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对约翰·菲尔德夜曲的继承与发展

2023-12-04 02:36刘孜霜
轻音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夜曲菲尔德肖邦

刘孜霜

英语“Nocturne”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夜晚”,故“Nocturne”这一音乐体裁被称为夜曲,这是一种具有在夜晚演奏的音乐之意的单乐章钢琴小品。

一、约翰·菲尔德的生平和成就

约翰·菲尔德,1782 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他的父亲罗伯特·菲尔德(Robert Field)在都柏林剧场以小提琴手的身份进行演奏活动,爷爷是手风琴演奏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他的音乐才华,九岁时作为意大利音乐家托马索·焦尔达尼(Tommaso Giordani)的学生开始了他的音乐学习之旅。菲尔德在1792 年正式以钢琴家的身份出道,当时都柏林的媒体在音乐会上的报道说:他的音乐技术和准确性都好得超乎想象。

1793 年,11 岁的菲尔德跟随家人离开爱尔兰前往英国伦敦,在伦敦,他成为了克莱门蒂的学生,在此后10年里,菲尔德受到了这位老师极大的影响。克莱门蒂很看重菲尔德的才华,并在1793 年12 月一场正式的演奏会中向所有人介绍了菲尔德。1799 年,在皇家剧场举办的演奏会中,菲尔德第一次演奏了钢琴协奏曲。

1802 年克莱门蒂带着菲尔德去到欧洲大陆,在维也纳,菲尔德遇到了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和音乐理论家,当时最博学和具有高度技巧的复调作曲家之一,和他学习了对位法,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也影响了菲尔德后来的作曲风格。

此后菲尔德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场音乐会,并作为专业音乐家受到了欢迎,他都一直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对些作品进行修改,直到1837 年去世。

菲尔德用全新的艺术表现创造了理想的音乐,把钢琴变成了音乐会上的常用乐器,为表现内心世界开辟了钢琴新的可能性。他的作品虽然结构上很轻巧,但丰富的伴奏和主旋律细腻得令人陶醉。他为了更加细致地演奏旋律,运用的指法都非常细腻,脱离了那个时代的正统,也成为了肖邦作品风格的先驱者。更重要的是他将钢琴演奏出的音响效果变得更加圆润,那时的乐器虽然达不到这样的音响效果,但他使用了全新的和声组合来达到这一效果,为钢琴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二、约翰·菲尔德的夜曲分析

菲尔德夜曲作品中带有如梦幻般的诗意氛围,在他之前的许多作曲家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例如在莫扎特抒情的慢板乐章中,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氛围。虽然在菲尔德之前的作曲家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氛围,但所有这些相似性都只能看作新音乐形式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在菲尔德创作钢琴夜曲之前,钢琴作品主要还是练习曲、奏鸣曲、变奏曲这类的体裁,那个时代钢琴小品这一类型还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菲尔德利用歌剧中具有朦胧情绪氛围的唱段作为旋律,创作了夜曲。

菲尔德共创作了18 首夜曲,他的夜曲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美轮美奂,也对肖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因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菲尔德的夜曲清楚地传达了如何用钢琴的踏板来表现抒情的音乐语言,使用了具有特点的音乐结构并且以配合踏板使用的分解和弦为基础伴奏,配以伤感而抒情的旋律,将音乐表演极大化地表现出来。

(一)夜曲作品NO.1

这首夜曲菲尔德使用了降E 大调和选自声乐曲的抒情旋律配以三连音形式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这首作品由A-B-A' 三部分构成,在谱面上标记了“scherzando”和强弱变化。对于A' 部分中再次出现的主旋律部分,添加了装饰音。作为菲尔德的第一首夜曲作品,旋律犹如花腔女高音吟唱的轻快抒情的咏叹调,整体使用长线条旋律,左手配以分解和弦。

(二)夜曲作品NO.2

菲尔德很少创作小调作品,他的18 首夜曲中只有三首小调夜曲,这与肖邦完全相反。他第二首夜曲使用了c小调,用小调特有的忧郁气质来表现爱情中的悲伤。主旋律共出现了三次,第二次主旋律比第一次的悲伤情绪更加突出,到了主旋律出现的第三次,先将旋律音域升高一个八度后再降回来,同样左手配以简单的三连音式的分解和弦,更加加深了情感的宣泄。

三、约翰·菲尔德与肖邦的相遇

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在叙述19 世纪器乐的发展过程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从菲尔德时代延续到肖邦时代的钢琴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肖邦于1810 年出生时,约翰·菲尔德已经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肖邦在见到菲尔德之前就已经创作出了五首夜曲作品,在此过程中他经常被说自己创作的夜曲听起来很像约翰·菲尔德的作品。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卡尔克布伦纳(Friedrich Wilhelm Kalkbrenner)还询问过肖邦是否是约翰·菲尔德的学生,这也使得肖邦开始崇拜菲尔德,并认为菲尔德是影响自己夜曲创作的因素之一。

爱尔兰出生,主要在俄罗斯取得成功的菲尔德和波兰出生主要在法国取得成功的肖邦通过钢琴相遇,两位钢琴家兼作曲家也被众多研究者不可避免地进行了比较。

1832 年圣诞节菲尔德在巴黎音乐厅演奏《第七号钢琴协奏曲》时,肖邦就坐在前排听完了他的演奏,在此之前8 月时他寄给朋友的信中就表现出了对菲尔德音乐会极大的兴趣,并且十分赞赏菲尔德在作曲上的能力。但据说在1832 年菲尔德与肖邦见面并听到肖邦创作的夜曲时,菲尔德却对肖邦不太喜欢并称这位作曲家为“病态人才”。尽管如此肖邦仍然钦佩菲尔德及其创作能力,并一直在后续创作中汲取灵感。

四、肖邦和夜曲

肖邦一共创作了21 首夜曲,他作为成功将这种音乐体裁让世人熟知的作曲家,也沿袭了菲尔德的创作形式,用如梦般安宁、抒情的,犹如声乐曲的旋律,配以左手的分解和弦并和菲尔德一样更加重视踏板的使用。肖邦更多地使用了踏板,发挥了钢琴踏板的最大音响效果,音乐也得以通过持续发声的音符表现出更多的情感,以一种独属于肖邦的细腻和抒情性为特点,将夜曲进行了极度艺术化处理。由于肖邦受到了莫扎特等作曲家们歌剧的影响,加上他的音乐中充斥着“rubato”,也使得他的夜曲充满了更自由的节奏和更复杂的结构以及旋律演奏的扩展。

可以从肖邦最有名的夜曲作品Op.9 NO.2 中看出他受到了菲尔德夜曲怎样的影响,同样的左手分解和弦,右手如咏叹调般抒的情的旋律……

(一)作品Op.9 NO.1

在Op.9 的三首夜曲中,仍然可以看到受到约翰·菲尔德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看作是模仿菲尔德的风格所创作出来的。旋律是各种七连音、十二连音、二十连音、二十一连音,在稍显单调的左手八音之上流淌,前几个小节中左右手的节奏各自独立的对位法在肖邦钢琴曲中很常见。中间过渡部分右手八度音阶演奏的旋律非常甜美,和声部分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第一主题使用了带有降号的小调调式,以轻松而凄凉的方式展开;第二主题中变成了带有降号的大调调式,通过变调转换为庄重而沉稳的声音;最后的部分重新回到小调。

(二)作品Op.9 NO.2

这首作品采用了二段体形式,加上最后的结尾部分。主题A、B 部分的再现出现了很多具有装饰性质的音符。特别是A 部分中从弱开始了柔和的演奏,其中包含了很多优美的旋律。音乐越往后进行,A 部分就越不断地发展,与开头的A 部分相比,颤音和连音的使用增多。作品中持续柔和的音在C 部分的结尾出现了变化,速度变快、力度记号变强,最后在华丽的颤音中结束。

(三)作品Op.9 NO.3

这首作品采用了复三部曲式,是肖邦所有夜曲中篇幅最大的一首,也是不同于肖邦夜曲小调的创作风格,突破性地使用了B 大调。整首曲风诙谐欢快,和前两首静谧、梦幻、抒情、悲伤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曲子速度很快,在结尾的最后部分,右手通过华丽的下行装饰音使全曲达到高潮,再配合减弱的反方向分解和弦结束。

(四)作品Op.48 NO.1

这首作品和f 小调幻想曲以及降A 大调叙事曲等作品都是肖邦成熟期的作品,放在肖邦所有夜曲作品中也是非常壮观和戏剧性的。这首作品创作于肖邦在乔治·桑的别墅中最幸福的时期,也是通过这部作品,肖邦完全脱离出了约翰·菲尔德,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夜曲创作境界。以广板为开始,使用复杂的三部曲式,A 部分从较为阴暗的小调进入主题,B 部分转变为节奏更加缓慢的C 大调,16 分音符如暴雨降临般逐渐加速,和声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也逐渐复杂,连续的快速八度之后,主题部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复杂的柱式和弦以及更强的力度再现,最后重新回到小调,归于平静后结束。

五、对约翰·菲尔德夜曲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早期肖邦夜曲颇受菲尔德夜曲的影响,具有菲尔德夜曲的特色,例如:长旋律线条、伴奏声部多为简单的分解和弦、类似声乐唱段的旋律、抒情的较慢的曲速、多使用装饰音、大量使用踏板。但随着后续肖邦作曲技巧的进步发展以及经历了不同人生阶段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使得肖邦在作曲时融入了更巧妙的技术和更深刻的感情与思考,一直到中晚期的Op.48 NO.1,这首作品中已经几乎找不到菲尔德的影子,这时肖邦创作夜曲内容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深刻,以至于更像是一首小型的叙事曲而非“夜曲”这种钢琴小品。

(一)旋律

夜曲这一音乐形式早在菲尔德用钢琴创作前就已经形成,只不过是声乐曲和器乐曲,菲尔德的夜曲中旋律都是简单的长旋律线条,强调连贯性和氛围感,旋律走向平稳,像是在诉说或温馨、或悲伤的故事,整体作品含蓄、内敛、温和,包括作品中几乎不存在变调和强调和声的稳定,伴奏声部只使用简单的分解和弦等。从这些方面更是显示了菲尔德的夜曲虽然纯净,但也只是在美声唱法风格的旋律上加入了分解和弦,总体形式非常简单。

肖邦的夜曲在前期也是脱胎于菲尔德的夜曲,相似的长旋律线条,伴奏声部使用分解和弦等,但到了中晚期,肖邦作曲技术的提高以及经历了动荡时局后,肖邦不再只是使用单一的旋律,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多样性、热情和宏大的内容,利用半音音阶、双音甚至通过不停地转调、变调、移调等创作手法使得音乐旋律更加丰富,在形式和内容的所有方面都提高了夜曲的完成度,也赋予了钢琴夜曲这一钢琴小品体裁不同于菲尔德时期更强大的音乐表现力。

(二)形式

约翰·菲尔德的夜曲形式较为单一,基本都是三段体式,仅仅只有宁静而抒情的旋律部分,肖邦的夜曲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有三段体、回旋曲式[(Op.27-2)、(Op.9-2)(A-B-A-B-A-C-C)]、带有coda 的二段体[(Op32.-1)(a-b-a-c-b-c-b-coda)], 还 有 即 兴 曲 式(Op.55-2)。

(三)调式调性

约翰·菲尔德的夜曲充满了单纯的美声唱法风格的旋律,也就没有复杂多变的调式调性,通常是一种调式贯穿始终。这一点肖邦在早期的夜曲创作中就不同于菲尔德,在作品9-1 中B 部分就巧妙地转换成了同主音大调;作品48-2 中从升f 小调转成降D 大调,并且连节拍也从4/4 拍变成了3/4 拍的叙事曲风格。

(四)强弱标记

约翰·菲尔德夜曲旋律的单纯性,更注定了他婉转多情的夜曲音乐性格,他的夜曲几乎没有ff 的强弱标记,更像是缓缓诉说的睡前故事一般。而纵观肖邦的夜曲,尽管开头会有p、pp 等标记,但随着音乐的进行、和声走向的推动,不可避免地出现f、ff、fz 等标记。

(五)织体

约翰·菲尔德的夜曲在织体运用上基本就是右手旋律配上左手简单分解和弦,肖邦在早期的夜曲创作中虽然也是使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但不同于菲尔德较为单纯的音乐色彩效果,肖邦通过增加两个声部之间的音域使得音乐有了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另外一点也得益于肖邦的夜曲多了复杂精巧的和声编配和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所以尽管使用了相似的创作手法,最后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结 语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出菲尔德夜曲中使得肖邦产生兴趣的那部分细节,就是夜曲本身具有的氛围感。在菲尔德创作钢琴夜曲之前,夜曲这个词早已出现,但菲尔德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早早离开出生地爱尔兰的菲尔德创造的这个音乐体裁并不注意音乐主题的发展,不注重对位、不注重结构,极致的简单、单纯的音乐,就像是只为了创造出一种不同于那个时代奏鸣曲、练习曲这类正规音乐的形式一样,单纯沉浸在自己的乡愁中,只有再简单不过的旋律,而肖邦的才华和情感填补了剩余的部分。

菲尔德对肖邦的影响可以从他作为夜曲创始人开始说起,并带给了肖邦完善这一音乐形式的机会。虽然菲尔德的研究者们总表现出作为创造者领先于肖邦的光芒,而肖邦的研究者们则提出相反的主张,认为菲尔德只不过是为肖邦完善夜曲而诞生的预备者而已。不论对于何种理论,菲尔德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夜曲的创始人和钢琴音乐的改革者。不论后来有多少作曲家创作了夜曲,都是以菲尔德创造的夜曲为蓝本。菲尔德作为钢琴音乐的改革者,由于钢琴演奏技术的进步也让钢琴制造商们纷纷改进钢琴制造技术,更加轻巧的键盘以及可以改变音色的踏板,使得钢琴可以演奏更广泛的音域、产生更宏大的音响效果,而菲尔德在夜曲中大量使用的踏板也同样带动钢琴的发展,在那个主流钢琴音乐仅存在奏鸣曲、练习曲、即兴曲的时代,他开创了钢琴夜曲,也随着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器乐发展到鼎盛时期,受到菲尔德在夜曲中旋律模仿美声唱法的影响,作曲家们不再拘泥于工整的对位和声,也开始在作曲中逐渐融入其他艺术领域,开始融入自己的内心情感,作品也逐渐向着描述故事和探究情感世界发展,加上肖邦天才般对夜曲的创作,也让当时的社会更加接受钢琴这一乐器,更多人接受钢琴,更加促使作曲家们为钢琴作曲,极大丰富了钢琴作品体裁。

猜你喜欢
夜曲菲尔德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戴卫·奇普菲尔德
——造梦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肖邦
12点敲13下
快乐新年
丰富的能源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