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2023-12-03 14:04谢玉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圆明园浅层学段

谢玉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其中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浅层学习和机械学习,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谈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精研文本,厘清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目标

从学习内容角度来看,浅层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即能理解或运用的内容,二是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即能解决的问题,三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继续学习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巩固既有知识。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来看,这些浅层学习内容虽然也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了读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仍然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五年级上学期是第三学段语文学习的开始,它上承第二学段,下启第三学段,因此,认识“殿、珑”等10个生字,会写文后生字表中的15个生字,理解并运用“不可估量、众星拱月”等24个新词,以及分析课文的总分结构等学习目标仍然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五年级学生在第一、第二学段已经掌握了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含义并造句的方法,也基本掌握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习过很多总分结构和并列结构的课文。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上述学习内容属于浅层学习目标,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

明確了浅层学习目标,什么是深度学习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单元学习目标予以确定。文章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爱国情怀”,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深度学习角度来看,教学本文,教师应该基于第三学段学情和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结合与圆明园有关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链接”,深入了解圆明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结合文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尤其是意蕴深厚的句子,深刻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厘清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目标,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师生才能集中精力落实深度学习目标。

二、紧扣关键词句深刻理解重点内容

明确深度学习目标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深”字入手实施教学,即引导学生深读、深究、深思、深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才能真正将深度学习落到实处。

在学生自行完成浅层学习目标后,笔者结合深度学习目标,紧紧扣住“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展开教学,因为这两句是全文的总纲,也是作者痛惜之情的载体,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两句话,即可起到纲举目张的学习效果。

首先,笔者提问:“圆明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学生经过同桌互学,从第2段中找到答案并用文中词语“众星拱月”概括出来。笔者趁势提问:“‘众星拱月中,什么是星?什么是月?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很快答出“圆明三园是月,环绕在其周围的小园是星”,但对“众星拱月”的象征意义,学生则显得茫然。于是,笔者为学生补充了古人对日、月、星关系的理解:日、月象征着皇权,繁多的星星象征着黎民百姓。由此,学生对圆明园的造园艺术有了深入理解:造园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印证了文中的“皇家”二字。

接着,笔者让学生从第3段中找出与“中外风景名胜”和“幻想的世界”对应的内容,从第4段中找出与“博物馆、艺术馆”对应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圆明园既是‘中外风景名胜,又是‘幻想的世界,既是‘博物馆,又是‘艺术馆,却被英法联军劫掠、烧毁,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经过小组深入研讨,学生说出了诸如“落后就要挨打,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表达了作者痛惜之情”“侵略者的残暴,表达了作者的痛恨之情”之类的感受。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从时间词的角度深入学习: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精确的时间词语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从文中找出“1860年10月6日”“18日和19日”“三天”等时间词,深刻地感受到侵略者破坏圆明园的时间之久;“18日和19日”说明侵略者竟然连续两天在园中放火;“三天”说明这把大火燃烧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被劫掠、烧毁的原因,笔者为学生播放了电影《大清炮队》《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播放了歌曲《七子之歌》,学生从电影和歌曲中深刻地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以及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对统治者的愤怒之情、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用知识报效祖国,用强健的体魄保卫祖国。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深度学习不仅是为了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深入研究探讨、质疑问难,更要深化认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深度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我有问题问老师”的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内容提出质疑,或提出新颖见解。有的学生提出“圆明园是中国的皇家园林,它的毁灭为什么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呢?”有的学生质疑“为什么老师在范读文本时,运用了不同的语气呢?”学生共同的疑问是“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不太吻合”,笔者便将此问题作为深度学习的抓手并予以引导。首先,笔者承认:从结构上看,文章开篇写圆明园的毁灭是巨大损失,但文章的主体是写圆明园的布局特点、建筑风格和收藏的文物,最后一段才简要叙述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这样看来,文题与内容是不太吻合的。然后,笔者出示相关资料,如教材插图圆明园大水法、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和《圆明园3D复原图》,学生立即被照片和复原图震撼了:圆明园大水法的残破与圆明园的原貌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这样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的惋惜与遗憾,学生心中的历史耻辱感油然而生,真正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进而释然:文章主体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让读者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情,认知到英法联军是多么令人憎恨。因此,作者这样写是合情合理的。

讲完《圆明园的毁灭》后,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乾隆大阅甲胄、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女史箴图》,在学生惊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笔者心情沉重地告诉学生:“这些文物只是圆明园数以万计的文物中的几件,但这些文物都被英法联军劫掠了,现在仍被外国博物馆收藏。”刚才还兴奋不已的学生一下子都低下了头,证明“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为了激发学生对中国文物流失的痛惜之情,笔者要求学生课外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从观影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得到了强化。

猜你喜欢
圆明园浅层学段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