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杭州西湖景区历史遗迹的空间衍变

2023-12-06 13:59:44何海峰
百花 2023年10期

何海峰

摘 要:随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内历史遗迹的开发愈发繁荣。为了进一步避免景区资源浪费,历史遗迹开发需要一套完善的设计策略。本文以西湖景区“龙井问茶”作为研究对象,将杭州城郊地形环境的特殊性、传统人文信息的整合、现代人居思维的转变,以及传统景区商业关系的解体与现代商业的开发等内容,同“龙井问茶”近年的建筑风貌、空间形制进行并置讨论,从而探讨历史遗迹空间改造在当今社会中的空间布局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关系,考察当代经济文化杂糅环境下杭州历史遗迹空间的发展与衍变。

关键词:龙井问茶;商业开发;人居思维;适应性转型

西湖景区“龙井问茶”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其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389号。三国时期,龙井称龙泓,北宋辩才建寺(老龙井)于元代被毁,明代迁址(新龙井)后复建,新西湖十景将这里评为“龙井问茶”新景点。至此,景区的茶叶和此处的景观声名大振,山、水、茶、道、情等共同构成了西湖历史遗迹特有的商业价值。“龙井问茶”营建改造之初,主要作为文化陈列室使用,附加茶饮体验功能。如今,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业及大众不断提升的美学追求,部分景区空间的功能转型已迫在眉睫,全新的业态调整已然成为当前历史人文景区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问题。因此,本文将“龙井问茶”作为聚焦物,对杭州城郊的地形条件、建筑景观和人文逸事等资源进行梳理,借助现代人居思维的转变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开发等,同“龙井问茶”近年的建筑修缮、空间转型进行讨论,进而探究现今发展背景下历史遗迹开发改造的新需求,考察当代环境下杭州历史遗迹场所的发展与转型。

一、西湖遗迹人文环境与“龙井文化”的出现

杭州全域历史建筑资源丰富,其中以两宋文化为代表的西湖遗迹揭示了古代中国的繁盛景象,也展现了诸多的历史印记。自宋代以来,杭州的城市构造始终注重风景营建,逐步形成了商业娱乐型城市,这一城市特征在《西湖繁胜全景图》南宋长卷中便可得以证明。从画卷中的建筑景观和百姓的消遣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彼时的西湖已成为地方经济的空间载体,传达出“与民同乐”的思想,不仅表现了营造者“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而且还揭示了地方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其中“龙井文化”不只是杭州茶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内敛谦逊传统文化的写照。《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在茶香氤氲中演绎了西湖龙井茶的传奇故事,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提供了丰富、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支撑。[1]龙井既是地名,還是泉名和茶名,陆羽的《茶经》记载“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西湖龙井茶则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明代林右《龙井志序》云:“钱塘虽多胜刹,至语清迹,必曰龙井。凡东西游者,不之龙井,必以为恨。”而随着“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龙井文化也开启了新时代的延续,龙井文化正在慢慢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用新的方式传承发展。

对“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来说,其关键是有机演进的、活着的和整体化的遗产特征。[2]人是文化传承重要的载体,只有让人走进西湖,了解西湖,龙井文化才能真正延续下去。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概念,让我们对非遗的关注不再围绕单纯与静止的纪念性物质对象,而是拓展到某种具有典型性人与自然协同的“过程”与“关系”。[3]近年来景区内出现了大量商业项目,包括酒店、餐饮、博物馆等,这些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文化内涵创新。因此,代表龙井文化的“龙井问茶”也面临着当代适应性转型,这不仅促进了西湖景区经营模式进一步发展,还触发了传统人文环境与当代生活方式的相互碰撞。

二、“龙井问茶”会馆建筑宏观空间分布解读

(一)高低错落与散点自然的建筑布局

西湖建筑以自然湖山为依托,一方面与西湖的山地空间风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则与西湖早期的群体发展要素相关。山峰、山脊、山谷、山脚、洞穴等不同地段的建筑与自然山水层叠错落,将人工与自然结合得天衣无缝。龙井景区整体呈分散式布局,园林内的景物布局并无定式,是“景到随机”的最好诠释,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物断而脉相连”。[4]“龙井问茶”位于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风篁岭上,整体地貌景观呈现出一定的内聚性与封闭性,一众小体量的建筑物与层层青山构成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观效果。沿盘旋山势而上的龙井路龙井牌坊进入,跟随石阶由上而下,经过小溪、亭阁、龙井泉到达“龙井问茶”的入口。粉墙黛瓦的建筑隐约展现于山水之边,绿树浓荫之中,高低错落,充分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性。“龙井问茶”选取了山地中高差不同且适于营建的位置,根据场地的自身条件,建造了临水轩、兰翠浮香、秀萃堂、清虚静泰、风篁余韵等单体建筑。这些建筑以风景序列点的阵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在平面格局上形成了散点式分布的建筑群布局。这些散点式的建筑与植物、石阶、山体等相互呼应,利用植物遮掩一些次要建筑,达到虚化场景的效果。

(二)西湖景区的商业开发与业态布置关系的调整

面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思路、新视角,如何加快文旅产业优质发展和转型升级,是西湖景区近年来面临的新问题。现今,西湖景区的商业业态呈现出两种形式:其一是以滨水沿湖区域为依托的商业体,商业开发更为成熟,整体业态情况较好;另一种则是山地地段的景区商业,这一区域有交通不便、经营形式较单一、商业定位模糊等问题,正在面临转型。如何将景区内的设施活化利用,增加景区的人流量,促进景区消费迈上新台阶,推动西湖文旅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形式,是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起初,“龙井问茶”主要作为西湖景区龙井段的游客休闲中心,虽涉及茶水点心等服务,但侧重点更倾向于给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和宣传龙井文化。许多游客在游览时并不知道龙井牌坊之下竟藏着一处如此寂静的休憩场所,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西湖的景区资源。面对景区的困境和市场的需要,“龙井问茶”走向了转型的道路。景区根据对潜在消费群体的分析,将“龙井问茶”定位为大众茶馆,目的是通过茶荟课堂、围炉煮茶、高级餐饮、非遗展示等业态引流,打造时下寄情抒怀的社交空间,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商业价值。

三、“龙井问茶”茶荟空间的当代适应性转型

(一)会馆空间功能的叙事表达转变

“茶荟生活·龙井茶室”场地位于西湖景区龙井村,是宋韵文化精华的表现,会馆在设计风格上兼具了古风与摩登,并将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的艺术之美体现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之处。起初的“龙井问茶”主要供景区内游客休憩使用,将秀萃堂、清虚静泰作为龙井文化的科普空间,搭配兰翠浮香售卖旅游纪念品,整体功能搭配虽然合理,但不出彩。在空间的使用表达上过于单调,未能展现出空间划分的合理性,场地定位较为模糊,从而导致人流量不足、浪费景区资源。在设计领域,叙事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还应用于具体的设计方法以及与设计相关的信息采集与评估过程之中。[5]适应性转型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场所的信息表达、空间的功能定位,明确由最初的文化科普空间转为现今的商业消费空间。改建后的“龙井问茶”在业态布置上以餐饮接待为主,包括大堂区、餐饮区、公共展示区、多功能厅、户外庭院、VIP接待区及后厨等。在入口处动线分流,将短时间品茶休憩的顾客引入大堂区域,将需要长时间餐饮宴请的顾客分流至内部包厢区域,同时将清虚静泰改造为多功能厅,供商务会议使用。整个场域前后两个区域划分明确,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准确定位每个区域的功能,再通过艺术走廊将所有区域串联,并将各包厢的入口重新命名,配以书法、雕刻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整个空间用文字叙事的方式联系起来,各个空间不再是空洞的并置,而是有韵味的叙事表达。“龙井问茶”室内空间通过对布局的优化,消除了起初空间浪费、功能不完整等弊病。

(二)传统人文信息的诗韵营造方式

环境的界面设计已然不是评判空间的唯一标准,场所释放出的气韵神态逐渐受到设计行业与消费市场的重视。消费者市场的“打卡”行为,本质上就是对空间中艺术性与文化性的提炼,通过文化渲染艺术,再用艺术传播文化。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提道“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禅文化,其与龙井的茶文化适配度很高,在空间表达上更容易出效果。改造之前的“龙井问茶”在文化营造上也曾浅尝辄止,但更多是较直白的展品陈设、画卷展示等,例如起初主入口过道上的茶壶雕塑品,虽然在主题传达方面效果甚佳,但面对大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已然不适合大面积空间使用。改造之后,在秀萃堂的前厅入口一侧设置了一个山石的室内景观,放上石景、莲藕摆件、古风陈设品等,再搭配白石沙,当灯光照射时,墙上便展现出曲折蜿蜒的投影,西湖的风光在室内空间得以延续,也是明人屠隆《游龙井寺》中“藕花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诗韵的体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的植入,古韵与铜雕艺术相碰撞,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間,非遗品牌和器物的呈现与杭州宋韵庭院彰显出的风雅,也让整个会馆展现出别样的风韵(图1)。部分茶室不靠户外,在设计时尽量将画面留白,用自然花卉茶具作为点缀,配以瓷器、雕塑、书画等陈设物,让空间更加和谐。“龙井问茶”在软装上对诗韵文化意象的应用将不同时期的龙井文化梳理后,以挂画的形式展示于不同的空间之中,无形之间既丰富了空间格调,又传播了文化信息。在“龙井问茶”并不起眼的小角落中总是蕴含着龙井文化各个阶段的诗韵,顾客能够在消费的过程中发现以诗韵为线索的巧思,以此带来持续的观赏兴致,为会馆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三)现代人居思维的设计再出发

从设计溯源来看,改造设计是为了优化、提升项目体验的舒适感、合理性和价值性,再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设计者要从周围环境出发,进而创造出适应当下社会生活的新模式。其次,大众开始把建筑看作一种社会需要,注重建筑的人居实用功能性,期望借助现代建筑获得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要求设计能满足使用者心理、生理等需求。最后,设计者要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并注重创新。龙井茶室改造前存在不透光、封闭和建筑老旧等问题,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既打破传统,同时又保留传统中的精华,达到建筑、文化与历史共生,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生活的新“龙井问茶”,这是改造设计的重点。设计师在保护传统柱梁结构的基础之上,为设计做了减法,仅通过简单的肌理漆和木饰面做界面处理,露出建筑本身的骨架,建筑外立面木制门窗的统一处理手法,既将四周景色与室内空间打通,又增强了采光性与通透性(图2)。整个“龙井问茶”的改造设计概念是把现代人居思维置入历史遗迹之中,展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现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如今大众欣赏的历史遗迹本质上是互相关联的整体,当下的文保单位、历史街区、名镇名村以及大量被认定或未被认定的历史遗产,其背后实际蕴藏了一个系统的区域文化空间格局。“龙井问茶”是西湖文化的分支,如果在改造过程中独立去看待,会制约龙井文化的发展。只有由小见大,将空间从视觉到体验都往大方向去思考,才能延续龙井文化的生命力。

四、结 语

对“龙井问茶”改造设计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历史遗迹空间衍变的发展方向。作为杭州地区的历史遗迹,“龙井问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如今正在借助现代商业模式的开发与现代人居思维的转变,探寻新的发展方向。“龙井问茶”的改造从最初的功能叙事到如今的氛围塑韵,从诗画中汲取养分,尝试打造成为具有杭州特色的“山居之所”。“龙井问茶”从叙事表达的转变、诗韵营造的方式到人居思维的设计再出发,展开了当代适应性转型的步伐。

如今,“龙井问茶”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在新的业态布局下延续了历史遗迹。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是当下社会共识,但大众更多关注的依旧是对样式的保护,而忽略了其作为研究历史文化空间衍变的样本价值,导致一些文化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只存在于文字记载之中。“龙井问茶”是以龙井文化为基础,联结人居、园林甚至商业模式等诠释历史遗迹的现代空间实验,就如同不断生长的细胞,在养分滋养下,带着新的活力走向未来。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参考文献

[1] 政协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2] 都铭,张云.游览转型背景下的“有机演进”:近代杭州西湖的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J].装饰,2021(3):104-107.

[3] 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 张奕然.杭州西湖山地园林理景艺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1.

[5] 吴峻.叙事:一种室内设计的手法[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