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2023-12-07 12:39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广西美丽

刘 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党中央时隔五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称赞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对广西绿色发展寄予厚望,强调要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 “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 “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坚决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以八桂大地山水之美助力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坚决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深刻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 “四个重大转变”。这是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全面总结,对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的高度凝练,充分证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我们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主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规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 “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我们要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好 “五个重大关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紧紧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六个方面,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擘画了美丽中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 “六项重大任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环境底线,厚植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从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党政同责”和 “一岗双责”,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各方面支撑保障,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充分认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地形地貌多姿多样,山水秀丽雄奇,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天然宝库和资源基地、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同时也是全国岩溶 (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广和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承担着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职责使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广西坚持把绿色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 “二郎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八桂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田更沃、湖更美、海更碧,处处舒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显著成就的生动缩影。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坚持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召开自治区党委全会,出台实施 《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 “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意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等政策文件,印发实施生态保护正面清单和禁止事项清单,出台实施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20余个地方环境标准规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强有力制度刚性约束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齐抓共管 “大环保”格局。

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坚持生态环境保护 “党政同责”和 “一岗双责”不动摇,与各设区市主要负责同志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推动自治区、市、县三级全部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落实河(湖)长、湾长、林长、田长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14位省级负责同志分片包干督导帮扶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机制,河池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房地产违法建筑全面依法拆除,桂林自然保护区内79个违建 “小水电”全部按时清退,漓江流域综合治理入选 “督察整改看成效”正面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8年的91.6%提升至2022年的95.1%,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6.2微克/立方米,降幅25.1%。加强 “三水”统筹治理,地表水质优良比例连续6年达96%以上,南宁市那考河综合整治成为全国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可复制、可推广标杆,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漓江流域水质保持Ⅱ类以上,漓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治理案例。高标准建设河池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可控。陆海统筹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由2018年的90.9%提升至2022年的94.5%,成为我国最洁净的海域之一,北部湾 “美丽海湾”加快建设。2021年和2022年,广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2023年1—6月,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8%,地表水质优良比例98.2%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是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作交流发言的四个省区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更大进展。加强自然保护地全过程监管,推进 “三线一单”应用实施,严守生态红线,目前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自然保护区78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23个,猫儿山、山口红树林等多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新近推动创建的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成功纳入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50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办法,持续开展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广西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3位,红树林面积位居全国第2位,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入选 “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强与越南等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越南高平省签署 《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等,与东盟国家生态环保合作不断加强。

三、全面落实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着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广西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 “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以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快推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广西力量。

坚持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守护好八桂大地蓝天碧水净土。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着力降低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守护好美丽蓝天。落实河 (湖)、湾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入推进生活、工业、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持续推进北部湾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美丽海湾,促进“人水和谐”。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加快 “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拓展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两条腿走路,大力推动旅游、大健康、林业、特色农业等高质量发展,坚决遏制 “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糖、铝、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以生态 “含绿量”提升发展 “含金量”,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以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理念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打造珠江-西江千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平陆运河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组织迎办好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坚持系统施策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增强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白头叶猴等旗舰物种保护管理,积极参与区域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重点公益林管护和古树名木保护,完善珠防林和海防林体系,推进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实施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推动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严格围填海管控,对红树林等湿地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扎实推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 (广西)创建工作,把广西最具本真的自然遗产保护好。

坚持稳中求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碳达峰 “十大行动”,严格重点领域碳排放,推进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双控”。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巩固提升陆域生态系统碳汇、海洋蓝碳和农业碳汇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扎实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自然保护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和自治区发现问题整改,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构建全防全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管控,及时妥善科学防范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健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监管执法体系。建立固体废物闭环式管理机制,加强尾矿库全过程污染防治,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跨省区联防联控。加强与湘黔滇粤四省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机制,深化与东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坚持统筹资源政策汇聚力量,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体系。健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地方法规及标准,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化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 (EOD,Eco-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试点和推广,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挂钩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联动机制、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格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加快区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快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广西美丽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我们创造美丽
广西广西
平凡又美丽
广西尼的呀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