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解析

2023-12-04 02:36:26
轻音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标准音乐

金 洁

音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一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人们把自己的情感寄怀于音乐,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在音乐的社会属性这个范畴中,又包含了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音乐的艺术也是审美的艺术,审美对于音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也因此尤为重要。

一、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在一定区域经济基础下的,与上层建筑的结合体,随着自然社会的变化而形成的自然形态所反映的东西。同时,社会属性也是动物与植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它是由自然属性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但是,特别低等的动物没有社会属性。

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是指音乐是社会的产物,在通过音乐审美的过程之后,音乐可以反映社会的兴衰治乱等社会因素。音乐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音乐审美也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切割的关系。它不能脱离于社会本体独立存在,它的存在一定是与社会共生共存的,它是音乐的社会属性中的一种。《周易》有言:“先王以作乐崇德。”这充分说明了“礼”与“乐”之间的相互关联。“礼乐制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是治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礼乐制度是典型的社会属性的具体体现。到了现代,虽然没有与传统文化中一样严格的礼乐制度,但与它们一脉相承的是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审美同样对社会的发展兴衰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音乐审美的选择、音乐的不同方式将一些思想、道德等进行传播,起到与古代传统文化类似的作用。音乐对于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也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

二、音乐审美的产生与社会的关系

(一)音乐的起源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关于音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例如: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模仿说、语言说等。虽然对于音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每一种说法建立的基础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在人类社会的范畴内提出来的,主要都是围绕着人的生产和生活。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依附于音乐的产生,并与其割裂不开的,就是音乐审美。音乐审美大多来自人类的情感表达的需要,因为社会环境、时间、地域、审美者生活群体、审美者生活环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无论是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皆是对于其自身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其中有爱情、有愤怒、有开心、有激动等。音乐随即成为一个感情表现的出口,情感通过音乐这样的表达方式引起听众的共鸣并得以传播和发扬。例如:贝多芬的作品《悲怆》表达了他的激情和悲愤;姜夔的《扬州慢》表达了其在看到昔日繁华的都城已经空荡凄凉之后,激起的强烈爱国情感。音乐不可能无中生有,例子中的这些音乐家都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地域,虽然这些人的生活背景差异很大,但是他们的情绪却都由音乐得以表达,而他们的思想、情绪的汇集则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微观体现。音乐作品是由客观的、外在的社会现实与音乐家的主观意识活动两方面所影响的,而音乐家的主观意识活动也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每个人不同差异性的体现。因此,终其所述,最终影响音乐的因素,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密不可分。

(二)音乐审美在社会中的存在作用

音乐审美产生于社会,并反作用于社会,使之成为人类社会属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例如:在中世纪,西方音乐的唯一表达就是对上帝的赞美,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的社会模式就是教皇和教义为上,几乎整个社会都崇尚上帝。继续走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有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与绵延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信念有着最根本的区别,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神转向自身,提倡“一切以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到了古典主义时期,人们从神圣的束缚当中挣脱出来,受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偏向于自由、和平、民主、平等,强调人的重要性而不是神的重要性。这些不同社会时期的不同思想,都可以通过音乐审美进行筛选和传播,最后对这些思想起到了重大的流通作用。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筛选、选择或者筛选、放弃的过程。好的音乐作品,就如同音乐创作者、表演者与听众的精神对话,他们具有群体性,有的听众会喜欢安静的音乐,有的听众会喜欢激昂的音乐,每个人都有自身不同的喜好。而同样的一段音乐,可能在某一个群体中不受欢迎,但是在另一个群体中却广受好评。就如伯牙和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而某一段音乐能不能继续传播下去,与是否有其相同的群体情绪价值和相似的音乐审美、相同情绪价值和音乐审美的听众的体量等有关。

(三)音乐审美对社会的映射

通过音乐史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在不同的社会时间段、不同的社会形态内,对于音乐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而音乐也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可以对当时社会环境做出映射。更甚之,音乐是一门非具象化的艺术,因此,其包含的内容反而可以更多、更广,其对整个社会的映射往往也较其他艺术更为深刻。例如:就中国的发展脉络而言,原始社会中,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多与劳动相关,曲调较为简单。到了封建社会,又出现了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进入近现代,新中国的建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音乐和革命音乐家。这便是社会的变革对音乐审美的影响与音乐审美对社会的映射。然而,这所有的改变,却又是有其规律的。音乐的审美发展就如同一条河。音乐审美在传承中会逐渐因为各类因素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积累沉淀的。因此,在自然的更替中,音乐发生着变化,审美随之发生着变化。然而,虽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看音乐的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由一条主线往下发生细微转变后点滴累积起来的。

(四)音乐审美对制度的影响

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有一个重要作用,即音乐审美对社会制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音乐被不同的审美对象接受,甚至在某些典型的时期会对整个国家的制度都产生大的影响。例如,在西周创立了礼乐制度后,宫廷音乐被纳入“礼乐”的范畴,这也是宫廷音乐的雏形。而这些宫廷音乐,就符合当时宫廷贵族的音乐审美。这也是一个音乐审美作用于制度的社会属性的表达。

很多学者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会去研究当时的音乐。音乐也会为学者们提供很重要的历史证据,使人们能更加明确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氛围、社会形态等信息,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线索和考证。

三、音乐审美的能力与趣味对社会属性的表达

关于音乐的审美,首先要探讨的是审美能力与趣味的问题,因为这是审美重要的前提之一。而审美能力与趣味这两方面,无一不是在社会属性的范畴内的。

(一)音乐审美的能力的社会属性表达

音乐审美的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通过长期接触音乐而形成的。第二是通过教育形成的。这两种原因都离不开社会,因此也同样具有社会属性。例如,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音乐行为,在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音乐文化传承,虽然没有系统地教授过自己的孩子,但是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们往往对此类音乐的感知能力强,对此类音乐的韵律和特点经过长期的熏陶,在不需要刻意学习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就习得了此类音乐。而更多的孩子是没有这样的音乐氛围的,因此就有了音乐审美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教育。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专门的音乐课程。通过音乐的教育,很多孩子也习得了音乐的知识并对音乐的韵律、历史、规则等有一定的了解。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听音乐,只要是认真地在聆听,就必然会有所感受,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社会属性下不同的感性体验能力的外显表达。

(二)音乐审美趣味的社会属性表达

审美趣味也可以称“美感”,对音乐而言即“乐感”。乐感表现为对音乐韵味或风格的把握。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形成相同,主要是有自然形成和学习获得两种情形。在很多地方,当地的音乐人既是地方音乐的创造者,也是传播者和发展者。音乐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不同的变化,又分化出不同的音乐。这所有的一切依然离不开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

四、音乐审美标准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音乐审美的标准又分为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两个方面。

(一)音乐审美的主观标准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主观标准是音乐审美个体心中自己的审美标准,因人而异,也就是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喜爱的审美标准。在这套标准的审美体系下,个人的审美标准是非理性的,具有感性特征的。对于他喜欢的音乐,他会觉得得分很高,觉得这段音乐非常动听,但是往往在别的听赏者眼中也许并不觉得这样的音乐很好听。而影响这种主观标准的原因则是包括社会文化习俗、审美习惯、个人受教育情况、审美经验、审美经历、性别、个性、年龄,等等。这些因素无一不与社会属性有关。

(二)音乐审美的客观标准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客观标准也叫确定标准,指的是群体共识的尺度,具有中立的立场与一定范围的普遍性。客观标准的建立以个人审美体验和理解为基础,超越个人体验,但又与各人体验密切相关。它的建立不仅有感性的因素,还有理性的因素,并且理性因素的作用更大。感性标准可以确保对于社会选择性评判具有公正、合理、权威的意义。

无论是音乐审美的客观标准还是主观标准,它们的产生皆是在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范畴之下。各种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在对音乐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人们会自然产生审美判断。但无论如何进行判断,如果没有社会的存在,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这样各式的审美标准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这些音乐审美标准的存在。

五、正确运用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

音乐审美可以通过教育、传授等方法影响人们的情绪,启发人们的思想,培养人们的感情。正确地运用人们的音乐审美,可以对社会的发展和培养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对音乐审美的运用不当,则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负面、不利的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多主张崇尚真、善、美的音乐,对人们提升幸福感、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 语

与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相对的还有音乐审美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中自然界、生物界方面的事物本质属性的面貌、规律、现象,对人脑的反应和认识。音乐审美极具文化烙印。音乐审美的社会属性极其重要,它除了能表达社会的发展脉络,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发展作用于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审美又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音乐的理论研究不能脱离于现实社会,且一定要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了解音乐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流传的社会群体、音乐表达的社会情绪,等等。多方面地去感知社会对音乐的影响,才可以在音乐的研究过程中做到尽可能理性、尽可能全面。

猜你喜欢
标准音乐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奇妙的“自然音乐”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
音乐从哪里来?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你可能还在被不靠谱的对比度标准忽悠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2015年9月新到标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