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阈降低康复护理在负压创面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3-12-02 09:21唐燕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32期
关键词:水肿出院创面

唐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远端的足部神经、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疾病,临床多以感知觉异常、疼痛、溃疡等症状为主,严重者持续溃烂坏死直达骨骼及肌肉可导致截肢[1]。据统计,我国年龄在50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DF发生率达8.1%,其中溃疡死亡率高达11%。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通过将创面渗出液、坏死组织进行完全清除,创建封闭式引流的新型治疗方式[2]。其虽可有效维持皮肤活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DF 患者周围神经系统敏感度远高于正常人,从而导致其对于创面疼痛刺激感知更加强烈,易加重患者创伤心理应激障碍,导致创面预后恢复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理想状态[3]。通过对DF 患者进行早期、高质量的疼痛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敏感度,提升机体心理抗压与承受能力,加速创面水肿改善,缩短创面愈合时间[4]。常规疼痛康复护理措施,只是单纯依靠药物进行镇痛解痉,忽视了患者主观感受。而痛阈降低康复护理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患者疼痛阈值水平,缓解机体疼痛感知,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5]。本文对采取NPWT 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痛阈降低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钻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20 年4 月—2022 年5 月接收的85 例DF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纳入标准:①血糖、周围神经病变、细菌培养等检查符合文献[6]《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 版)》中DF 诊断标准;②首次就诊且年龄>18 岁;③Wagner 分级2、3 级;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合并溃疡恶变或癌性溃疡;②合并呼吸、心、脑等脏器器官功能不全;③处于化疗、血液透析、激素治疗期间;④凝血功能异常;⑤高渗性高血糖。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2)和干预组(n=43)。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NPWT 治疗。

组建康复护理干预小组:主要包括烧伤整形科总住院医师1 名、临床护理经验>5 年以上主管护师1 名、护理经验>3 年护师3 名、科室责任护士2 名、心理科医师1 名、营养咨询师1 名等。由主管护师组织监督小组内部护理人员进行DF 发生发展、NPWT 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集中学习与培训,培训周期为5 d。结束后,借助本院自制DF 患者护理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考核,共30 个题目,每个题目满分为4 分,总分为0~120 分,>95 分即为合格,成绩达标者参与临床康复护理干预的开展。

1.2.1 参照组 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护理至出院。护理人员将DF、NPWT 相关健康知识与科室内环境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对其提出的问题详细耐心解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并适当给予其心理疏导与放松;告知患者少食多餐,食物以低脂肪、高纤维、适量蛋白等为主,戒烟限酒;护理人员将患者病室相对温度、湿度进行适当调节,控制病室内部人员走动,保持室内光线柔和与空气新鲜;遵医嘱给予其药物镇痛干预。

1.2.2 干预组 在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痛阈降低护理干预,护理至出院。

1.2.2.1 加强疼痛管理水平 在常规护理培训的基础上,由主管护师借助学术网站,增加护理人员对NPWT 患者疼痛管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在权威专家的指导下,制订科室临床可行性较高的疼痛降低的康复护理措施。

1.2.2.2 疼痛认知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以“糖尿病足”“NPWT”“疼痛管理”等作为关键词汇,进行相关参考文献的检索,将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内容进行拓展、完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DF 病理机制、典型表现、并发症、NPWT 重要性及疼痛干扰因素、危害性、改善措施等相关健康知识内容,以PPT、健康宣传手册、有声视频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宣讲,指导患者掌握科学镇痛解痉与创面预防感染等方法技巧,每次宣教时间控制在30~35 min,每周2、3 次。询问患者自身疼痛感知情况,对于自觉疼痛尚在忍受范围内者,告知其属于正常现象,无需采取手段。疼痛超过自身忍耐水平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遵医嘱给予其可待因、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联合塞来昔布加以口服。在给予镇痛解痉药物治疗时,告知其药物服药需完全遵循医嘱剂量服用,长时间使用会形成依赖性。

1.2.2.3 音乐放松干预 护理人员在心理科医师的协助下,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采取开放式提问的形式,引导患者将自身存在的顾虑、消极等问题进行阐述,护理人员从旁及时给予安抚,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出发,表达自身对于其困扰问题的理解,并告知患者希望与其共同参与努力,战胜疾病。开展音乐放松干预前,将其操作步骤、必要性等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取得同意后,根据患者自身音乐喜好,从其聆听的曲目中挑选8~10 首作为背景音乐,于每天早8:00、晚6:00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45~60 dB,每次播放时间为40~50 min。患者在聆听过程中,叮嘱其跟随护理人员口令,双眼紧闭,将自身注意力跟随音乐节拍进行流转,口唇紧闭,经鼻腔深吸气,直至盈满胸腔,屏气3~5 s 后,将气体经由口唇缓慢呼出,反复训练15~20 次后,保持四肢、躯体等周围肌肉群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然后进行阳光沙滩、蓝天等美好场景的联想,促使患者完全置身于音乐与自身联想的景象中,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

1.2.2.4 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在营养咨询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自身饮食爱好与病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主食摄入主要以豆类、谷类为主,约占1/3,低脂低盐饮食,蔬菜摄取量>500 g/d,其中深色蔬菜摄取量需达至1/2;水果进食时间控制在两餐之间,且不宜过量,选取的水果也应以低糖类为主;坚果类食物摄取量控制在30~50 g/d;饮用无蜂蜜无蔗糖的奶制品350 mL 左右,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充足;严禁含糖饮料、烟酒、腌制品等摄入。养成定时用餐习惯,遵循少食多餐原则,3~5 餐/d,食物咀嚼时应保持细嚼慢咽,确保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供机体充分吸收。每周进行1 次体重的测量,并根据其体重变化情况,将饮食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1.2.2.5 体位舒适度管理 护理人员将病室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为24~26 ℃,定期开窗通风、更换床单等,确保室内空气始终处于新鲜状态,床单干净整洁,地面保持清洁无杂物,护理人员操作时应降低音量,为患者营造较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护理人员于患肢下方垫置1 张无菌软棉垫,患肢与床呈30°~40°,外展中立的体位。NPWT换药时,将包裹于无菌毛巾内的冰袋置于距离创面两侧2~3 cm 处,在冰敷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冰敷周围皮肤颜色,避免发生继发性冷冻伤,冰敷时间控制在15~20 min。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心理应激水平 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出院时,借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评估,主要包括警觉性增高(5 项条目)、麻木/回避(7 项条目)、再体验(5 项条目)3 个维度,共17 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5 分,总分为17~85 分,分数越高说明创伤应激程度越重,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1[7]。

1.3.2 疼痛、创面愈合效果 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干预7 d 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总分为0~10 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感知越强,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2[8]。观察创面水肿情况,0 分:局部无明显疼痛,不存在渗血、水肿;1 分:轻微痛感,无渗血、水肿;2 分:需口服镇痛解痉药物,创口轻微水肿并伴有血性分泌物;3 分:注射药物镇痛,创口中度水肿,渗血伴搏动;4 分:创面重度水肿,药物注射镇痛。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3.3 并发症 对两组患者发热、创面红肿、腥臭味、流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糖尿病病程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性别、文化程度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溃疡时间、创面面积、Wagner 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2.2 心理应激水平

干预前,两组心理应激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心理应激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与参照组相比,干预组麻木/回避、警觉性增高、再体验评分及总分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出院时心理应激水平对比[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出院时心理应激水平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麻木/回避警觉性增高再体验总分干预前 出院时 干预前 出院时 干预前 出院时 干预前 出院时干预组(n=43) 25.42±1.33 14.46±1.42* 18.42±1.35 7.43±1.42* 16.38±1.42 6.48±1.41* 60.22±5.42 28.37±5.41*参照组(n=42) 25.39±1.42 15.29±1.38* 18.37±1.42 8.27±1.38* 16.43±1.37 7.26±1.39* 60.19±5.44 30.82±5.39*t 值 0.101 2.732 0.166 2.765 0.165 2.568 0.025 2.091 P 值 0.920 0.008 0.868 0.007 0.869 0.012 0.980 0.040

2.3 疼痛、创面愈合效果

干预前,两组疼痛、创面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 后,两组以上指标评分均下降,干预组疼痛、创面水肿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创面愈合效果对比(±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创面愈合效果对比(±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VAS(分)创面水肿(分) 住院时间(d)干预前 干预7 d 后 干预前 干预7 d 后干预组(n=43) 8.42±1.39 3.47±1.41* 3.42±0.25 1.22±0.24* 11.46±1.42 12.45±2.33参照组(n=42) 8.38±1.42 4.23±1.42* 3.39±0.28 1.36±0.27* 13.26±3.37 14.24±2.37 t 值 0.131 2.476 0.521 2.528 3.222 3.511 P 值 0.896 0.015 0.604 0.013 0.002 0.001创面愈合时间(d)

2.4 并发症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χ2=4.049,P=0.044),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神经病变,尤其是末梢神经病变,还会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的损害,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足部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伤口愈合困难[9-10]。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创伤治疗需要特殊关注和管理。及早诊断、有效治疗和综合护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痛阈降低康复护理对采取NPWT 的DF 患者的创伤心理应激的改善效果显著。护理人员通过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讲解,纠正其对于疾病存在的错误认知,促使其明确自身良好的治疗配合依从性有助于疾病恢复[11]。同时,告知其治疗后疼痛的性质与自我评估方式,患者可给予正确的疼痛反馈,根据患者自身疼痛程度给予相适应的解决措施,可降低患者疼痛阈值,减轻因疼痛产生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12]。

本研究表明,与参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干预7 d 后VAS 评分更低,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分析原因,患者在对疾病及疼痛相关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借助音乐放松干预法,吸引患者自身注意力,促使个体将注意力转移至对不同音乐切换和音乐刺激反应上,并将自身与音乐逐渐相融合,从中产生共鸣,自我意识在音乐刺激下,个体逐渐适应疼痛感受,从而对于下一次疼痛的产生能够进行积极面对[13]。音乐还可增加机体儿茶酚胺的分泌,减轻自身疼痛敏感程度。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助于细胞保持活力,刺激生长因子的释放,促进细胞增殖,消除创面水肿[14-15]。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机体维生素与脂肪酸的摄入,可促进机体局部创伤组织再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16-17]。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护理人员给予局部冰敷,收缩外周血管,从而有效降低了软组织的炎症反应,联合适当的患肢制动、抬高体位管理,可改善患者局部创面肿胀疼痛感知,加速受伤软组织的恢复,减少创面流脓与红肿等并发症的发生[18-20]。

综上所述,对采取NPWT 的DF 患者实施痛阈降低康复护理,患者创伤心理应激得以减轻,疼痛感知度降低,创面愈合效率得以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猜你喜欢
水肿出院创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