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晓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35
2019 年,国家开始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贯彻落实“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这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职业教育改革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和框架机制[1]。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指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2~3 个相近(相关) 职业岗位,或能够胜任1 个复杂技术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2]。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个体诉求、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发挥作用的综合体现[3]。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知识融合、技术交叉的特点。新技术迭代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较深厚的管理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基于1+X 证书制度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帮助毕业生在以后复杂的职业生涯和岗位变迁中,适应自我转岗、换岗、跨行业就业的多元化需求,使职业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传统的职教体系下,课程体系设计是先定岗,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后,再进行岗位能力分解,进而导出匹配的课程体系,辅以实训教学和素质培养体系。融入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体系,进行能力分解后会选择适合的技能等级证书,再进行相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时会充分考虑融入所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大纲,通过增设新课程或拓展原有课程标准等方式实现,并通过实训体系增加X 证书所要求的新技能、新工艺、新技术等内容,真正实现学历证书课程内容与X 证书课程内容的对接融合。
1+X 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注重人才的复合培养,根据本专业核心岗位及相近岗位能力,确定几项职业能力并以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强化多项能力的培养。复合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多技能培养,而是作为职业人的复合能力培养,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素质教育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些复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从校级公共基础课到专业选修课,以及充分利用学校第二课的素质教育课,形成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1+X 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构建首先是以证定课、课证融合。“X”证书的考取是对学历课程体系的补充,“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与专业课程考试同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相应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相对接,“X”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相融通[4]。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脱离企业,融入X 证书技能考核,可以借助职业技能培训单位的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培养。有些X 证书培训单位拥有丰富的合作企业资源,帮助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其虚拟实训软件也可辅助学生的技能训练。
面对众多证书,应该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目标就业工作岗位需求,确定核心技能模块,选择相应的1+X 证书。在面临多个X证书时,要考虑区域人才需求的特点与发展趋势,遴选一个主证书和若干个备选或拓展证书。
备选的X 证书较多,但真正与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岗位吻合的筛选下来不到10 个,在这10 个左右的证书中选择,还要考虑证书培训单位的资历和实力,这是优中选优原则,便于未来证书的资源建设、培训团队建设和考评组织建设。
X 证书代表了企业的需求和职业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有发展性,在X 证书遴选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根据企业发展趋势,选择有益的证书作为学历教育的补充。学校在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还可以考虑“补短板”,即针对人才培养核心技能,选择学校师资薄弱且欲借助培训单位资源的证书,强化核心技能培养。
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择应该是一个不断补充、优化和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势必有些证书被淘汰,有些证书逐渐巩固其专业核心地位。这个发展过程,既是学校学历教育优化过程,也是对证书培训能力考查过程,还是人才培养目标随企业需求变化发展过程。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22 年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商业服务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毕业生毕业时在掌握商业管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商品开发、门店管理和电商运营等核心技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管理+技术”的复合型能力体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遵循以上四个原则基础上,选择了四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培训单位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校企合作经验,软硬件资源丰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校企合作深化大有裨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X 证书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X 证书体系
学生通过1+X 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不仅具备了商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而且还具备了商业服务业连锁加盟模式的运营技巧和管理能力,能够帮助商业服务业通过连锁加盟实现规模化发展。此外,与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强化连锁加盟管理能力,可以满足学生未来商业服务业总部和门店就职需求。而商品管理、门店运营和电商运营是商业企业非常重要的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发展空间。
复合型多元技术技能要素内在逻辑联系的依据,应该是基于同一个产业链的职业体系,以工作要素相关联为职业技术技能的联结[5],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岗位、能力、证书、课程是一体的。在职业岗位定位与X 证书对接的同时,梳理各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X 证书培训大纲,形成每个岗位的课程体系。I+X 证书制度中,专业技能证书的测试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主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标准确定。由于各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有自身特点,因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完全对应的极少[6]。课程体系或者增设相关X证书课程,把X 证书培训内容融入现有专业课程,或者几门课程共同完成X 证书的教学,不改变原有课程设置,另添加实训项目强化X 证书技能点。
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X 证书确定的同时,形成了各岗位课程体系,如表2 所示。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素质培养模块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一专多能、知识素质复合的课程模块,构建岗位综合、形式多样、项目具体的教学体系,实现学历证书课程内容与X 证书课程内容的对接融合。
表2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基于1+X 证书的课程体系
对于X 技能专业性较强的培训证书,其培训内容依托原校内专业课程完成,可以选用证书指定培训教材作为授课教材,并增加相应实训项目强化重点技能考核点,以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成绩作为课程期末成绩。例如“品类管理技能等级证书”把企业岗位业务、商品分类、选品采购等商品知识、品类管理知识、采购管理相关知识及技能融入证书考核,主要通过学历教育“品类管理”课程实现,直接选用该证书的培训教材,并将商品管理过程通过1+X 品类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训练,将证书考核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档案。
有些技能等级证书其培训主体内容涵盖在某一门学历教育课程中,不需要单独设置X 证书课程,但需要增加“实训项目”强化训练,以便更好满足该证书考核需要。如“1+X 数字营销技术等级证书(中级)”培训大纲内容涵盖在新媒体营销课程中,但又比课程相关章节学习内容更深入。根据培训大纲要求,修改学历证书课程标准,使用该证书培训平台的虚拟软件强化训练,强化证书技能培训点,较好地解决了原课程实训薄弱问题。
某些技能等级证书,其培训大纲内容丰富综合,需要借助几门学历证书课程完成教学。如“网店数字化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目标岗位吻合度较高,其内容要通过几门课程的教学才能掌握,按照学历证书教学标准及学生知识掌握的逻辑顺序,在第二、三、四学期依次开设卖场运营与管理、网店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在第四学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果未通过还可以在第五学期再次参加考试。
传统学历教育的实训课程体系多配合各学期理论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分在各个学期内,通常是按照先单项技能再综合技能,先校内实训再企业顶岗实习的顺序设计,校内实践可以采用实训室实操训练和虚拟训练两种形式。融入X 证书后的实训体系,更强调综合性,需利用X证书考评体系的实训资源,特别增加X 证书强化性实训内容,方便X 证书考取前的强化训练和补充学习。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融入X 技能等级证书后的新实训体系,一是在第三学期增加“1+X 证书综合实训”,进行X 证书考前的技能强化训练;二是参考X 证书培训大纲体系,实训内容更贴近企业需求;三是实训资源借助X 证书单位虚拟实训条件,增加虚拟实训项目。
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学校特别开设27 学时公共素质、艺术类课程,并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文化素养课程设置上,强化了专业文化的渗透,设置了选修课“中国商贸文化”,再加上专业“课程思政”的素质教育模块,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文化素养课程体系。
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为重要,因此我校将创新创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课+证+赛”一体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其中包括公共素质课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课中的“跨专业创业经营综合实训”,还有院级“创业大赛”即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各类互联网+创业大赛,特别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X 试点证书——连锁特许经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既符合商业服务业基本管理技能培养要求,又是创新创业的必备技能。
综上,基于1+X 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专业课程体系应按照行业企业发展新业态、岗位发展新要求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更加符合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促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技能竞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真正实现岗位、课程、证书、竞赛深度有机融合,适应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