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

2023-12-02 06:15许延冰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客流宽度车站

许延冰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63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好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设计与周边环境、建筑之间的协调问题,提升轨道交通服务品质,成为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1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基本情况

作为一种相对体量较小的建筑,是乘客进出轨道交通的必经之地,放大到整个城市宏观层面来看,应该形成地铁本身独有的标识性风格,这样更有利于乘客辨认。通过调研各城市地铁车站出入口,各地建设单位对出入口造型要求较高,为了实现出入口的标识性、适应性、开放性,一条线上不同站点地铁出入口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往往呈现出标准化与系列化的特点。根据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出入口、钢结构玻璃幕墙出入口。

钢筋混凝土出入口除全线统一标准出入口外,可以位于重点车站及特殊站点位置,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达到特定的效果,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或者在出入口与周边既有建筑不满足防火间距时,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及结构柱满足耐火极限相关要求。钢筋出入口而材料多以顶面和侧面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辅助玻璃窗增加通透感,外贴石材饰面。钢筋混凝土出入口现场湿作业较多、施工周期长,造型灵活性不足,但在防火性能及后续运营维护等方案具有较大优势[1]。

钢结构出入口主要为地面轻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屋顶多为金属屋面,造型美观、简洁轻巧,是大多数城市的首选。由于地铁地面出入口属于半室外开敞环境,钢结构涂层容易因风吹、日晒、雨淋、冻融被破坏,需要定期防锈防腐保护和定期防火处理保护,运营维护工作较烦琐。

出入口的标准化设计具有缩短建设周期、节约设计成本、统一出入口标识性等优点,对于线路的标准站可沿用标准化设计,并且使之更具有地域性文化特点。而为满足乘客出入舒适性和美观的要求,各地地铁出入口尺寸规模相差不大。

表1 各地地铁出入口尺寸规模

2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原则

2.1 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常处在一个较为复杂的空间,为了维持其与周围区域的和谐与统一,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空间特征,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总体来说,轨道交通出入口的体量不宜太大,并且要坚持简洁大方的设计思想,在形态上要与周围的建筑格调一致,融入城市的区域特色。在地铁出入口的建筑设计中,要对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域文化和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地研究,并在色彩、标志和材料等方面,表现出与地方建筑的协调。

2.2 易于辨认的标志性

作为一个城市地铁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车站出入口除了要方便使用外,还必须具有容易被人认出的特征。城市地铁的客流规模很大,其外观醒目对旅客起到很好的导向效果,与步行街、商场等场所的特殊标识有着相似之处。在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的建筑设计中,要将其特征进行提升,使乘客可以快速地识别出来,从而提高出行效率,方便乘客快速、有序地进出地下车站,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2.3 便于建设的原则

在建筑施工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我国的地铁出入口工程建设已向工业化和模数化方向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的出行环境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目标,然而因为其线路十分繁杂,而且数目众多,轨道交通建设经常会对城市地表的交通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于车站主体一般设置与城市道路路中,车站出入口均位于城市地块内,应尽量降低对周围的影响,保证工程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减少工期[2]。

3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设计要点

3.1 出入口位置设计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客流需求,地铁车站出入口一般贴邻城市人行道,或设置在城市下沉广场,采用消隐设计;与地块内建筑物合设也是常见情况,是城市轨道交通TOD理念的体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日益增长,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因此,有条件时,轨道交通车站的出入口应尽量与地下空间衔接。

3.2 出入口宽度的设计

出入口宽度应该以客流高峰期客流为主要基础,以实现对客流的高效疏导为目的,对地铁出入口的宽度进行精细的分析与计算。然而,因轨道交通客流具有突发、非均匀性等特点,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出现,通道的设计宽度应留出适当的余地。在有关的轨道建筑规范中,对于出入口的宽度有着具体的规定,每一个出入口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远期分向设计客流乘以1.1~1.25不均匀系数来计算,并且出入口的最小宽度通常不会低于3m。为避免发生突发事件时旅客无法有序撤离,部分重点车站的出入口应在原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车站出入口宽度除满足高峰客流及紧急疏散等功能外,还应考虑服务功能的提升及人性化设计。车站站厅与地面之间一般存在9m左右高差,现如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为方便老年人和行走不便人群去乘坐地铁,出入口应尽量设置上下行扶梯及无障碍电梯提升服务水平。所以出入口宽度还应考虑对设备的适应性。

另外,出入口的具体宽度也要视具体的布局和其他条件而定。设计中也要强化对出入口的设计进行创新,从而突破常规的设计模式[3]。

3.3 出入口外观形象设计

3.3.1 出入口设计应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出入口风格的确定应考虑与周边建筑整体的协调,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建筑的有机结合。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周围的建筑形式、风格、色彩等因素,将其与车站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整体,以达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建筑风格的协调。如周边项目属于商业综合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出入口对商业建筑的影响,造型处理协调统一;或考虑出入口在空间上与周边建筑相融合,使其成为商业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3.2 出入口设计应考虑周边景观环境相适应。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因此,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周边景观环境的影响。轨道交通出入口一般设置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需要考虑其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应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结合设计;同时考虑地面或地下与城市道路、桥梁等的交通联系。出入口设置在道路两侧时,还应考虑出入口与道路、绿化等的关系,以保证出入口与周边环境(如绿化带)的协调性。

当地铁车站出入口位于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交通转换节点、商业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区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有自然景观。在设计时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在满足出入口功能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城市整体环境风貌。

3.3.3 出入口设计应与城市规划相统一。当轨道交通出入口位于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或重要的旅游景点附近时,设计中应结合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如在地铁车站附近设置了商业综合体或旅游景点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时,则需考虑对该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充分利用该公共活动场所周边的环境条件。如位于公园附近的地铁站出入口设置在公园内时,则需充分考虑该公园景观环境对地铁出入口位置的影响。

3.4 出入口的可达性设计

轨道交通出入口的设计范围不仅停留在出入口周边,轨道交通车站800m服务半径内的人流均应在设计的考虑范围内,特别是客流可达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城市进程,部分郊区站点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应在设计之初纳入考虑,并结合城市设计预留接入条件。位于城市市区内的车站,由于周边环境的限制,部分出入口的客流受城市主干道或者河流等影响较大。在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结合现状环境设计过街天桥、地道等解决乘客过街、穿河等需求,提升车站出入口的可达性[4]。

着眼于车站,乘客从出入口至车站站厅的可达性也是设计重点。出入口的朝向、楼扶梯数量及无障碍电梯的位置和数量均应根据周边环境确定,应尽量做到人性化服务,提升乘客使用满意度。

4 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

目前,一些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已经考虑到了乘客的出行需要,设计了很多人性化的设施。比如在出入口的地面,采用了不同材质的地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出入口设置了供乘客休息和休息的座椅;在出入口设置了垂直升降梯等。

第一,为方便无障碍乘客进出地铁,基本所有车站均设置了无障碍电梯、盲道等无障碍措施。同时垂梯可以服用于搬运大件行李或物品,能使乘客快速通过车站。垂直升降梯还能起到引导乘客、疏散车站客流等作用。

第二,在出入口的地面上,一般都安装有各种照明设施,例如:地面上设置不同形式和颜色的地面照明,使乘客在进出地铁时能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位置;还可设置交通标志、导向、地徽等。照明设施不仅要考虑照度问题,还要考虑到照明设施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对乘客造成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标识性。

第三,由于车站出入口常与周边商业建筑、学校、医院及小区等重要建筑物相连。为方便乘客进出,可以考虑在出入口周围设置自动人行道、风雨连廊、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等人性化设施。在设置以上设施时要考虑到人流量和人流密度,设施应考虑与主要客流属性相适应[5]。

5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门户,其设计对轨道交通整体建筑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处理好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与周边环境、建筑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整体规划以及乘客出行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确定合适的出入口规模、形象及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并根据客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建筑的协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与周边环境、建筑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客流宽度车站
客流增多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