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民族文化兼容性、多样性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这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发展繁荣至今的重要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形成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在本期中,杨晓燕老师的文章写道:
最新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它包括四个方面,其中“文化自信”被摆在了第一位。然而,“文化”是一个庞杂的概念范畴,它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元素。
我们生活的区域毕竟有限,身边的文化现象虽有却也不够多,那么怎么才能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呢?答案就在于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逐步推进,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中国文化智慧的政治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家风文化等都会在阅读课堂上呈现,文本阅读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如果不懂这些传统文化就看不懂课内、课外的很多文本,尤其是流传下来的古文阅读文本,甚至最常见的中国四大名著。而整本书阅读,不管是在篇幅上还是内容上都比单篇的文本阅读来得更丰富、更厚重。笔者且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例,谈谈从整本书阅读提炼传统文化的烙印,希望对同学们日后整本书阅读有所启示。
杨老师这段话也是我们编辑这本杂志的目标之一,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期所收录文章皆为一线教师关于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古诗文的心得体会,文章都能结合课内课外经典内容来阐发,还是很丰富的,认真阅读一定会有很多启发,如“活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哲学思想的重要题材。《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在作者解读《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议论性散文时,请同学们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