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青岛正不断破解粗放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等问题,通过大力推动高端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开启了高端化、园区化的蝶变之旅。
近日,我国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落户董家口经济区,该储罐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储罐。同时,目前青岛面积最大的市级产业专业园区——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近年来,青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把高端化工作为七大传统产业之一。青岛正通过大力推动高端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炼化一体化步伐,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我国最大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青投用
这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也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储罐在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正式投用。据了解,该储罐将新增储气能力1.65亿立方米,可满足216万户家庭供暖季5个月的用气需求,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该储罐直径达100.6米,高55米,罐内空间可停放一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属超大型LNG储罐,是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的三期储罐工程的主体项目,由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第十建设有限公司等共同研发建设。建设团队自主研发了27万立方米全容式LNG储罐成套技术,采用17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仅用时18个月就全部完成储罐主体结构,27个月后安全平稳投入使用,施工效率大幅提高,为国内超大型LNG储罐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此外,在建造过程中,团队先后攻克了20余项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应用,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使储罐的国产化水平提升至95%以上,成为当前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液化天然气储罐。
青岛面积最大的市级产业专业园区揭牌
今年9月份,青岛第七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是目前青岛面积最大的市级产业专业园区。
目前,已落地海湾化学、青岛特钢、双星轮胎、金能化学、益凯新材料等总投资912亿元的重点项目65个,入驻企业49家,初步形成了以海湾化学为龙头的乙烯产业链,以金能化学为龙头的丙烯产业链,以益凯新材料、国橡中心新材料和双星轮胎为龙头的碳四产业链,以青岛特钢为龙头的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链。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青岛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澎湃动能。
此次竣工投产的10个重点项目涵盖高端化工、新材料、循环利用等领域,达产后,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50亿元、税收22亿元。
青岛展开高端化工产业蓝图
化工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世界发达经济体大多有强大的化工业。自1992年以来,山东化工产业连续30年稳居全国第一,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一度占到全国1/5。作为港口城市、制造业城市,青岛发展化工产业有着独特优势,历来是化工大市,化工产业走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公开的《山东省化工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全省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全省化工产业比重提高到50%以上,力争打造8家过500亿级“领航型”企业,其中过千亿元的1-2家,10个以上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化工企业入园率提升至45%以上,化工园区和重点监控点企业产值占行业比重提高到80%以上,营业收入过500亿的园区达到8家,其中过千亿的园区达到3家。
根据规划,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日照岚山区布局建设黄海临港石化原料集散区,打造全国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成品物流集散枢纽。发挥青岛董家口港液体化工码头优势,围绕进口乙烷、丙烷、甲醇、乙烯、C4、C5等资源,推进进口石化原料高附加值转化,加快丙烯、聚丙烯新材料、功能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在产业区规划布局发展炼化一体化项目。
如今,青岛正不断破解粗放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等问题,通过大力推动高端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开启了高端化、园区化的蝶變之旅,加快炼化一体化步伐,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以董家口为例,根据规划,到2025年,该园区高端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跻身国内一流行列。同时,规划建设董家口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加快高端化工从“油头”向“化尾”延伸。一张高标准发展高端化工产业的蓝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