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茜(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活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哲学思想的重要题材。现代主义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抒情诗《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表明:一个人伟大的思想可以贯通古今从而超越短暂的生命。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活在苦难世界的福贵的形象,他始终平静地活着,以超然态度看着这个苦难世界。可以说,关于“活着”,任何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呈现方式。今天,我们带着这份对生命的眷恋和探求,解读英国作家罗素著名的作品——《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我为什么而活着》篇幅很短,但是层次分明,充满无可辩驳的力量;同时,也透露了罗素厚重的生命意识、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因此,我们不妨将这篇文章看作罗素对生活、生命的宣言书,文章中透露的思想内涵和他对人类的拳拳关爱之情,纵观古今中外,这难道不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人生追求吗?因此,它具有普遍意义,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更令人无限感动。
文章虽短,但蕴含的哲理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它行文优美,值得处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们学习。
对于为什么要活着,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在罗素的思想里,他认为无非有三个理由——爱情、知识、同情。对于这三种情感,作者用“纯洁”“强烈”来形容。纵观罗素的一生,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也立足于此进行个性化解读。
1.爱情——解除内心的寂寞
爱情是人类真挚的情感,也是人类得以繁衍不息,占据地球物种顶端的主要力量。在罗素看来,爱情实在有太多意义,一是可以带来狂喜;二是可以解除孤寂(爱情给予人类巨大的安慰和力量);三是在爱情的结合中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罗素在晚年时写给伴侣的小诗中,曾用到这样的诗句:“我找到了狂喜和安宁,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命。”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个人终不能孤独面对漫长的人生,即使有人选择如此,但是不能与人分享追求理想、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这难道不是一种痛苦吗?而且人生路漫漫,只有风雨同舟、矢志不渝的爱情才能渡过人生的苦海。当然,“爱情”其实也可以解读为大爱和热爱,这要求我们要对生活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意,才能发自内心地爱身边的人和事。心中有爱,才能培养自身乐观、开朗的个性品格,更有信心走完漫漫人生之路。
2.知识——丰富精神的需求
如果说爱情填补了内心的寂寞,那么知识则填补了精神的空虚。人生于世,总有太多的困惑,正如古代思想家韩愈所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都必须经历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连屈原也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懂得了知识的内核,就能用语言文字去解读当中的奥妙,让自己的意志觉醒,更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才能有更大的热情去引领某个领域的发展和繁荣,为全人类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虽然他说自己的“成就不多”,这当然是谦虚,但他一生的成就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是初学者,更要以丰富的知识来为自己漫长的人生保驾护航,因此,“求知”更是同学们的使命。
3.同情——来自内心的情感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是罗素一生的重要印记,更是其人生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作为人的基本情感,是大爱精神的显现。“渴望爱情”“追求知识”都不过是为了自己,但“同情苦难”是为了他人,就这一点而言,罗素已然超越了人类。笔者甚至认为,罗素这种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因为关爱人类,同情人类,帮助人类需要自己的知识,更需要自己的心灵,在两者的加持下,罗素才能用这份心境去拯救人类苦难。当然,一个人的努力毕竟有限,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奋斗,试图减轻人类的不幸,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胸怀宽广,精神崇高的罗素。
罗素给出的活着的理由太高尚,可见在他心中,正义、良知、智慧、温情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东西,它们太博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鲜有这样的宣言,让人感动。
《我为什么而活着》属于议论性散文,这种文体的最大特点是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既有议论文说理的特点,表达一定的观点,又有散文的特点,富于感情。因此,文章的行文之美首先体现在语言的精妙上,将罗素语言学家的天赋充分展现了出来。比喻修辞的运用是其中的第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段为了说明三种感情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影响,这样说道:“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作者把三种感情比作飓风,把人生比作痛苦的大海,“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的无奈,自己深受其害。总而言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作者的一生都在“上下求索”,也成为他一生奋斗、追寻的原动力。又比方说在第二段中,“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比喻孤独的可怕,又反过来衬托爱情的美好,让人对爱情充满幻想。有的语言片段,作者使用了一定的隐喻,比方说在“对知识的渴求”中,说“我希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对于这两句话,其实很多同学会表示困惑,大可不必如此!“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是罗素对抽象自然科学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述,他想弄懂科学上的那些自然现象,因此才如此热爱科学;而“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其实是罗素想要探寻社会科学的深刻魅力。凡此种种,真心希望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去发现和挖掘最美的感动,这就是文章极致的语言魅力所在。
文章的行文之美还体现在结构的完整上。既然是一篇带有议论文性质的散文,它也遵循着一般议论文的行文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个总分总的常规议论文结构形式:每一个段落都环环相扣,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联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在写作时,不妨仿照这样的写作方式,避免出现混乱、表述不清的情况。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讴歌。那么,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记得董卿在《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的开场白中说:“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实在说得太对了,董卿说的是生命,但活着本身不就是生命的延续吗?笔者认为,“活着”如果有声音,它一定是贝多芬的交响乐,跌宕起伏,热情歌颂生命的美好;“活着”如果有颜色,它一定是凡·高的《星空》,璀璨闪烁,深情描摹生命的本色;“活着”如果有姿态,它一定是茅盾的《白杨树》,挺拔高扬,衷情诉说生命的伟大,正如我们当今中国: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无数的逆行者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证明了活着就是奇迹!
感谢罗素,让我们领略到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