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卓瑛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力争实现“2000 年年底之前建成的、纳入改造范围的、符合改造条件的各类旧住房改造”全覆盖。
今年,作为市人大代表,针对目前城市更新具体实施和推进情况,我对徐汇区“龙华西路334 弄”和“田林路65 弄”改造工作进行走访,针对公有住房物业管理调研上海徐房物业有限公司,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两旧一村’改造工作情况、困难问题及对策措施座谈会”,并主持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技术中心工作,颇有些体会。
上海城市更新工作“上半场”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回答了“如何实施建设”及“如何更好地实施建设”的问题,“下半场”应该在“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方面有新的举措。
建议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为指导,在城市更新体系建设上补上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基层管理及相关配套环节的创新机制建设,并将该内容纳入城市更新的后评估工作体系,持续保障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成果的长效性。
建议把数字化建设纳入更新建设工程,建立统一的数字资产标签、分类、标准等。户籍数据、共有房家庭继承关系等涉及的人口数据、产权变更情况、建设审批阶段用地情况、房屋原始及更新后情况、建设验收交付情况、物业接管和维修情况等,以前都是各条线各有数据,通过更新建设,可以完善整理一个完整的区域协同管理的数据资产底座,将城市更新数字化成果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
同时,城市更新应关注城市基础设施更新领域。目前上世纪建设期的城市基础设施陆续面临使用寿命到期、功能不完善等“集体老化”的问题,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系统化研究与建设,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稳定发展,对提升城市品质、韧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