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诗见鲠臣

2023-12-06 02:13:32王立成
中华瑰宝 2023年12期
关键词:庆元诗集

清代御史王庆元才思颖异,学识深厚,为官秉正、刚直,他坚持操守,寄情诗文,有《莲东诗集》传于后世。

王庆元(1796—1841年),字燮堂,一字协堂,号毂葊,亦作毂庵,别号莲东,直隶天津府盐山王殿鲁村(今属河北沧州盐山)人,道光丙戌会元,累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其因办理“大通桥仓场案”被同僚所龁,暴毙于差旅时,沉冤莫白。王庆元才思颖异,学识深厚,以诗文著称士林,有《莲东诗集》传于后世。

王庆元其人其事

王氏世居渤海之滨,家世清门,家风醇厚,诗书继业,忠厚传家,崇文重礼,在乡里多有建树,一向为乡评所推重。王庆元颖悟明敏,其先德又督课甚严,因此读书精勤。幼时,他读经疏小学,必穷究蕴奥,年龄渐长则好古文诗词。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及六朝唐宋诸家诗文集无不涉猎,曾言其书斋曰“读五千卷书庐”。矢志不渝地读书,终有回报,清道光六年(1826年)王庆元一举夺魁,成为历年盐山参加春闱成绩最佳者。

中第后,王庆元掣签分赴吏部文选司额外主事,不久补授稽动司部。那时,衙部胥吏擅钻营法律文书漏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肆意妄为。王庆元就任后,“勤习曹事”,积极熟悉业务,力求对法律常识、典型案例做到烂熟于胸,迅速成长为监察审判能手。每有问讯,他皆能“援律比例,钩抉爬梳”。他为人刚直不阿,不徇私情,声名鹊起之下使得“胥吏不敢肆其奸”,衙部风气焕然一新。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王庆元受命稽查大通桥仓场漕粮案。漕粮乃“天庾正供”,关乎朝局的稳定和国祚的延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更好地保障漕粮入京时万无一失,强化执行力度,朝廷在京师大通桥(今北京东便门外)设监督以检验核查江南漕粮的质量是否合格,然后负责分发储存至京仓。直掌仓储事务的最高级别的部门为仓场总督衙门。清代仓储积弊甚深,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官员差吏公费私用,挥霍无度,“花户蠹吏私馈规费”等贪污受贿、渎职、失职现象频出。久而久之,不但漕粮户等下层百姓深受其累,就连赖“禄米”为食的官绅也苦不堪言,最高统治者不得不下决心大力整顿。

根据清代统治惯例,调查案件一般由满、汉两名御史协同办理,督办抽查大通桥仓场漕粮一案也不例外,汉御史官员是王庆元,满御史官员为恒景。办案过程中,胥吏挪用巨额公款向恒景行贿,恒景和大通桥监督德珩相互勾结,原打算把王庆元拉下水,但王庆元“却而不受”,认真调查取证,恒景、德珩二人见此则百般阻挠推诿,“凡事朦胧,屡致抗办”,以图草草结案,不了了之。王庆元不畏二人威逼利诱,准备将二人狼狈为奸、肆意乱为之举上奏章以弹劾,“拟举弹章,业己脱稿,将明日入奏”,结果事情被恒景等人探知,王庆元当夜遇害于大通桥寓所,后冤屈一直未能尽申,“百年冤结血犹红”。如此遭际,实在让人唏嘘宿命无常,感喟造化弄人,惆怅正道沧桑。

《莲东诗集》刊印

王庆元腹笥宏富,素有诗名,“书读五千卷,骚坛旧有名”。他作诗为文不拘一格,不求辞藻华丽,内容奥衍,只求落笔条达通畅,曲尽人意。醇古澹然的诗风深得当时苏州陶凫芗、庆云崔念堂的称许。陶、崔二人编辑校订《国朝畿辅诗传》时,王庆元也受邀参与其中,“尽采访鉴别之力”。为官之余,他吟咏不断,笔意平实圆融,格调清拔苍远,楮墨之间,情韵尽显。

《莲东诗集》是王庆元留传于世的一部诗文集,内容包括《听槐馆偶存草》一卷、《籐署清吟》一卷、《皇华远唱》一卷,总名《莲东诗集》,另附《听槐馆诗馀》一卷,由王庆元外姓后裔刘清浩整理出版。《莲东诗集》原以抄本形式存世,极为少见,最初只有王氏本和南皮张氏本两种藏本。

晚清学者纪钜维读《莲东诗集》后评价曰“能”,其论绝非虚誉妄评,应是肺腑心声,毕竟他曾专访诗集并亲手校录全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纪钜维至南皮县,在学生刘清浩的协助下,借来王氏本和南皮张氏本再三校阅,“去原本十之一二,选订成编”,此为献县纪氏本。刘清浩又遵照纪氏本手录一册藏于家中,此为南皮刘氏本。其后,刘氏本虽多有传阅,“吾(刘清浩)乡好诗者常借读是诗以为快”,但终归流通有限,知者不多,“因未剞劂,稍不留心诗学者往往不知过而问之”,以致《盐山县志》《畿辅先哲传》“竟皆书《听槐馆诗稿》不传”,不但将诗集题目弄错,就连诗集存在与否都记录失实。刘清浩对此深感忧虑,“历时未久,不但海内罔知其实,即近在邑人亦以为化作轻云、荡作清风,尚且未能竭力网罗搜辑尽后起之责,甚可惜也”。为使前辈先贤手泽不失、风采不坠,同时也避免谬种流传,“俾河北文人学士诵读斯诗者免沧海遗珠之憾”,刘清浩决定刊布发行整部诗稿,为此他“售亩集资”亦在所不惜。通过售卖田地,以及部分师友捐资赠款,他终于筹措到足够资金将印书付诸行动。

《莲东诗集》刊印于1935年秋日,底本为南皮刘氏本,书名题签者是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华世奎,由天津文岚簃印书局承印。此书铅字排印,白纸线装,印刷精良,尺寸为24.5厘米×14.5厘米。《莲东诗集》的发行问世,既能使人领略王庆元“清诗气吐虹”的文学风釆,也有利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对王庆元的某些偏见和誤解,“可即遗诗见鲠臣”,并且该书流传至今日益稀少,颇具文献收藏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

《莲东诗集》之诗格

王庆元的作品形式多样。《莲东诗集》所收作品,从体裁上看,有五言、七言,兼有部分词作和散曲;从内容上看,大致分为出行记游、题赠酬唱、即事感怀等几大类;从数量上看,诸多诗篇中,出行记游诗数量不少,《皇华远唱》一卷几乎都是此类诗,如《滕文公行井田处》《庐山谣》《万安舟次》《十八滩》《南康道中》等篇章,都是王庆元旅程视野和情感在文学上的再现和升华。无论年少访学,还是宦游行途,观览歌咏间,山川风物、古迹人文无不跃然纸上,有直接描摹者,也有兴象取胜者,写法各异,却皆能情、景交融,平粹和美。如《十八滩·其二》:

水到秋深澈底清,遥天低映画船行。

漂承滩过绵承续,依旧粼粼鸭绿生。

暮秋之际,赣江中风平浪静,放眼处满是秋水无暇,长天倒映,舟舸顺水而下,“欸乃一声山水绿”,恰如画中行船,美不胜收,诗人全无羁旅苦行之累,虽险滩迭过,亦浑然不觉。全诗简练自然,诗人用一“清”字,勾勒出江南温软山水的明净秀婉,彰显其对秋景妙境发自心底的欢喜之情。

王庆元在京时,不喜拍马钻营,却喜读书作文。师生友朋交往,言语谈及琐事俗务就兴趣索然,但凡涉及文学诗事,他即兴趣盎然,滔滔不绝。虽官阶不高,但他学问渊博,见解独到,于畿辅文化圈内诗名甚高,许多人以得王庆元题赠唱酬之诗为荣,“(庆元)公事之余,日与都门名流角逐于文社诗坛以极一时之盛。夜则黄卷青灯以读书为乐,至于功名显晦早已置诸度外也”。他的酬唱詩大多构思隽永,意蕴绵长。如作为题赠送别诗的《和梅树君先生成栋春闱报罢出都见杨花赋长句》四首原韵之二:

讬生一夕也清流,况是飞腾得自由。

终向瀛洲成玉雨,暂随蝴蝶流香毬。

流莺绕树啼春恨,驱马衔尘赋辔柔。

却笑桂花翻羡汝,花开花谢不禁秋。

杨花者,柳絮也。诗人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把随风飘荡的柳絮作为描述的表象,借此寄托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他希望好友能如柳絮般不为功名羁绊,坚持理想追求,求得内心的自由、洒脱和人格的独立、高洁。

由于常年饱读诗书,王庆元深受儒家道德体系的影响。他虽为官员,却心忧苍生,对那些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官、朋比为奸的酷吏极其鄙视,又对那些能施行善法美政的贤臣致以崇拜之情。诗如其人,这些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被深深地融入到其作品中,如《中山狼》自注“告酷吏也”,《铜山倾》自注“儆贪官也”,《甘棠树》自注“思旧尹也”。他的这类诗歌状物抒情,即事感怀,多为感物伤时和怜恤民瘼之作。如《蚕词》:

种桑三百树,饲蚕一千箔。

蚕意纔蠕蠕,桑叶渐沃若。

采采复采采,桑叶露尚湿。

蚕娘体蚕意,叶叶手自拭。

中夜频起视,蚕多虑桑少。

三起复三眠,桑稀蚕已老。

葚红茧成丝,缫车声相接。

打丝织绮罗,衣者贵家妾。

此诗格调质朴悲壮,以养蚕缫丝的艰辛来映衬劳动人民的生活不易,尤其以“衣者贵家妾”作结,点明费尽心血织成的锦衣,却不属于蚕娘自己,那是家财万贯的贵人用来讨好美人的。全诗有强烈的画面感,仿佛让人看到了不劳而获的富人生活豪奢,而终日奔波的穷人却缺衣少粮的悲凉画面。整首诗节奏深沉凝重,以层层递进的描述,以及鲜明突出的对比刻画,将王庆元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纵观王庆元的诗,不拘流例,由心而发,或假物寄意,或对景观性,或愤激不平,无矫揉造作,亦不拘狭于“小我”,而是立足现实,富有生活情趣,雅正清爽间蕴藉真情实感,不负畿辅文坛雅士之盛名。

总的来看,王庆元生活的时期正是清朝由盛转衰之际,官场腐败压抑的氛围与王庆元的书生意气格格不入。他为避尘嚣寄情诗文,好友韩荣光曾在题词中云:“平生性迂拙,落落常寡交,宦游上京国,十载入击匏,木榻坐欲穿,铁砚磨成坳,子云但著书,不解时人嘲,卓哉此王郎。”然而终归传统士大夫本色使然,世风日下,功利主义泛滥的社会现实,反而促使他愈发坚持操守,忧时悯世,努力践行仁者之道,兴利除弊,惩治贪赃枉法,结果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含冤而逝,不能不说既是个人之不幸,又实属时代之悲哀。

王立成,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庆元诗集
曹庆元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21年11期)2021-06-25 07:00:00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食药用菌(2020年6期)2020-12-23 08:30:12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20年17期)2020-10-21 05:54:52
百善孝为先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6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19年7期)2019-05-05 08:41:56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1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16年13期)2016-11-11 03:40:49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16年19期)2016-02-06 06: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