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岩
摘 要:锣鼓乐是我国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日常生活劳作息息相关,反映了一个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礼仪规制、精神面貌和文化信仰。广饶县锣鼓乐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强的地缘因素,受齐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影响,因齐文化而繁荣了乐,在儒家文化与乡村的互动实践中丰富了俗,致其广泛传播于农民生产生活之中。广饶县锣鼓乐在婚礼“响门”仪式中应用广泛,这种群体性的仪式行为是可被观察、分析和解释的。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礼俗互证、齐文化对锣鼓乐发展的影响、黄河文化的进一步推动三方面来进行文化阐释。
关键词:清锣鼓乐;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
山东广饶县民间锣鼓是由锣、鼓、钹、镲等打击乐器组成的“清锣鼓乐”,具有鲜明的节奏、规范的队伍和丰富的技艺等特点,至今仍活跃在广饶县大部分地区,主要用于岁时节日、婚姻嫁娶等人生仪礼之中,是当地的一种“仪礼标签”,更是承袭于传统民族文化下的民俗实践。锣鼓乐作为一种音乐,是当地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现象,投射出人们的各种行为以及思想,音乐与文化互为表里,相互包含。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礼仪之邦”,黄河从这里入海,所以深受齐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影响,黄河精神的渲染更是匪伊朝夕。山东自古经济繁荣,人才辈出,统治阶级寻求政治稳定,提倡人们克己奉礼,以此约束人的天性,追求礼的规制,以凸显阶级差异。儒家文化提倡的礼,便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克制,但更多作用于上层社会,而在民间,人们会因“礼”的规制,自发形成一种流行于民间的群体行为——俗。如果说“礼”是上层社会冰冷的统治,那么“俗”便是平民百姓抱德炀和的温度,礼俗可以互鉴、互证,在婚俗仪式中这种文化现象可供观察。
广饶县北连东营区,南靠淄博市临淄区。公元前859年,齐迁都临淄,至公元前221年齐被秦所灭,临淄作为齐国都城,历时600多年。广饶毗邻临淄,深受齐文化影响,齐国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人民富足,音乐氛围繁盛。加之广饶曾是孙武故乡,受战争影响,“鼓”是激发士气的有力武器,“锣”之金类乐器,在战争时或形态不同,但“锣鼓”在当时冷兵器时代并不稀有,虽与现在的“锣鼓”不同,但也使广饶地区锣鼓音乐的兴盛可被解释。广饶县锣鼓乐同乐堂鼓乐风格粗犷,气势蓬勃、恢弘,节奏明快、富有朝气,地方特色浓郁。同乐堂鼓乐在演奏时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鼓槌挥动,金戈铁马,锣声响亮,似乎英雄凯旋。而以广饶县中赵村命名的中赵大鼓,自明末清初以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大鼓音调穿插变化,花样翻新,鼓点彪悍,节奏多样,击鼓有轻、重、缓、急之分,再配合锣、钹助兴,让人听见,感到抑扬顿挫,跌宕有致,清晰入耳,耐人寻味。中赵大鼓落锤有滚、边、单、双之别,各种方式产生不同的效果,不仅形式上看上去十分美观,而且韵律协调,效果各异。
黄河奔流万里,山东的平原地区因其流域而兴盛,可以说没有黄河便没有山东繁盛的文明,这里的人民也世代依“黄”而活,言行举止处处皆有黄河带来的气韵。同乐堂鼓乐属于打击乐,主要通过鼓、锣、镲等乐器相互配合,运用不同的击打方法,演奏出不同的鼓乐曲目。同乐堂鼓乐传承几百年,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鼓乐演奏时,可随意变换片段次序,视演奏形式不同,可加減乐器,根据演奏人数和乐器的不同,控制节奏、力度、次序的变换,形成鼓点高低错落、音律互有问答的美妙意境。同乐堂鼓乐的魅力,在于能充分表现新时代新农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儒家文化的礼俗互证
在儒家礼仪之中,文化美化人心,礼仪之邦是把自然人情赋予文化与礼的形式之中,在中国传统形式与内容中相辅相成,而并非对立的。儒家文化重礼,而俗与礼相互促进,俗之壮大可使礼向下兼容,而礼可塑成俗的法度。儒家文化对礼的秩序逐渐显露在人生大事中,在民间逐渐成俗。
响门”是流行于山东东营农村地区的传统婚俗形式,主要内容是布置婚房、张贴喜字、置办音响、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邀请好友、共享喜事。在东营市广饶县地区,“响门”主要用到的音响效果为锣鼓乐。在广饶县多地,每村都有一个自己的锣鼓班子,村里哪家新人结婚,打锣鼓的村民会前去应衬帮忙。在婚礼前一天下午,男方家会请锣鼓班子在自家门口喧锣扩喜,通常要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响门”是办喜事的必备环节,是“人情客礼”敦睦亲友社会关系的体现,在极大程度上维系了人情社会。主家通过锣鼓乐的音响效果,将家中有喜的信息最大限度传递出去,乡里乡亲也会因为锣鼓喜庆之声调动情绪,因喜而喜。在迎来送往的人情社会之中,锣鼓声已变成一种喜事的符号,办喜事的主家会给前来帮衬的锣鼓班子以喜烟喜糖作为报酬,此报酬并非营利所得,而是人情的回馈。
“响门”是维系社会关系、融入社会群体、彰显个体价值的重要渠道,也是当地人们对“俗”文化的高度认同。自古人说,婚姻是人生大事,婚俗中的仪式更是人生秩序的体现,无规矩不成方圆,婚俗仪式是依附于儒家文化与乡村人情的互动实践,是儒家倡“礼”与乡村之“俗”的互证。
二、齐文化的音乐延续
广饶县位于东营市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自秦朝设县,古称乐安、千乘、琅槐,是兵圣孙武的诞生地,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从正式记载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夏代时,这里是退海不毛之地,属青州管辖,商时为营州属地,周时又属齐国。《韩非子》中有“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柏寝台就是现在的桓台,古迹尚在,公元前386年(即周安王十六年)时,有千乘之名属齐国。齐立国始,“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邹忌变法”“与民生息”等政策,让齐国在西周至汉前期一千余年里经济发达,在山东处于经济领先地位,发达的经济带来了繁荣的文化。就音乐而言,齐国从民间至王室,百姓至君王,人人善乐,有“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钟鼓竽瑟之声不绝,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的记载,更有孔子在齐闻《韶》后给予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高度评价与赞美,可见当时齐国音乐发展之盛。孙武文化引领的军事思想,让“冷兵器”乐器——锣鼓可被解释,古时战争中的锣、鼓与现在的锣、鼓在形态、演奏内容上虽有不同,但鼓作为激励士气的重要手段,素有“一鼓作气”之说,这让鼓作为战争时期流传下来的渊源有迹可循。
以俗乐为主流的齐国乐舞,包括民间俗乐和俗化后的宫乐。齐国上至君王臣仆,下至平民百姓,音乐审美皆趋于俗乐。齐国的礼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俗乐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的熏染,逐渐被俗化,因而大大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更加趋向于娱乐化与欣赏性,更加富有人情味。锣鼓乐的产生与发展更适宜民间文化土壤,在民族传统节日的表演艺术中始终活跃,如在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等艺术表演中,广饶县锣鼓乐常以独立或伴奏形式出现。同乐堂鼓乐,是从明末流传至今的鼓乐古曲,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该鼓乐是鲁北地区少有的将鼓、锣、镲、铙等多种乐器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迄今为止在广饶县遗留并保存完整的民间鼓乐之一。该鼓乐演奏风格变化多样,可长可短;演奏乐器因地制宜,可多可少。广饶县同乐堂鼓乐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间性、地方性,全曲演奏包含八个片段,为《开场曲》《擂鼓》《过江》《宜昌》《闹花舟》《七鼓三》《八鼓锤子》《九龙翻身》,最后以《过江》收鼓。每个片段用清堂鼓连接,清堂鼓视具体情况可长可短。整个鼓乐在演奏时,从《宜昌》到《八鼓锤子》,可随意变换片段次序,视演奏形式的不同,可加减背鼓、铙钹、镲锣等乐器,演奏方式独特,旋律浑厚多变,节奏不循规蹈矩,乐器搭配合理。根据演奏人数和乐器的不同,变换节奏、力度、次序,鼓乐的音律语言表达能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具有强烈的地方艺术魅力,锣鼓牌子熔铸了当地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审美情趣。
三、黄河文化的进一步推动
东营是黄河入海之地,受到黄河地理位置的影响,东营市广饶县人民生活被黄河隐患作用着,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此地人民与黄河相抗共生,黄河决堤时人民积极应对,集众生才智,合共生之识,不断努力,勇往无畏,抗争却又融合。“艺术源于生活”,黄河文化影响了广饶人民的艺术理念。
山東黄河文化是指山东境内与黄河流域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生产、生活、建设、商贸、革命、文学、艺术、思想、精神等的总和。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竭诚为民、顺应自然、自强不息。锣鼓音乐通过自身独有的节奏和音色优势,有力表现出黄河入海口人民的团结奋进、勤劳朴实、宽和吐纳的精神面貌。
自先秦至新中国成立近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多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横亘在河门的“铁板砂”导致黄河出水不畅。长期以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区,一直在防洪、抗洪、修筑堤防,这离不开东营人民的共同努力,他们集体意识稳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不断奋进。东营市广饶县锣鼓队由十七八人组成,依照场合与演出目的的不同而不断变换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大镲、小镲的配置。锣鼓队十分讲究乐器的配合,一首锣鼓乐曲的各个乐器节奏都不相同,需要演出人员集中注意力,依照鼓手给出的节奏与变奏而变换。大古音调穿插变换花样,击鼓有轻重缓急之分,落锤有滚边单双之别,再配合锣、钹助兴,其声响浩荡,仿若诉说着当地人民对环境的不屈和对生活的期盼,曲子抑扬顿挫、跌宕有致。
黄河自西向东沿路汇集了多个民族的地方文化,最终凝结为浩瀚渊深的黄河文化之路,向东流动,永不停息,正如发展着的中国。中国人始终宽和包容,黄河文化的蓬勃发展,既得益于悠久的历史文明,也离不开与各国的文化交融。中国不断学习世界上的优秀文化,也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周边各个国家,这不仅是黄河文化之美,更是整个中华文化之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宽和吐纳之气度与世界共同发展。
四、结 语
中国锣鼓乐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气势恢弘的民族精神传承至今,拥有独特的东方神韵。其不只是一种音乐类别,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载着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在当今社会,锣鼓乐更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植根于人情社会的沃土之中,成为中国社会生活无可替代的纽带。广饶县锣鼓乐承载了儒家千百年来的礼俗之制、齐文化的物质文化传承以及黄河文化的物质、行为和情感,这些文化共同组成该地区人民的行为规律和文化主体。本文对广饶县锣鼓音乐文化的地方性知识进行了初步解读,后续还需进一步挖掘锣鼓乐节奏背后的思维观念以及蕴含的结构原则,加强对文化深度的把握,对文化要素的筛选,对文化符号的甄别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关注广饶县的民间习俗与社会发展变迁,更有助于在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广饶县锣鼓音乐文化。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阎水村.淄博锣鼓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2] 赵世瑜,张士闪.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M].济南:齐鲁书社,2019.
[3] 彭瑜.锣鼓经及其传承方式所体现的中国音乐思维方式[J].音乐探索,2011(3):73-77.
[4] 常曼.文化场中的任丘鼓乐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5] 徐珍.“响门”对俗民群体的习俗化及现实功能探析:以山东东营农村地区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3):132-134.
[6] 山东省广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饶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