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

2023-12-02 06:15郭秋杏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2期
关键词:前厅展馆厂房

郭秋杏

广州市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1 当代旧工业厂房改造的背景

1.1 大湾区建设对旧工业结构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深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时代格局的新尝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制造业布局。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并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1]在湾区建设中,对旧工业结构体系的更新改造提出了要求,除了科技创新与能源优化以外,对旧工业结构布局的更新也提出要求。而旧工业结构的更新,意味着产业内部结构功能的重新定义。其中,相当大部分涉及建筑功能作用的更新与转变,当中细项里包含建筑旧工业厂房的更新与改造设计。

1.2 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的价值

工业厂房建筑除了自身的实用性能以外,在工业区中还扮演着“工业生命”的形象,但它又不止于外观形象。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旧有工业结构的更新与发展与旧有厂房功能的改造更新密不可分。旧有厂房功能改造更新不同于新建的大刀阔斧投入大量资源,相比之下,在旧有基础上的更新更有利于响应和推进碳中和,且利于工业内部内循环、节能减排和绿色再生,提升产业固有价值[2]。

然而,在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当中,会面临许多诸如,现有资源整合复杂、内部结构计划翻新时实际与概念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厂房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本文将提取一个旧有厂房的内部更新改造设计案例,有代表地进行说明。

2 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的项目实践

2.1 旧工业厂房项目背景

2.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园区内,该园区内包含装配式基地、工业厂房车间、展厅、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等,本文仅选取该园区内旧工业厂房车间遗址的更新改造作为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的代表案例[3]。

2.1.2 项目现状。原旧工业厂房结构为单层钢结构,由于年代较久,现已无建筑外墙,无顶棚,只余钢筋框架的结构部分矗立于地表。改造总建筑面积约为19900m2,建筑高度约49.55m,观感宏伟。周边人行、车行交通便捷。本项目需要做的建筑内部功能改造包含:室内立面改造、机电工程改造、消防设施排布、结构加固、室内功能分区,以及人流动线的设计。

2.1.3 项目问题盘点。为了提高旧工业厂房的使用效益与市场经济价值,同时改善旧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和环境安全,以下将盘点此项目的问题所在,使后续项目的改造升级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优化旧建筑功能,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4]。以下为项目问题:

(1)原建筑结构功能形式较单一,过往只用于特定生产与加工,与当下经济发展、服务生产需求的扩增相违。

(2)原建筑只剩余钢筋框架结构,更新改造所涉及项目较多。

(3)废弃的厂房占用土地资源,无法实现其使用效益与价值,从而浪费该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同时闲置的废旧厂房影响工业园区风貌形象。

2.1.3 项目改造难点。项目的更新改造实际施工与设想蓝图难免产生冲突。以下为本项目的落地难点总结:

(1)厂房内部钢结构复杂,其中外墙加建部分涉及建筑结构加固,经结构加固后的室内立面设计,需与结构相关专业梳理之后进行再次设计,使空间内部规整,同时便于后期清洁作业[5]。

(2)由于原旧厂房无管道设备,因此管道设备需要重新排布设计,再者,改造将原单层厂房升级为双层建筑而增设以钢结构为支撑的楼板,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管道设计的难度。

(3)原旧工业厂房改造成为双层建筑后,对防火要求更加严苛。在设计中随着布局的变化,防火分区的划分也随之变动,对设计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挑战。因此,本项目采用大功能分区进行规划设计,从而降低实际落地建造的技术难度[6]。

2.2 旧工业厂房改造策略

2.2.1 改造概念定位。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汲取国内外优秀代表案例的优点,分析优秀案例的设计思路以及创新思维,思考如何在本案准确表达出设计主旨,同时解决项目现状问题,满足空间使用性能,彰显空间设计美学。以下为本项目方案设计走向[7]。

概念上,由于本项目本身为响应政策而进行提升改造,业主方本身下属国企事业单位,因此在主题概念上本案将密切关联企业属性,保留建筑内部钢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契合企业文化理念“绿色智造”,留存工业厂房钢结构的根基,升级改造此工业空间,促进废旧工业空间活力再生和创意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以达到循环利用,留存工业历史感,翻新打造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美学特性的活化工业空间[8]。

2.2.2 改造方案策略。

(1)区域划分。在整个内部空间的区域上,除设备用房、消防设施用房外,本项目大致将空间分为两个大区域,分别为展示厅前区即前厅和主展览区部分。

展示馆前区(即前厅,以下简称前厅):作为一个展示馆的空间精神面貌代表,它映射了一个企业的历史文化,一定程度上凝练代表这一工业企业的精神面貌。同时,前厅在空间使用性能上,起到缓冲人流,预先导览的作用[9]。

展览区:作为一个集中展示物的内容的区域,决定了它归属于辅助平台的空间属性,但其在室内展览空间中,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空间布局。展馆前厅:前厅计划升级改造成一个开阔且通透的空间,除安全通道以外,前提区域内部增设自动扶梯,配以升降电梯以对冲展览开展期间较高的人口密度,使空间的管理使用在峰值时期仍然能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前厅增设导览功能、企业简介界面、展览信息导读,提升展的物的交互式体验[10]。

开放展览区:展览区的空间功能预设为两个主要形态。其一,大型开放式展览,即根据产品种类或主题分类而开展的大型集市型展览,一般表现为陈列堆、大型组装式产品展示、场景模拟等;其二,中型展览馆、小型展位模式,即根据某一展出内容的文化形式、产品概要、代表技术等进行灵活布展,动态展出的展览,一般表现为企业文化展示板、产品展示柜、展示架展示荧幕等[11]。

为满足两者不同形式的展览,在空间的设计定位上,不同于展馆前厅,我们主导开放展览区以“空间为辅”的形式进行设计,以便后期展览的焦点更多聚焦在具体展示的物上。同时,保留空间使用功能的更多可能性,以达到改造初始“绿色、低碳的空间设计”愿景。

由于,展览区灯光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展品视觉可见性上起一定作用。展览区内部空气质量、消防安全等需要保证,所以,开放展览区这一空间的设计更关注内部天花灯位、消防、暖通设施设备、地面预留插座走线等基础设施。为后期此空间发挥最大使用性能的可能性提供必要前提条件[12]。

2.3 旧工业厂房改造成果展现

本项目展馆前厅的选色沿用建筑外立面色彩,以呼应建筑的色彩元素形成系统的设计语言,“红”与“黄”搭配活跃明亮,在大面积灰的基调上,呈现活化空间的作用,在工业严谨、肃穆中赋予空间活力,寓意盘活废旧工业厂房,使其活力再生[13]。

地面辅以标示(详见图1、图3、图4),增加空间活泼感,打破旧有工业厂房给人呆板、压抑的固有陈旧观感。展馆色彩主基调大面积采用灰色,以突显在展馆空间内部,展的物的视觉主导地位。为展馆内部开放展览区(图2)营造平衡和稳定的氛围。

图1 首层展馆正入口

图2 开放展览区

图3 首层展馆正入口夜景

图4 首层展馆前厅

图5 二层展馆前厅

展览区内部钢结构循环利用(详见图2),从而达到低碳、绿色建造的目的。经过翻新,保留工业历史感,打造一个通透的具有工业基调特性的展示空间。开阔的场地设计,可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自由、灵活地进行展览布置,不多取一钢一材,践行绿色低碳,不做冗余的设计,以拓展空间功能属性,保留更多交互可能性[14]。

3 结束语

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可提高厂房的使用效益,丰富工业园区的空间功能属性,促进工业园区内部的可持续发展与现有资源再生,是当下产业升级转型不可或缺的一环。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及功能的重新定义,一定程度上可在工业片区形成“虹吸效应”,吸引更多有潜力、有价值的项目落地,有利于产业聚集繁荣发展,提高经济增值的可能性。

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保留了其工业历史和文化传承,在拓展改造旧工业区的设计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先行实践价值。为该领域的功能改造与属性的重新定义提供新思路,促使该领域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前厅展馆厂房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麦蒙服饰办公前厅
《前厅服务心理分析与待客策略》教学设计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好难理解
酒店前厅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