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国
(湖南迪亚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
我国各大城市建立起了产业园区,其在地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园区汇聚了各种产业,生产中会消耗大量资源,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园区要加强环境管理,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影响,有效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污水处理厂的经营与其它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是有明显区别的,它涉及许多方面,如:准备、计划、组织、控制等。
准备工作
包括物质,人力,资金,能源,组织等。在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前,必须对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提前准备各处理装置所需的化学试剂,并做好废水处理过程的准备工作。
制定计划
它是指制定出污水处理的控制方案和分步实施计划,为以后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提高处理厂的经营管理质量。
组织工作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需要,对各作业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制订相应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做好控制
控制是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计划的实施,控制内容包括进度控制、消耗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是我国目前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环节。尽管我国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近几年,我国各有关部门逐渐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兴建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但是很多废水处理厂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1]。其主要原因在于,整个工程的推进都集中于工程的建设阶段,对运行周期的忽视,这为后续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运营费用。
1.3.1 国有公营运营模式
目前国有公营模式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等多种经营方式,其中国有公营模式强调的是政府出资建设。国有公营运营模式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也可以通过签订服务契约等方式来参与经营。
(1)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其运行方式是由政府直接管理,而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也属于事业编制,其管理费用均由国家财政拨款[2]。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一个弊端,没有独立的财务核算和成本控制,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政府具有监督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角色,因此监督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2)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
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是《公司法》规定,在明确产权、清产核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传统的废水处理机构运作。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它可以克服政府运作中的弊端,独立处理污水,实现自负盈亏,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DBO运营管理模式
DBO模式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承包商承担设计、运行和管理两方面的责任,建立一个符合公共部门运行需求的公用污水处理设施。而在合约期间,承包商将负责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在合约到期后,将物业转交政府。此模式主要应用于政府以国债或其它方式筹资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其合约期限通常为5至10年。
1.3.2 公有私营模式
所谓的公有私营模式,就是将环保基础设施的经营与投资,以特许经营或出租的形式,转嫁到私人公司,而在此之后,其经营收益和商业风险等均由民营企业承担。其中TOT和ROT是该模式中典型类型,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股份转让、BOT和合资企业为主的模式。
(1)特权经营模式
在此模式下,政府和投资方根据特许经营权的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由投资方承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合同到期后,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权将无偿移交给政府,通常是BOT和TOT,目前我国大部分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这种管理模式。
(2)BOT模式
这是一种由民营企业参与到污水处理设施的经营管理方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投资方式,通过签订合同,在合同期间通过收回投资、偿还债务等方式获得收益,合同期限通常为15-20年,合同到期后,项目公司依然要向地方当局移交[3]。它具有如下优势:利用私营公司进行投资,降低了政府的公共借贷和直接投资,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社会和公共需要可以事先得到满足。由于私人公司的积极介入,使得原本无法投入资金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得以提早完工,以满足环保和公众的需求;可能产生有关的利益,例如技术转移,培训专业人士。
(3)TOT模式
TOT模式也是一种常见的融资形式,它是指由国家对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资产评估,然后将特许经营权以公众的形式进行拍卖,以确保其在合同期限内具备运营和维护的特性,同时,在合约到期后,还要将其无偿移交给政府。它具有如下优势:废水处理厂的运营人员省去了施工期的风险,使得业主在接管后可以获得利润。对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存量资产进行盘活。
1.3.3 股权或产权转让模式
所谓股权或产权转移,就是将国有或国有公司的一些股份或产权转移到适当的私人公司,由私人公司来参与公司的运营,并给予其一定的权限,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具体的业务。该模式主要适合于改造后的工程改造投资项目,包括终端设备和管线网。
1.3.4 合资合作运营模式
合资企业是指由国家出资,以其资产为基础,与私营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取得废水处理设备的经营权。同样,在获得政府许可后,公司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特许经营。
1.3.5 用户或社区自助模式
一般来说,社区自救的社会模式是由公众同意,经公众同意后,建造污水处理厂。这是由社区团体来经营,通常建筑单位是专业公司,而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是由居民共同承担。目前,它属于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相比。由于该模型不能完全覆盖城市管网和小区,所以,在市场化改革中,城市供水系统的前景十分看好[4]。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位于新建区域,其作用是解决居民的生活污水,为市区的内河供水。污水处理厂选址最好选择在河流的上游,这样可以给河流最大的一端注入新鲜的水源,而现在,可以考虑建一个地下污水处理厂,把上面的部分建成一个湿地公园。在乡镇地区,因为平时下水道的流量很小,但节日期间的交通流量很大,而且管线之间的差异很大,所以比较适合修建小型的污水站,从提升泵站直接流入污水处理厂。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以MBR、AA/O为主。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MBR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其规模较小,但由于其操作费用高,操作和管理难度大,且生物膜必须定期进行更新,以适应水资源不足的要求。采用AA/O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低、运行管理简便、污泥量大等特点。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要从占地面积、成本、处理规模、运营管理团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众多,需要选择高品质的设备,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尽可能地减少替换。陷泥河净水厂用水、悬浮式鼓风机、排烟管路、排烟管路、控制室及辅助设施。由于地底的湿度比较大,一般的碳素钢板、镀锌板等材料都会被腐蚀,导致其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使用。
据有关资料,我国现有城市660余座,新建污水处理厂600余座。从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数目来看,其分布并不平衡,有的城市建成了多个污水处理厂,有的地方甚至是偏远的、小型的城镇,由于污水处理能力的不平衡,使得污水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建设周期长,污水收集管网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污水收集管网经常出现拥堵和渗漏等问题,近几年,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暴雨天气时,强降水对污水收集系统的收集量和处理效率都会下降,造成出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先进设备、技术引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资金不足,致使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处理效率普遍低下。
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升级时,会涉及一些基础设施、设施等方面的资料,但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资料缺失或者是部分数据资料丢失,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升级。
由于专业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造成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较弱。此外,由于污水处理厂职工薪酬水平偏低,缺少对职工的有效激励,导致部分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较高工作经验的职工大量流失。
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积极吸收工程建设资金,争取专项资金,建设PPP工程。尤其是中西部和中小城市,要加大对中西部、中小城市的财政扶持力度以及对中西部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投资力度,这将为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基础的建设和运营资金。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不断增加,对其工艺、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应将处理技术与运行体制的改革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断优化、创新,逐步建立适应目前污水处理现状的工艺系统与运作机制,实现从点源治理向集中治理、单一治理向点源治理、面源治理的过渡,从而促进污水处理技术的稳步提高。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基础管网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其配套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的现实要求。特别是在大中小城市,要加强基础管网的建设,确保基本管网的覆盖,并设置雨污分流网络,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尽量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混合。
在污水处理厂的前期,要对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调查,对工程的规划、投资、预算等进行调查、论证,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污水处理的需要,合理地选址、设计,作好工艺流程处理,保证工程的技术、造价、工程规模。
就工作人员的使用而言,雇用具有职业背景的毕业生;在职员工继续教育方面,通过举办、参加污水治理行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在职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人事方面,要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工资体系,合理分配工作岗位。
在新的环境下,加强水质管理,利用高效运行数据为企业运行和优化提供依据,充分反映了水质管理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水质管理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而在常规阶段,则是按照水质监测管理方案,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记录和分析。在特殊时期,水质的处理主要是针对突发情况,并按照应急方案,对水处理及重要仪器设备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新的形势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必须保证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对运行中的操作人员要熟悉操作规程,防止因人为原因而发生故障;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应当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流程,掌握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办法,在突发或者是异常状况下,能有效地控制废水处理系统,保证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稳定运行,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了持续的更新和更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和技巧。在确保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高效运行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行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与保养管理,是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良好的状态。在设备使用、维修方面,要建立一套长期稳定的费用控制体系,使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在项目建设及试车过程中,应使员工充分了解并熟悉设备的各种参数及工作状态。
污水处理系统的日常运营管理应注意以下三点:保持设备内部的整洁,建立健全的设备清洁体系,并严格遵守。保证设备内部的环境卫生状况符合有关规定,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完善;组织员工到工作一线,了解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提高员工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系统运行管理文档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以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对城市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市政部门、污水处理厂等相关部门要齐心协力,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可行的措施,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