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所生 而独知守其根

2023-12-02 23:52东山
新安全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尚书敬畏万物

东山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

这一典故出自汉代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万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大意是,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不同规律和具体特性,百事都有其出现、存在的各种具体根据,却都知道应该保住自己的本源、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传承守护事关文化安全、民族精神,乃至国运兴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就源于牢牢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根脉。

司马迁曾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传承守护的故事。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挟书律”。史料记载:“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寥寥数字,道出了一位名为伏生的学者在艰难时世下的抉择。

伏生自幼研读《尚书》,十分了解其重要价值。为保典籍躲避灾祸,他甘冒杀身重罪,将《尚书》埋入墙壁的夹层。秦亡汉立后“挟书律”被废除,流亡异乡多年的伏生才敢让《尚书》重见天日。然而,藏匿壁中时间太久导致《尚书》严重损坏,仅剩28篇,于是伏生参照残片断章和早年记忆,口传于世,聚徒授经,直至耄耋之年。这部“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伏生以命护之,终传于天下。后人颂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对于“根”,中华民族有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重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不仅属于古圣先贤,还属于当今吾辈,更属于后世万代。从甲骨竿牍到笔墨纸砚,从楚辞汉赋到七律五言,从秦砖汉瓦到飞阁流丹……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沉浮跌宕中推陈出新、赓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命脉,成为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坚实根基和基因密码,成为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立业安邦的历史镜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形成和维护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文明传承、国家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维护文化安全指明了方向。

行胜于言,事成于实。习近平总书记还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身体力行关注并推动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保护与传承。从在福州三坊七巷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到在平遥古城叮嘱“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躬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守护,是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心和对维护文化安全的最好体现。

文化安则国家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文化安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更加需要筑牢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的根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涵养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筑牢无比坚实的精神支撑,赋予无比强大的奋进力量。

猜你喜欢
尚书敬畏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尚书·禹贡
敬畏先烈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