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分析与探索
——以 “临床技能学” 为例

2023-12-04 10:52樊小艳丁晓琛李纪鹏
科教导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医患研究生医学

樊小艳,丁晓琛,李纪鹏,2

(1.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32;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继 “内科学” “外科学” “临床基本操作” “诊疗基础” 等前置课程,聚焦临床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强调理论知识的前沿性、临床常用技能的实践性, “临床技能学” 是空军军医大学发展建设一流研究生课程、深化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所开设的一门核心研究生课程。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实用性医学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必须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广受关注[1],因此调研和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建设和完善 “临床技能学” 课程的关键举措。

1 “临床技能学” 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尤其是医疗卫生行业一系列医疗卫生行业问题的凸显,使现阶段医务工作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成了一个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影响因素,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对临床医生过高的医术期望抑或临床医生自身临床技能不扎实等,而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沟通[2-3]。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诊疗技能、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医学生善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专业型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本课程聚焦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岗位胜任力,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沟通技能与临床诊疗技能,其中临床沟通技能包括掌握常用医患沟通、与特殊患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上下级医生间的汇报与沟通、医患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等;与此同时医学生必须掌握过硬的诊疗技能,包括掌握疾病的诊断思路、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判读与临床应用、临床常用器械及仪器的使用方法、门诊及床旁常见临床操作技能、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康复流程以及临床常用检查方法的选择及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处置流程等。本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临床医患沟通和临床诊疗能力,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把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到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2 临床技能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内容设计

“临床技能学” 包含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总体内容设计为总分结构,依照 “承前启后,覆盖面全” 的原则,整体内容为后续各个系统疾病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涵盖八个部分。①新医科背景下临床技能的进展,重点介绍临床沟通技能的重要性,临床诊治思路的培养及新医科背景下临床技能的发展。②医文融合的医患沟通技巧,重点介绍医学人文的核心、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的概念,掌握医患沟通的内容和技巧。③新时代医疗健康模式下医生应诊技能训练,重点介绍新时代医疗健康模式下特殊场景中的医患沟通及医护、医医沟通。④基于思维技能的临床诊治探索,重点介绍疾病的诊断思路、个体化治疗原则以及 “以患者为中心” 的诊疗策略调整。⑤危重患者诊疗流程与常用医疗设备使用,重点掌握危重患者识别能力和基本救治能力,掌握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⑥巧用临床实验室检查,掌握临床各系统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判读与临床分析。⑦影像检查的正确打开方式,重点掌握全身各系统常见疾病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如何开具影像检查申请单,了解常见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⑧门诊及床旁临床操作应用与实践,掌握系统查体和重点体格查体、掌握门诊及床旁常用临床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2 教学策略设计

2.2.1 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①通过翻转课堂提前进行 “信息传递” ,课前发现学员在理解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辅导。翻转教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课程学习中的 “实战” 教学,另一方面有助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有效闭环,螺旋式提高教学质量。

②案例式教学的使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的习惯,以获得最终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2.2 以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①在教员的启发、引导下,有意识让学员达到 “学以致用” 的要求,根据 “临床技能学” 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联系临床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员坚定献身军队卫勤事业的信念。注重临床医学与军事卫勤结合,涉及军事医学内容的课堂讲授中引入训练伤、战创伤等军事案例,贴近基层,贴近实战,培养学员为军服务和为战而学的意识。

3 临床技能学课程建设路径

3.1 聚焦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需求,设置课程新理念

医学研究生是支撑医学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度重视,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2019)、《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2014)均强调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及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本课程以研究生核心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设置,突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的理念。

3.2 注重医学研究生的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新模式

通过前期调研、论证研讨、实践探索等方式,形成了 “四三二一” 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涵盖 “四个模块” ,授课方式注重 “三个融合” ,教学原则突出 “二个新颖” ,考核评估强调 “考评统一” ,紧贴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规律及特点,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医学研究生的知识基础、培育了专业素养、提升了诊疗能力。

①在课程内容上,设置 “四个模块” 。课程内容及配套教材涵盖临床技能前沿知识、临床沟通技能、临床诊治思路与临床常用检查四大模块的知识内容。对应研究生开展临床诊疗面对的主要问题,在知识架构上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理论支撑以及实操基础,在内容布局上贴合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目标,体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②在授课方式上,注重 “三个融合” 。根据医学科研的特点和规律,以培养临床胜任力为目标,在授课时注重实现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床旁学习和模拟学习、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三个层次的融合,授课教师结合自身的临床诊疗经历,救治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采取的策略等,经验结合教训,案例生动,讲授到位,以讲座、教学研讨会、病例分析、教学查房等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增强授课内容的指导性。

③在教学原则上,突出 “两个新颖” 。教师努力探索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突出体现知识内容常新、教学手段资源更新的 “两新” 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则采取固定与特邀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内容更新相匹配,课程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库等也要保持动态更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保障作用。

④在考核评估上,采取 “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评价相统一” 。临床技能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研究生扎实的临床诊疗技术、严谨的临床诊疗思维,要求研究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潜移默化地提升综合素质。由于课程内容实践性较强、临床逻辑思维判断成分较多,因此在考核评估方面,我们采取了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评价相统一的考核评估策略,其中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平时考核,形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后测试、病历书写、平时表现,课后测验由教员出题考核,病历书写由教员根据学员书写的病历进行评定,课堂表现由带教教员对学员上课的积极性、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价,主要考察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完成度;另一部分为实践考核,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设置考站进行实践测试,共设6 个考站,涉及15 个考试项目,每个项目由考生随机抽取考题应考;终结性考核则采用理论考试,以百分制评分,按30%折合计入课程总分。多种方式的考核评估,对动态优化课程内容及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支撑[4]。

3.3 加强课程思政内容,深化医教协同发展

课程紧贴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牢记 “立德树人” “为战育人” 使命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通过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5]。重点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通过有机整合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优化布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合理调整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等方式,重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使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言行,增强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培养 “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 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为深入贯彻我国一流研究生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等文件精神,针对本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本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科学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从设置课程新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新模式、加强课程思政三方面探索课程建设路径。目前,本课程作为新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今后还需要反复论证,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评价,逐步完善临床技能学核心课程建设,最终使医学生逐步成长为具备临床胜任力的合格临床医生。

猜你喜欢
医患研究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