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勤
摘 要:以库淑兰为代表的旬邑彩贴剪纸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追捧与重视,近年来人们更是将彩贴剪纸推向了更高的艺术高峰。库淑兰剪纸作品,脱离了传统的单色剪纸工艺,充分吸收了刺绣、木版年画的色彩观念,融合了布艺、面花的造型意念,运用剪、贴、衬等手法,将五颜六色的“红纸绿圈圈”组合拼贴,呈现出了一个神奇灿烂的剪纸艺术世界。库淑兰的作品构图繁密单纯,形象朴拙传神,色彩绚烂明快,内涵丰富含蓄,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库淑兰剪纸的创作技法和构图元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库淑兰;旬邑彩贴剪纸;创作技法;构图元素
旬邑剪纸艺术风格独特,表现形式多样,构图巧妙,有粗有细,阴阳技术处理手法精湛,在当代剪纸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以库淑兰为代表的旬邑彩贴剪纸惊艳了全世界,获得多项国家级金奖,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库淑兰打破了传统剪纸艺术中以单色的模仿来传承的创作形式,赋予了民间剪纸新的生命。其剪纸作品中的造型、构图、色彩以传统剪纸艺术为基础,运用超凡的想象力,将本人特有的民俗特征审美融入其中,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由此,剪纸这门古老而传统的东方艺术,在她灵巧的手指间,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风格样貌。
一、独树一帜的创作技法
彩贴剪纸是库淑兰在单色剪纸的基础上首创的一种新型剪纸艺术形式,她将剪纸技法与剪纸图形完美结合,造就了极其华美的艺术作品。她运用多色彩的蜡光纸将各种图形、符号等进行镂刻叠加与拼贴,从而形成一幅作品。作品内容多以人物、动物、花卉、民俗、宗教等为主题,促使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由过去的平面造型、镂刻成纹的单层剪纸发展成多层次、多色彩的剪贴画。库淑兰彩贴剪纸过程精细而复杂,方法独特而巧妙。库淑兰剪纸的创作技法具体可分为剪、贴、衬三种工艺(图1),这样的剪纸技法造就了库淑兰剪纸作品的丰富性。
(一)“剪”是彩贴剪纸的基础,包括单剪、对叠剪、复叠剪、镂空等多种剪纸手法
在库淑兰的作品中,如创作一个人的眼睛,需要用黑色的蜡光纸分别剪出眉毛、眼眶、眼珠造型,再用黄色纸剪出眼睛的底色,四个拼图元素粘贴在一起,就组合成了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图2)。
同样,创作一幅较大尺寸的作品,需要根据构图,逐人、逐物、逐部件地剪出全部构图元素,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器物之中,方便寻找。多数情况下,需要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合作,随要随剪。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成百或上千个这样的构图元素,而库淑兰经常是一人独自完成。她的构图,没有传统剪纸的熏样或画稿,而是参照创作对象的形状或头脑固定的事物形象,进行深思熟虑的艺术加工,即使是同一形象,在不同的作品中依然会有细微的差别,不会完全重合,既惟妙惟肖又别出心裁(图3)。
(二)“贴”是库淑兰剪纸的第二道工序,即粘贴,包括套色贴、排比贴和点缀贴等手法
这里的“贴”不是简单的粘贴,而是需要一定的艺术天赋,位置要准确,配色要自然,部件要摆正,糨糊或胶水要均匀,量要适中,防止糨糊溢出污染底板,或因粘贴不牢而脱落(图4)。
(三)“衬”在库淑兰的作品中多用于衬底和衬边
图案一般有较为固定的构图元素,如角花、边框、花边等,起着烘托、点缀与收拢的作用,是对画面的最后装饰(图5)。
二、包罗万象的构图元素
库淑兰的构图语言,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藝术语言的结晶,是浓烈的中国民间艺术符号。它在表现技法和纹样元素上是传统的,但不同颜色蜡光纸的粘贴运用,促使其风格从整体上脱离了传统剪纸的式样,成为风格鲜明的艺术语言。库淑兰将过去平面造型、剪刻成纹的单一构图符号,变成了多色彩、多层次的构图元素,丰富了构图色彩,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库淑兰彩贴剪纸既有符号又有元素,且每个大元素内还包括许多小的构成元素,由此构成了剪纸画面的繁复与绚烂。库淑兰作品中的构图元素极为丰富,台湾汉声杂志社用了四年时间,对库淑兰175幅作品进行电脑分析,归纳出5大类、50种元素,包罗了503个图像。她在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纹样符号就有近20种,其中许多符号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图6)。
库淑兰彩贴剪纸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体现出丰富而多样的装饰性纹样,剪、贴、衬的特殊剪纸技法必然产生剪纸图形的复杂性。库淑兰彩贴剪纸看似构图饱满,纹样元素复杂多变,令人眼花缭乱,若加以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即作品大多都由一些类似符号的基本纹样组合而成。这类纹饰,有些是单纯的几何造型符号,如三角、圆点、菊花纹、梅花纹等;有些则具备远古文化的象形图腾,如太阳纹、鱼纹、各种形态的方胜如意纹、月牙纹、莲花纹等。
从构成纹样的符号来看,其表达形式更丰富、更自由。纹样符号有的用来做画面装饰,有的则会成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让整体产生活泼跳跃的视觉感,如三角形的屋顶装饰有双凤戏牡丹、双鱼戏花瓶等。
这些纹样不仅是通过艺术手段提炼而来的装饰性符号,而且还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味,表达了人们朴素的情感,比如太阳纹、月牙纹代表人们对生命的崇拜,方胜如意纹寓意吉祥如意,钱串子纹寓意财源广进、富贵亨通。同时,不同的纹样又有不同的用法,如用牡丹纹、鱼纹、莲花纹组成楼阁屋顶;锯齿纹、门帘纹、梅花纹等用来装饰衣服;桃形纹主要用于人物的鼻子;钱串子纹、椒刺刺纹、狗牙子纹、方胜如意纹等用于画面的边饰;头饰纹用于装扮人物的发冠。这些纹样符号营造了库淑兰剪纸画面的丰富性和秩序感,对强化她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艳丽繁复的植物
繁花、壮枝、阔叶、饱满的果实是支撑库淑兰剪纸作品画面的主体。她的作品中包含的花草元素主要有牡丹花、桃花、水仙花、佛手、石榴等15项之多。同时,她的作品中对植物的刻画也更加注重精神思维和现实感受,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她不是对现实生活中植物形象进行直接模仿,而是融入主观情感再加工。比如她所剪的石榴,红色的果实配上绿色的叶子,高度概括出石榴的外形,透过石榴的表皮,将石榴籽一同呈现,晶莹剔透,饱满欲出。
从视觉效果上,她的作品可分为侧视、鸟瞰、透视等创作形式。如对牡丹的刻画,她多用侧视的角度,由外至内,由深至浅,将牡丹朵朵盛开的形象表达得灵巧又鲜活。此外,还用透视的方法,将看不见的花蕊呈现出来,让牡丹更加完整、丰富。她所创作的三果花,把石榴果、桃子、佛手结合在一起,果、枝干及盆平面摊开,互不遮挡。整个构图左右对称,枝叶平均分布,画面饱满。整个作品既有花繁果硕的美感,又有多子、长寿、幸福“三多”的民俗寓意(图7)。
(二)删繁就简的人物造型
库淑兰剪纸作品中的人物,始终保持着原始造型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她注重人物的象征意义和直观表达,男人和女人的造型大致相似,只是在头部装饰和服饰颜色上有所区别。人物的面部多以正面为主,以对叠剪的方式,简洁表现出人物的面部形象,弯刀般的眉、灵动居中的眼、桃儿形的鼻、月牙形的嘴。女人眉心置一红点,头上再配以锯齿状的刘海及成排的多层圆点、小花所组成的发饰,构成了千娇百媚的正面脸相。男人或戴有形似熨斗的帽子,或是秃头,库淑兰在其头顶加上一圆点或太阳纹,以表示光亮的头颅。人物面部侧面放置的,只剪一只眼睛,配一个正面的鼻梁和嘴巴,男人再配一圈胡须。
人物的躯体线条基本相同,只是在底色、装饰上有较大的差异,男人的服饰以黑色、蓝色为主色调,女人则大红大绿,并以多种色调作点缀。在衣裤的装饰打扮上,运用各种传统纹饰,比如花草、云头云勾、方胜、圆点,让人物产生丰富而抽象的美,再加以或对称或重复的构图,就有了现代构图的美感。库淑兰所塑造的人物姿态活灵活现,无论是哪一种人物站立形象,她都力求完整,通常她都会把双手、双脚清楚地表现出来,只有极少数是单手、单脚的状态;双手通常五指张开向上或向下,脚则为侧面。人物的坐姿,库淑兰一般采用臀部加宽、腿变短的造型,不刻意凸显膝盖的弯曲,彰显了传统民间艺术在造型方面的独特性(图8)。
(三)种类丰富的动物造型
动物是库淑兰彩贴剪纸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作品涵盖了五毒、鸟、鸡、狗等十几种常见的动物角色。有的依据传统题材而来,有的依据现实生活。创作中对动物五官、形体、动态等进行夸张变形,从而生动表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比如五毒中的蛇,库淑兰在蛇的边缘装扮以锯齿纹,并在卷曲的蛇身点缀圆点和太阳纹,舒展长长的尾巴,装扮大大的眼睛,在色彩的搭配上追求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让蛇的形象更加富有趣味。又如剪贴的蟾蜍,黑色的身体,圆圆的眼睛,在夸张有力的四肢上装饰三色团花和或红或绿的太阳纹,让蟾蜍显得稚拙可爱,跳脱出原有的形态。她剪刀下的鸡,其状若鸟,连奔跑的姿势、展翅的形式也极为相似,造型夸张,动态恣肆洒脱,色彩充满活力且具装饰性(图9)。库淑兰剪贴的动物造型,与传统的单色剪纸纹样基本相同,只是在动物形体的装饰上极尽装扮,这种刻意的装扮,赋予动物美感和灵性,在作品里传递着特殊的民俗寓意,体现着她“万物有灵”的观念。
(四)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
在库淑兰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日常生活器物,如香炉、花瓶、烛台、花盆、花灯、灯泡、杯子、水壶等(图10),精心设计造型,呈现出美感。如她喜欢剪梨子形状的灯泡,并装饰两大片绿叶灯罩,以表达她喜爱电灯带来的明亮之感,呈现出自然美。再如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香炉,有一层、两层、多层之分,造型奇特,配以繁盛的花朵,让神案增色不少。
(五)美轮美奂的建筑造型
库淑兰作品中的建筑造型主要有屋顶、桥头、庙宇等。装饰漂亮的三角顶小屋,是库淑兰剪纸作品中的经典造型。屋顶上方有一对五彩缤纷的凤鸟,三角形的屋顶上缀满了石榴果、各色菊花和其他花草纹样,底色以蓝色为主色调,加以小黄点点缀,让画面充满动感。桥头出现在库淑兰《大姐娃 巧打扮》系列作品和《或修路或补桥》等作品中。桥的造型类似拱桥,有三孔、五孔、七孔三种。桥的护栏上有等分的防浪墙块和明显凸出的扶手,上面点缀着万字头纹样或飞鸟、蝴蝶,防浪墙的上下端有两道黄色铺底、红点点缀的装饰条块,类似现代桥面装饰的霓虹灯管,分外醒目。桥下的拱洞对称排列,洞内有潺潺流水,水中鱼儿游来游去,小鸟和蝴蝶在桥间飞舞,景色煞是迷人(图11)。
(六)神秘古怪的天体造型
天体日月也常常出现在库淑兰剪花娘子系列作品里。在天体中,库淑兰以红纸剪出光芒四射的太阳,中间有一黄色或红色的小人,她说是女人,女人怕羞,怕人看清楚,谁要注视便以绣花针刺他,以致人们不敢正视太阳。在一个大圆中,放入黄色的弯月,饰以花草,周围点缀多个小黄点,就是月亮的全貌(图12)。库淑兰稀奇古怪的理念,促使其产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造型符号和构图原理。
(七)其他造型(主要包括角花与边框)
角花多与屋顶相对应,一般放在画面上端或下端的左右角,图案同向,遥相呼应,起着点缀、补白、装饰等作用。边框有长条状、犬牙状和木梳状三种,其中装饰的图案有花草、狗牙子、钱串子等传统纹样,突出作品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图13)。
三、结 语
库淑兰突破常人的思维模式,表現出她对客观物象强大的艺术塑造能力,在作品中大胆运用各种色彩,不但丰富了画面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的民俗韵味,而且形成了库淑兰彩贴剪纸独有的美感,画面充实而又有艳丽繁复之美。这种大胆的表现形式,在国内民间剪纸艺术领域中实属首创,被专家赞誉为“繁而不乱,艳而不俗”的民间艺术奇葩。
(旬邑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