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3-12-06 02:44张慧贤
社会科学进展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据共享数据管理

张慧贤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开放共享,提升科研数据的利用效能,对于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通过焦点团体访谈法,对北京市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导师群体的数据管理行为、意愿和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特点,揭示了人文社科领域在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推动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管理与共享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人文社科;研究数据;数据管理;数据共享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深度融合把人们带入了以数字化为主导的DT(Data Technology)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DT时代对研究数据的管理与开放共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17号)中强调要“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并积极推进科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开放共享”[1],引起了高校对规范、完整、准确地收集科研数据的高度重视。部分高校开始逐步在科研数据共享政策法规、标准制定、组织协同及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2]。然而,目前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在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管理与共享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的研究数据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位论文研究是通常基于国家或政府资助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其数据的储存、公开、共享机制已相对健全。然而,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中科研数据的复杂性、主观性及各学科的差异性,使其难以实现标准化管理。此外,高校对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管理和储存政策标准还不完善,也没有要求研究生将科研数据与学位论文一起提交至图书馆的学位论文管理系统,这些研究数据常以作者个人偏好的不正规方式进行存储和分享[3],严重影响了科研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和重复利用。高校作为人文社科科研数据的高产出地,开展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协助研究生管理科研数据,更好地实现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管理与共享,提高科研数据的利用率,已成为高校在DT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

2 访谈过程与访谈对象

2.1 访谈过程

文章选取北京市B大学作为调查院校,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开展研究。首先,根据访谈目的选取三组访谈对象,分别是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硕士研究生组、博士研究生组和教授组。根据访谈目的和被访谈人员的特征,编制三份访谈提纲,每份访谈提纲包含10~15个题目。访谈提纲主要涉及:(1)科研数据管理方式、工具、时间等。(2)获取科研数据过程中遇到的障碍。(3)分享、公开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态度和意愿程度。(4)在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方面的需求和顾虑。其次,由主持人和助手组织焦点团体访谈,三组访谈均由同一位主持人进行主持,并由同一位助手进行辅助,主持人和助手均为B大学人文社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组访谈的时间均为1~2小时,访谈地点为B大学图书馆会议室。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助手均做纸笔记录,并全程录音。最后,将访谈录音转成文本,结合纸笔记录进行概念化的归纳和分析。

2.2 访谈对象

B大学三组访谈对象的人数分布为硕士研究生组9位、博士研究生组8位、教授组9位。各专业访谈对象的数量分布为管理学5位(硕士2位、博士2位、教授1位)、经济学3位(博士2位、教授1位)、心理学2位(硕士2位)、教育学6位(硕士2位、博士2位、教授2位)、法学6位(硕士1位、博士2位、教授3位)、艺术学4位(硕士2位、教授2位)。焦点团体访谈对象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3 焦点团体访谈结果

通过焦点团体访谈法,针对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的现状、认识、态度和需求等问题,对B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导师分别进行深度访谈。将访谈结果分为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管理方式与技能、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态度、研究数据管理需求与顾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研究数据管理方式与技能

首先,在数据储存工具方面,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专业研究生和教授的主要数据储存工具为电脑,其次为网盘、移动硬盘、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库等。其中硕士研究生的数据储存方式较单一,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把数据保存在电脑本地,只有一位硕士研究生表示会在把数据保存在电脑本地的同时,还会上传至网盘或U盘,并多次备份。博士研究生的主要数据储存工具为电脑,其他储存工具为数据处理软件、网盘、数据库、移动硬盘、手机等。教授的数据储存工具为电脑、移动硬盘、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网盘。当科研数据规模过大时,管理学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会把数据储存在专业的数据储存平台上。一名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表示只使用网盘储存数据,原因是“我不知道放网盘里安全不安全,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我会将我的科研数据实时上传至网盘,一般不会保存在本地”。可见,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硕士研究生的数据储存工具较单一,博士研究生和教授的数据储存工具较为丰富,且会通过网盘或移动硬盘进行备份。

其次,在数据储存时间方面,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教授的科研数据储存时间较长,除了一名法学博士研究生表示会在论文发表后删除研究数据外,其他研究生和教授均表示将一直储存数据。可見,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具有较强的数据保存意识。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的科研数据管理行为如表1所示。

另外,在科研数据管理知识方面,从B大学研究生视角分析,人文社科领域导师对研究生的数据管理要求较少,仅15%研究生认为导师在科研数据的管理与储存方面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要求为“涉密数据不允许公开”“保留数据传给下一届学生”“数据保存年限和规范”“将数据备份”“数据不要丢失”。其余研究生认为其导师更多地关注数据结果以及论文正文所呈现出的部分数据,对原始数据的管理和储存几乎没有做出要求。甚至有导师从未向研究生提及如何管理科研数据,忽略了科学、有效地管理科研数据的重要性。B大学导师对研究生数据管理的要求如表2所示。结合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的数据管理现状,不难发现,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数据管理知识比较欠缺,科学、有效管理科研数据的意识不足。从B大学导师视角分析,人文社科领域导师对研究生在数据管理与保存方面的要求为“将数据备份”“遵守基本的规范”“归类整理数据”“保存好数据”“按学校规定处理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发给导师”。此外,人文社科领域导师还比较看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数据权威性”“数据真实性”“保存数据不受损”“保护他人权益”等。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各专业导师的数据管理要求差异较大,博士研究生导师对研究数据管理的要求比硕士研究生导师更规范一些。

3.2 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态度

焦点团体访谈结果显示,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都支持高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和导师都支持高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在博士研究生受访者中,有89%支持高校统一管理学位论文中的科研数据,11%(1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认为是否对学位论文的科研数据实施统一管理应该视情况而定。在导师组受访者中,67%支持对学位论文中的科研数据实施统一的标准化管理;22%不怎么支持,11%认为应该仅仅对学位论文中提交的部分科研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对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的态度及原因,如表3所示。

其次,在数据共享意愿方面,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的数据共享意识较强,能够意识到数据共享的好处,支持高校对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与共享。他们认为数据共享可以加快数据积累,提高数据质量,促进形成开放共享的学术氛围。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希望彼此之间能够达成数据交换,大部分科研人员更乐于在熟人之间进行数据共享[4]。

B大学访谈结果也表明,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共享数据的范围比较小,甚至有的研究生只愿同门内共享,还有研究生表示需要经过导师的同意才能够将数据进行共享。在不同的时间段和情境下,研究生共享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意愿程度不同。其中,78%的硕士研究生表示当论文结束之后,愿意将科研数据进行共享;11%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当论文完成之后,在有数据平台支撑的情境下,会愿意将科研数据在数据管理平台上进行共享;仅有11%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不愿意共享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数据。博士研究生和导师群体共享学位论文中科研数据的意愿程度总体较高,按照里克特五分制划分数据共享意愿程度,则47%博士研究生和导师愿意共享;35%博士研究生和导师非常愿意;18%博士研究生和导师不确定自己态度,认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在数据共享方式方面,研究生进行数据共享时没有使用正规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通常使用微信、U盘等非正式工具在小范围内分享,并且对外界人士具有戒备心理。对数据质量不自信和版权问题是硕士研究生不共享数据最常见的原因。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研究生和导师的科研数据共享意愿及原因,如表4所示。

3.3 研究数据管理需求与顾虑

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支持高校对学位论文科研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但也有多方面的需求和顾虑。从需求层面看,研究生和导师对数据管理平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作者版权”“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本身”“作者意愿”几个方面,具体需求如表5所示。从顾虑层面看,研究生和导师认为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中科研数据存在“数据真实性可疑”“数据规模小”“数据质量不符合标准”“数据不够准确”“数据存在明显矛盾”等问题。除了对数据方面的顾虑之外,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人员还很关心高校数据管理平台的管理机制和系统问题。高校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的需求与顾虑,并进行更多的调研,保证上传到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质量,并维护作者和用户的权益。

4 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管理困境

基于焦点团体访谈的成果,从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数据管理能力、学位论文数据管理制度以及学位论文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三个角度深入分析学位论文数据管理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1 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数据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访谈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文社科研究生依然采用较为原始的数据管理方式,他们将所有的科研数据存放在传统工具,如电脑、移动硬盘和手机中,并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进行分享和传递数据。很少有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对学位科研数据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分类和管理,几乎都是以个人偏好和习惯的方式管理学位论文的科研数据,甚至自创个人的数据管理方法,不利于数据的传递和重复利用。相关研究也指出,研究生的数据描述与组织能力欠佳,仅有12%文科研究生使用过元数据组织数据[5]。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导师在研究生数据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干涉较少,基本只关注与研究成果产出关联的部分数据,这导致研究生对数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数据管理方式比较随意。二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缺乏数据管理知识,对国家和高校层面的数据管理政策也不太熟悉。三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生学习数据管理知识的动机不足,对科研数据管理环节关注较少,很少向导师咨询,也不了解師兄、师姐是如何管理和储存数据。最终导致耗费大量精力收集的数据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4.2 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数据管理政策缺位

访谈结果还表明,人文社科领域的导师在研究生数据管理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更多地关注于数据结果以及学位论文正文所呈现的部分数据,而对于原始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则显得有所忽视。尽管在数据采集、使用和引用方面,导师会施加严格的要求,但对于学位论文科研数据是否符合数据标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和质量等方面的深入审视却显得不足。仅有15%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于数据的管理与储存提出了要求,一些导师甚至表示学生只需按学校规定提交数据即可,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管理方面尚未有明确政策要求。可以得知,我国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高校在科研数据的管理组织体制方面存在亟待改进之处,对于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的提供也存在欠缺。一方面,国内高校尚未形成统一的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政策,无论是在国家、科研机构还是高校层面,对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数据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建立相对薄弱。这种情况导致了管理组织体制方面的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与规范。另一方面,目前仍缺乏强制要求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规定,也未规定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应当向社会开放共享。政策文件在约束性方面存在不足,这一现状阻碍了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规范管理与共享。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研究数据管理组织体制的改善和完善。同时,为人文社科领域制定明确的研究数据管理政策,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此外,高校也应加强对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标准化储存与管理政策的制定与推动,促进其规范管理与积极共享。

4.3 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数据管理平台滞后

B大学访谈结果揭示了高校的数据管理服务与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的数据管理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管理需求较大,并且支持通过学位论文数据管理平台储存、搜索和分享研究数据,也支持高校通过数据管理平台全过程监督学位论文科研数据,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学位论文数据管理服务,学校提供的数据管理服务无法滿足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的需求。有研究也显示,98%的研究生不满意学校的科研数据服务,希望学校优化数据服务内容与质量[6]。有调查表明,由于我国缺少科研数据储存与共享的公共基础设施,我国科研数据大多分散保存在个人手中,既不利于共享,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7]。而国外不少科研机构的政策都指出科研数据必须保存在本校的相关设施中[8],或保存在受认可的本国/国际数据服务中心[9]。尽管我国实力领先的研究型高校建设了人文社科数据中心或数据平台,以支持人文社科研究的创新与转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CSSOD)、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数据服务中心、中国社科院的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以及教育部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建设的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等[10],但这些平台对于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适用性较低,且不为研究生提供学位论文数据管理服务。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尚未建立能够系统收集、有效组织和共享功能的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知识库或数据中心,也未对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的科研数据开放探索大门,缺乏对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深入挖掘,这就导致很多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的科研数据无法得到实际应用。

5 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管理对策

5.1 培养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数据管理能力

根据操作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研究生数据管理技能的形成是分认知、联结和自动化三阶段进行的,随着不断的练习,在适当的条件下研究生的数据管理行为将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各种数据管理能力反映出来。首先,在认知阶段,高校应将数据管理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培训、信息素养讲座,以及数据管理学习组等多种途径,加强数据管理的宣传、推广与培训,以提高研究生对数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10]。其次,在联结阶段,高校通过课程培训、数据管理工作坊、数据管理学习组等形式,对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进行数据管理的通识教育和专门课程培训,内容涵盖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基础理论知识、案例模板及实践技能等[11]。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如演示、在线学习模块、活动、小组讨论、案例研究,以及实践操作,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的数据管理能力。第三阶段,图书馆培训部门积极撰写培训材料、指南和操作手册等指导性资料,并为人文社科领域各学科的研究生提供阅读材料,电子和纸质的阅读材料方便研究生自主学习并重复使用,最终经过不断练习,提高数据管理技能。

5.2 制定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数据管理政策

根据强化理论,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积极管理和共享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行为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高校应针对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特点,以及人文社科领域各学科研究生的需求,制定适宜的数据管理行为的激励政策。针对部分研究生不愿意无偿共享科研数据,或不愿意为科研数据的管理、保存与共享付出额外成本的情况,高校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每年为高质量学位论文科研数据颁发奖章、报酬、数据资源等有利回报,在一定程度增加其数据管理行为,提升数据管理素养。针对部分研究生担心科研数据丢失、泄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科研数据被不正当使用等数据安全问题[12],高校应建立相关的管理与责任机制,建立稳健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数据管理安全制度,确保数据不被窃取和丢失,以消除研究生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其他研究也表明,明确的产权所属是保障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的前提和基础[13]。根据B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和导师组的访谈结果发现,对数据管理平台和研究数据可靠性的信任也是实现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的重要因素,这也被相关研究所证实[14]。对此,高校应严格要求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质量、格式、规模、真实性和有效性,并进行贯穿科研数据生成与获取、数据描述与组织、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备份、数据保存、数据共享,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的服务与监督体系[6]。以增强学界对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平台的信任度,对重复使用学位论文科研数据持积极态度,提高研究数据的复用率,营造开放共享的学术氛围。因此,我国高校应尽快制定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管理政策,以更好地保障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的发展。

5.3 建设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数据管理平台

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管理标准和规范是高校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为促进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保障。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规范教育资源数据和教育管理数据的数据采集和挖掘流程[15]。为积极响应政策,高校应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处理、建模、分析等方面,统筹管理过程各环节数据标准,对采集格式、存储结构、数据分类、数据管理及处理等进行数据标准和规范[16]。高校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建设不应仅停留在数据被提交到平台上,还需注重数据的平台化应用,设计并实现一套融合多类型文件的存储机制,实现数据文件在内容级上的深度融合。除具备数据存储、自行备份、元数据服务功能,还包括数据上传、下载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B大学研究生在数据管理与共享方面的顾虑还包括“作者版权”“数据本身”“作者意愿”几个方面。针对研究生此部分的顾虑和需求,高校应在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研究生自主权、科研数据费用、作者版权等方面设置人性化的激励制度。尤其是在保护作者版权方面,应保证科研数据来源信息真实、详细,用户使用该平台数据需使用正规方式引用,并且标明数据来源及作者信息。同时,如有针对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开发利用或共享活动,须征得数据作者的同意,在数据正式发布前,提示数据所有者设置相应权限,而当数据文件的权限被设定为“受限”时,平台须通过电话、邮件、短信或平台消息等方式询问数据所有者,以获取相关授权和保护作者隐私。在费用方面,高校对学位论文科研数据提供免费管理服务,除数据作者本人使用数据可根据数据规模、价值支付相应等级的报酬。此外,数据管理平台还可提供校园内外可用的存储、备份和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实现多种情景下学位论文科研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6 结语

大数据时代对学术科研生态系统的冲击愈演愈烈,给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數据的管理与开放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人文社科研究数据的高产出地,高校应加强数据管理的宣传、推广与培训,尽快制定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管理政策,规范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的采集、储存、分类、管理及处理标准,建立相关的管理与责任机制,建立稳健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数据管理安全制度,以提高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数据管理能力,增加学位论文数据管理与开放的意愿,更好地保障人文社科领域学位论文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21-02-13)[2023-08-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王勋荣,蒲筱哥.高校科学数据共享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2021(10):41-46,62.

[3]Meadows A.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That is the(research data)question[EB/OL].(2022-05-01)[2023-08-13].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

[4]梁宇,郑易平.科研数据共享中的数据伦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1):22-27.

[5]郝媛玲,沈婷婷.高校文理科研究生数据素养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6,36(8):126-132.

[6]王战军,蔺跟荣.动态监测:大数据驱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新范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2):1-8.

[7]韩金凤.中外研究生科研数据管理需求比较[J].图书馆论坛,2023,43(8):151-160.

[8]杨云秀,顾立平,张瑶,等.国外科研教育机构数据政策的调研与分析——以英国10所高校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5):53-59.

[9]王琼,曹冉.英国高校科研数据保存政策调查与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5):102-115.

[10]彭建波.北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实践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6):33-37, 87.

[11]柏雪,郑聪,吕艳娥.英国科学数据管理培训体系调研与启示[J].图书馆界,2021(3):26-31.

[12]邢文明,杨玲.我国科研机构科研数据管理现状调研[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12):27-33.

[13]司莉,辛娟娟.科学数据共享中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13-16.

[14]张晋朝.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意愿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10):25-30.

[15]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3-08-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16]姚占雷,谷俊,许鑫.全生命周期视域下人文社科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7):25-37.

Research on Dilemmas and Strategies of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for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Zhang Huixian

Wuh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Wuhan

Abstrac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ctively promot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open sharing of research data for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adem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rough the use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s, this study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ata management behaviors, intentions, and needs of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as well as mentor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s of University B in Beijing. Additionall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data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ield,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dilemmas faced in the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research data for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promoting the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research data for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ield.

Key word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data; Data management; Data sharing

猜你喜欢
数据共享数据管理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列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开发
科学大数据的发展态势及建议
数字化迎新系统宿舍分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协同办公的会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