课再到检测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课程思政走进教学大纲,走进教学教案,走进教学课堂的教育体系[6]。思想政治教育和有机醛类化合物授课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爱国热情,形成知识和价值同向而行。
编写醛类有机化合物的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醛的结构,醛的化学性质和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科学讲解教学难点醛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找到思政内容的融入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提高学习有机醛类化合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案就是教学设计,教师在讲解醛这课堂课设计中时,从最简单、学生感兴趣、生活中常听到的甲醛入手,介绍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源于甲醛制备的各种树脂胶粘剂(脲醛树脂)[7]。树脂胶粘剂不稳定,使用过程中分解,出现游离的甲醛,时间可长达数十年,高温及高湿下脲醛树脂会加快水解,释放甲醛量增多,除去甲醛就需要学习甲醛性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引出醛的物理性质[7]。教案中设计重点讲解醛的化学性质,教会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合作探究意识、正确的科学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知道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两面性,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物质间的内在联系,为以后从事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是课程思政进行的重要地方,是德育培养的重要场地,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其中,使学生不经意间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感受到有机化学及实验专业课堂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醛类有机化合物学习的兴趣。
实验是有机化学及实验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熟练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培养创新化学化工类人才。乙醛是醛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乙醛氧化反应中的银镜反应,实验中所有实验仪器必须干净,否则引入杂质导致实验失败,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和态度;配制银氨溶液时滴加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否则无法得到银氨溶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实验严谨的重要性和实验后反思的重要性。乙醛与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乙酸,学生学习乙醇、乙醛、乙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使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及实验知识具有的规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7]。总之,教会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银镜反应在化工工业上可以用来干什么,发现可用来制造瓶胆和镜子[8]。学生主动思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主动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成功的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对实验验证失败的,引导学生一起寻找分析原因,总结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和教训。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及实验的乐趣,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及实验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对有机化学及实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9]。
培养学生对醛类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实验教学是有危险性的,会污染环境,且有机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三废,醛类实验课也不例外,严重可能伤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在有机实验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节约原料意识,尽量做到绿色化学,为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打下基础。在实验前,学生需要了解清楚实验室安全准则,确保安全[10]。在银镜反应的实验中,要缓慢地向试管滴加适量的氨水,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增加产物NH3的浓度,使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减小,导致银镜反应的效果不好,且加入过量的氨水可能会生成雷酸银,雷酸银在受热或撞击时会有爆炸的危险。教师要明确学生在使用药品时按量取,做到不浪费,液体类需在通风橱内操作,避免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在化学知识、化学技术传授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融合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方式,那么这种教育就是片面的。”[11]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极重要的,学生应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用多角度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敢于尝试新事物。有机化学及实验中的醛类化合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方便了生活也改变着生活。如在醛类化合物中对甲醛的了解可以结合装修的新房子,甲醛的释放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醛类有不利化工工业发展及危害社会的一面,教育学生不能用学习到有机化学及实验相关知识做法律不允许的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醛类化合物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机醛类化合物在香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食用香精中头香和新鲜感是由于在调香的过程中常用脂肪醛类香料,最早用于香水的一组醛类是辛醛/癸醛/壬醛,它们最早被添加于香奈儿五号香水中。将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及实验醛类化合物授课中,目的是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运用,将来有所成就。教师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学生将有机化学及实验醛类化合物里积极的一面记在心里,学习新知识为社会服务。香茅醛是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教师可以介绍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12],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引导学生积极向科学家们学习,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乙醛氧化课程讲解中,列举乙醛进入人体后迅速转化为乙醛,乙醛又会转变为乙酸。此过程需要“醛脱氢酶”来催化。有近半的东亚人体内的ALDH2正常大小有缺陷,不能迅速地把乙醛转化为无害的乙酸,人饮酒后体内的乙醛含量就会迅速升高加速心跳频率,扩张血管,饮酒者的脸就红了,如继续酗酒,患消化道癌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0倍,此现象能引导此类人少喝酒[12]。当代的学生接触酒精很早,不懂的喝酒过多的危害和不良影响。通过对乙醛此应用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如何判断哪类人适合饮酒,做到健康饮酒。将有机醛类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及实验醛类化合物的学习兴趣。
在醛类有机化学及实验性质中。学生了解特殊的醛类化合物三氯乙醛和水反应会制备出催眠药、迷魂药[7]。通过此反应渗透给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不用有机化学及实验知识做不该做的事,不将有机化学及实验用在违法犯罪的事情上,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有机化学及实验知识正确的认识,培养化学化工人才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福尔马林常用作尸体防腐,福尔马林有防腐、消毒、漂白作用,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事物产生的原因,运用学过的知识做出解释,把化学知识运用进生活,用化学化工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专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以辩证的角度看待事物,培养学生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使用有机化合物,将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到底,将绿色理念带到以后的化学化工生产中。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后作业可以检验学生在上课时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布置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书本上的练习和开放性的练习相结合,融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用来巩固课堂知识,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作业,也要布置合作完成的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有机醛类化合物布置作业中学生要了解醛类的性质和用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考查上课讲解的基础知识记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创新的选择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一步研究[14],比如学生可以设计制作香料的实验[15],锻炼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6]。
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学生要进行网上学习,改变教学模式[17],积极采用混合式教学是很重要的。讲醛类有机化合物时,可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乙醛的分子结构模型,可播放生动有趣的实验视频使学生更容易直观地理解知识,学习到新的知识。银镜反应的实验中,为了使学生知道银镜反应实验中爆炸后的严重性,教师可以播放银氨溶液久放后的爆炸视频,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不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变化的视频,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18]。针对有机醛类化合物的讲解,教师还可以录制醛类化合物小视频,比如一堂课结束后,录制一个本节课重点内容视频,便于学生课后巩固课堂知识,有效总结消化课堂知识,达到大纲设定的学习目标。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反复系统、逐步提高的工作,它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较高的道德素养,教师要不断学习,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守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课程思政很好地融入有机化学及实验专业知识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接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教师要将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保障学生的品德可以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将课程思政与有机醛类化合物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在醛类教学设计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教师大纲、教师教案、教师课堂、教师课后反思中,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培养道德高尚,有爱国情怀、有严谨科学态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创新型化学化工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