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4 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一项颇有意思的数据是,实现课后服務的针对性有效性(55.1%)获选率最高,是受访家长最为挂心的一点。
(11 月10 日《广州日报》)
当前,围绕中小学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减负”了。把“黄金时段”还给学生,让学生“腾出双手”,这不仅是学生自己的心声,也引起不少家长共鸣。
既如此,为何上述调查里还有部分家长在呼吁课后服务?要知道,学生每天很早上学,学习一天“身心俱疲”,盼星星盼月亮盼到放学,课后服务岂不是又变相延长了他们的在校时间?
事实上,课后服务并非与“减负”背道而驰,而是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正如经济学供需理论所强调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必然要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一旦供需失衡就会造成短缺或过剩的问题,阻碍经济的良性发展。同理,课后服务正是调和教育供需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在“双减”的背景下,课后服务“地位”已然升级。在很多人眼里,它已经成为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素质拓展的新场域,是促进教育公平普惠的重要抓手。在这方面下功夫,是家长、学生所盼、所需。
那么,当前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都有哪些期待?调查数据显示,62.1%的受访家长期待提供多样的兴趣拓展活动,61.0%期待有效补习辅导,53.0%建议定制差异化服务,48.1%希望能高质量完成作业,27.4%期待偏远地区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一组数据清晰呈现了部分家长的需求,我们不妨简要为其做个层次归纳。其一是基本需求,主要解决孩子的托管、照顾、看护等“三点半放学”的难题;其二是差额需求,主要解决作业辅导、巩固知识、拓展教育等“课后进阶”的难题;其三是超额需求,通过兴趣培养、特长发展、社会实践等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
有了这样的“需求牵引”,学校就能“对症下药”,为有现实需要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课后服务,也让“双减”只减负担、只减焦虑,不减勤奋、不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