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
摘 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入推进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广州市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借鉴先行地区成功实践经验,笔者建议:一是强化非遗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二是推动非遗项目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三是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与乡村劳动力就业融合;四是深化非遗传承与文明乡村建设融合;五是扩大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朋友圈”和影响力。
關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落实传承活态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入发掘、保护、传播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等乡村非遗。广州市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多、类型丰富,涉农区几乎是村村有非遗,全市至少有49项非遗项目分布在镇街和村,占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的42%,广东醒狮、扒龙舟、粤剧在广州市乡村分布非常广泛且存续良好,是村落内部文化认同和村落间和谐相处的纽带。2021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为此,笔者深入调研花都、从化、增城等区的乡村非遗保护和发展情况,借鉴先行地区成功实践经验,对进一步推进广州市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一、先行地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
近年来非遗进乡村活动发展如火如荼,不仅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培植了深厚的沃土,而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资源。从各地实践中,可以归纳和总结出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一)“非遗+旅游”模式:以贵州丹寨为例
疫情使各地旅游业遭受较大冲击。但在贵州,以非遗为主题发展旅游的丹寨万达小镇却成效斐然,在2021年春节假期里吸引游客超28万人次,2022年春节客流接待量位居全贵州省第一。“非遗+旅游”成为当地新型支柱型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该镇截至2022年6月累计已接待游客量达2000万人次,为全县旅游经济创收超过120亿元。丹寨的成绩来自其积极发掘当地非遗资源的旅游业潜能和商业价值,它将7项国家级、17项省级非遗全部引入,包括三大斗艺场馆、三座非遗小院,以及四大民族文化主题广场等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为游客展示本地苗侗文化,经营业态中非遗产品占比超过70%。自2020年起,“中国丹寨非遗周”成为国字号非遗品牌活动。
(二)“非遗+传统工艺”模式:以四川道明竹艺村为例
四川省道明竹艺村采用“非遗+传统工艺”模式带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是近年来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案例。道明竹艺村不断深化非遗保护和传承,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道明竹编为核心,将竹编产业、特色农业、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及美丽新村建设深入结合,将整个竹艺村打造成为以竹编为生的艺术村落。竹艺村的86户人家住着291位原住民,人人都掌握编竹编这门传统工艺,村中的竹里、第五空间、竹编艺术坊等点位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其中竹里荣获艾特奖2017全球获奖榜单——最佳文化空间设计奖。同时,这里启动了“Dou in竹艺村”活动,开展道明竹编非遗传承人新媒体培养计划,推动“村民带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推广的新引擎。道明镇竹编产业于2020年已实现创收超过1.3亿元,仅仅通过卖竹编实现收入近3600万元,接待游客约6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1.9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非遗+传统工艺”模式成为此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非遗+传承主体”模式:以广东韶关为例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关键所在。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的粤北名城韶关,保护非遗的关键在于保护非遗传承人。韶关积极搭建平台,传承人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仅2019年就促成非遗项目合作订单100多个,销售额高达600万元,极大提升了韶关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进产品的市场转化。韶关通过设立乳源瑶绣非遗工作站,组织瑶绣培训班活动,培养了98位有高刺绣技能的瑶族绣娘,使得农村绣娘月收入近3000元,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300多万元。2021年,韶关乳源瑶族刺绣工作站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工作站。同时,韶关通过非遗游、研学游等系列措施对农村贫困传承人进行重点帮扶,组织专业、精细的培训,提升传承人沟通与讲解能力,协助传承人设计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非遗技艺体验、互动环节、工艺礼品等,并制定补贴机制,提高传承人参与非遗传承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农村贫困传承人致富。
二、广州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
广州市在利用非遗传承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也有不少好的做法和成效。
(一)广州市“非遗+异地帮扶”模式
广州作为经济强市和非遗资源大市,探索出了非遗助力其他地区精准扶贫的一系列经验。在广州承担的新疆疏附,西藏波密,贵州安顺、毕节、黔南,黑龙江齐齐哈尔,重庆巫山,清远、梅州、湛江等众多对口帮扶工作中,非遗起到助力作用。例如醒狮扎作市级传承人陈金明以一己之力,传授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12个村的村民狮头扎作技艺并实现脱贫;荔湾区非遗协会利用贵州惠水县枫香染、手织布、苗绣等非遗资源制成了公仔虎衣服或围裙,开发了对口帮扶地区惠水县的文创产品“粤贵虎”等;醒狮扎作市级传承人陈金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被央视网作为“乡村振兴之星”专题发布。
(二)天河区车陂村“非遗+基层治理”模式
作为典型“城中村”的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龙舟文化+社区治理”的社区传承非遗模式,以龙舟为媒,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等协调发展。车陂村创造“一水同舟”社区品牌项目,建立文化—环境双保育模式,将传统龙舟文化与水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12支龙舟队伍转化为护河志愿者队伍,在文旅节庆活动、龙舟训练体验等日常生活中强化河涌保护工作,在传承扒龙舟的过程中将河涌保护、垃圾分类的通识教育作为“必修课”,将环境保护与非遗传承代代相传,推动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为了让车陂龙舟以更丰富的形式发展传播,车陂通过“八个一”(即“一馆”“一节”“一剧”“一曲”“一视频”“一项目”“一电影”“一动漫”)的活化成果,将一座自然村创设为龙舟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不仅使龙舟民俗文化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全面增强车陂龙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和品牌影响力。2022年,车陂“一水同舟”项目获评2022年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项目。
三、广州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不足
当然,广州市乡村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发挥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
(一)乡村非遗项目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代交通、信息、市场的高度共享,使得产品相互借鉴模仿的可能性更高,某一产品一旦成为“爆款”,当地就会出现大量盲目跟风模仿,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非遗产业健康发展。很多非遗文創产品大同小异,缺乏创意,附加值低。比如广州非遗文创产品大都是大同小异的书签、笔记本、挂饰、抱枕、箱包、冰箱贴等,将非遗形象简单地“粘贴”在这些物件上,而缺乏对非遗特质和文化深入的发掘和转化应用。在一些乡村旅游地,乡村餐饮呈现扎堆现象,如增城正果老街的正果云吞、沙湾古镇的姜埋奶等,许多技艺难度更高、更美味的其他本土美食却没有被发掘和展示,缺乏市场知名度。
(二)乡村非遗产品品牌意识和推广传播能力普遍薄弱
乡村相当一部分非遗的核心,在于其传统手工工艺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一方面,有的非遗产品片面强调自己的手工制作而忽略产品进入市场的标准,特别是达不到食品安全标准;另一方面,有的非遗项目一旦产品需求旺盛,马上用机械化工序代替手工制作工序,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非遗的品牌内涵。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引导,非遗传承人发布的视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画质、背景音乐、特效、文字粗糙,产品被误读,功效被夸大。例如广彩被很多宣传资料写作“广彩全称广州织金彩瓷”,这种不科学的错误介绍对非遗本身便构成了一种曲解。再如有的凉茶饮料对治疗功能的夸大宣传,容易引起民众的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推广,损害了非遗的核心价值。
(三)非遗传承人才匮乏,传承主体缺失
非遗是以人为传承主体的活态的文化形态。广州市乡村普遍存在传统非遗吸引力下降的问题,呈现出非遗传承人年龄断层、新鲜血液不足、传承后继无人的人才培育困境。再者,非遗市场开发不充分,造成目前仅靠从事某项非遗传承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收入,传承人不断转行或开展其他副业,其后代传承非遗技艺意愿不高,以及仍然存在“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的保守意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遗传承的活力,造成培养传承人的选择范围日益狭窄,使得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无人可用。
(四)受原材料和生态环境影响部分非遗项目存续艰难
一些非遗项目的衰落,并非出于自身发展原因,而是出于原材料、自然环境变迁等问题而存续困难。比如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龙舟制作技艺,近年来随着环境改变,不少地区河道变窄、水质下降,自然条件限制使龙舟活动开展困难,龙舟生产厂家数量减少。香云纱由于面临原材料缺乏的危机也难以维系。与之类似的是,随着环境变迁,珠江口附近保留的正宗莞草越来越少,莞草编织技艺面临原材料缺乏的危机。
四、岭南非遗助力广州市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需要各方加大力度予以全力推进。我们从五个方面对岭南非遗进乡村促振兴提出对策建议。
(一)强化非遗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
一是建立市文化旅游部门、农业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密切协作配合,定期统筹研究解决非遗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组织政府部门、文化旅游和农业专家、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非遗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促进相互战略融合。三是规范非遗的认定标准和保护机制,明确评审规范,避免非遗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和扩大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非遗项目的影响力。
(二)推动非遗项目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
一是引导旅游企业、非遗企业和传承人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外部资金、技术与乡村本地企业及个人的合作,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解决单单依靠乡村自身面临的资金、技术难题。二是积极培育“非遗+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把非遗项目融入乡村旅游景点、民宿、餐饮等旅游产业各领域,让非遗项目在农村地区焕发新的生命力,刺激城市居民对于周边游的需求,提升消费品质。三是加大“非遗+传统工艺”助力乡村农林渔的农副产品销售的力度,提高农副产品产值,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三)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与乡村劳动力就业融合
一是探索非遗职业化教育模式。加强非遗学科培育体系规划和专业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设置非遗课程,加大建立教学和研究基地的力度,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化教育工作,开办非遗学校,培养、培训非遗人才。二是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工匠精神,构建“人文素养+技术技能+职业态度”的现代师徒传习体系。三是通过传统美术、技艺类非遗进驻乡村,打通教学、培训、技能认证各环节,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乡村工匠,带动就业,助力非遗在乡村落地生根。
(四)深化非遗传承与文明乡村建设融合
一是保护非遗在乡村原有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尊重村民在非遗表达中的话语权,让非遗回归至人民生活中。二是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为契机,加大在乡村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力度,感知其内在的传统文化价值,把非遗活动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参与基层乡村治理的活动有机结合,让“非遗+基层治理”的车陂模式在文明乡村建设中落地生根。三是在乡村中营造浓厚的非遗氛围,利用灰塑、砖雕、木雕等岭南传统非遗元素装饰农村书屋、祠堂、主题广场展墙等公共空间,美化乡村环境,普及非遗知识。四是将公益非遗活动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组织开展非遗体验课、非遗讲座、非遗表演等各种形式的公益非遗活动,满足农村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五)扩大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朋友圈”和影响力
一是联合湾区城市策划面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湾区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成果的高质量影视作品,通过广州文交会、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深圳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平台,展示大湾区建设成就,借助非遗项目把乡村产业推广出去,走向世界。二是加强与湾区的非遗基因相同的乡村交流互动,解决广州部分非遗项目发展中面临的原材料问题,推动龙舟等非遗项目共同水系环境保护,加强非遗资源融合发展。三是积极推广“非遗+异地帮扶”的广州扶贫模式,建立与对口帮扶地区的非遗保护协作机制,围绕资金、人才、品牌、设计、渠道、平台等资源的帮扶协作,开展产品联合开发、文旅融合开发,实现两地双赢合作。
(广州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