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

2023-12-02 01:40郎洪光
大众文艺 2023年20期
关键词:产教民办高校艺术设计

郎洪光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一、引言

“产教融合”是一种将教学、生产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民办高校应当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模式的应用,丰富学生的企业实训经验,切实满足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需求。同时,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产教融合模式不但可以在教育维度上改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对传统民办高校封闭式育人模式进行创新,将校门“打开”,引导更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职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关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

二、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积极开展校企多元化合作,可以充分展现企业的优势,并且企业也可以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提供一些先进化、多元化的实训基地以及仪器设备,企业员工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企业筛选更多高素质型人才。由此可见,当应用产教融合模式之后,民办高校将可以更好地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第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诸多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为缺乏教学经验以及实践经验,该方面也造成教师在日常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方面产生重大错误,对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等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引入产教融合模式则可以妥善解决该方面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依托于产教融合平台,定期前往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学习,以此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也可以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深度融合,强化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艺术设计师资团队。

第三,有助于企业解决“人才需求瓶颈”问题。新时代环境下,对于艺术设计类企业来讲,存在人才招聘难等问题。求职者的水平层次存在较大差异,能够切实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少之又少。通常情况下,对企业招聘工作造成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即能力、潜力,而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具备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校企联动,把常态化教学转变为企业命题实战,可以切实加强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审美眼光。依托于产教融合合作平台,企业、高校之间可以建立更为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例如在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时,企业可以设计专项命题,或者邀请一些企业优秀员工担任“竞赛导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那些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主意愿前往企业进行实习,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招聘更多优秀人才,解决人才需求瓶颈问题[3]。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目标

第一,全程化目标。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若想实现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目的,应当以“教育全程化”作为基本目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切不可实施“截式”教育,需要让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上岗实习。艺术设计专业在实施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岗位特征、专业技能训练要求等,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全程化教育,把校内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实习知识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整合,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对学习时间进行科学化分配,合理安排集中学习时间、APP视频教授等不同教学模式,以此获取优良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企业也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内容,为其安排对口的工作岗位,以此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工作质量[4]。

第二,职业化目标。产教融合背景下,若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充分展现学生工作的职业性,把人才培养、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确保学生的实习岗位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优化教育模式,并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精神”。而教师在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也可以引入一些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前了解企业职业性以及专业职业性,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推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逐步迈向社会职业化方向。

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产教融合效果不理想

产教融合模式下,民办高校、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合作范围也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推行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并未制定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造成产教融合效果不太理想。目前,中国大多数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产教融合模式均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合作层次相对较低,主要应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且尚未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教学机制,学生缺少“做中学”的机会,无法在实习过程中践行理论知识;而对于校方来讲,自身严重缺乏创新性,并未积极探索符合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同时,校企双方之间也未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合作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化,导致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效果,时常产生“一头热”的现象,目前虽然民办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并未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未激发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对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5]。

2.缺乏协同育人机制,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通过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课程开设情况、教学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民办高校、企业之间并未制定完善的协同育人制度,并且教师的授课理念过度注重感性、直观的设计,并未对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综合性考量,正是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造成课程内容、岗位需求严重不匹配,无法培养顺应现代化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发展需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学生严重欠缺关于生产工艺的了解,导致自身所设计的作品过度注重形式层面的美感,严重缺乏实用性,也不能基于作品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感性互动、情感交流的目的,进而导致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3.校企合作模式相对单一,产教融合受制于形式

目前,虽然国内大部分民办艺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均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模式,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并未基于学生特征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环境,并且校企合作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具体合作内容集中于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方面。同时,校企合作课程流于形式,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导师之间也未进行深入化沟通交流,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成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较弱。另外,关于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方面,学生在学校期间主修的校企合作课程占比较低,而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而对于企业方来讲,也未积极加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导致产教融合存在“形式化”问题[6]。

五、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基本对策

1.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艺术课程开发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若想深入贯彻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加快推动产教融合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方、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学校不但要高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人才需求、产业发展趋势等,然后以此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民办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产业链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内容,梳理人才信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持续优化,做好课程安排以及课时设计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实效性,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模式的价值[7]。

在推行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还应技术现代化技术引入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MOOC +SPOC”校企合作艺术课程,在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学习通、设计网站等自主学习校企合作艺术课程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再受制于时间、空间方面的约束。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艺术设计类课程开发工作,积极推动学习资源建设,由企业指导教师结合企业项目需求引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组织教学活动,将企业真实案例作为产教融合艺术课程教学素材,并结合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为学生分组安排不同的项目模块任务,引导学生前往项目现场开展实践教学,此种依托于企业资源,应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推进艺术设计课程开发工作,提高产教融合教学质量。

2.深化产教融合模式的应用,校企做好协调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不但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优势,同时还要推动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在产教深度融合的环境下实现教育、实践的无缝对接,以此与企业建立优良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目的,以便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优良基础[8]。通常情况下,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对接工作,具体如下:

首先,专业设置、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民办高校应当结合社会、企业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结合培养目标开设专业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教学改革成效,以此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要求以及产业需求,体现出产教融合模式的价值。

其次,课程内容、职业要求之间的对接。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基于此,高校应当在教育教学初期阶段帮助学生做好理论基础,而在教学后期阶段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兴趣特点等,让学生自主选取专业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比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类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大一、大二上半学期学习专业知识,以便为后期发展奠定优良基础;在大二下半学期、大三以及大四期间,可以让学生基于个人兴趣选取室内设计师或者景观设计师方向进行学习。利用此种针对性的教学以及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化关于专业知识的了解,并且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指明方向。

最后,教学过程、生产实践之间的对接。对于传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重点,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进而导致教学工作失去有效性。同时,在推行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与专业人员交流的机会,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优秀设计师、优秀校友等前往校内开展专题讲座,抑或者让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学习设计过程,深化学生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以此提高产教融合工作效果。

3.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创设校企合作平台

在推行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创设校企合作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校企双方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其中民办高校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师资条件,而对于企业来讲,其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训场地,校企双方应当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在双方协同配合的条件下创设高效的产教融合平台。与此同时,还应当强化学生、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科研创新团队,以便完善艺术设计向艺术生产进行转化的目的。比如高校可以创设校企联合工作站,邀请国内外一些优秀设计人员为人员进行授课、举办专业类的讲座活动等,对于被选派到工作站的学生,将会在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共同引导之下开展学习以及研究工作,并且在毕业时还需要举办成果展览,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该平台不但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一线专业设计师,开阔设计视野,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强化个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还可以基于产教融合模式建构互联网教学平台,在学校内部开设网络教学试点,通过先进化的信息技术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艺术设计教育产教融合深度。校企双方可以定期举办产品设计大赛,并将市场反馈情况作为评判标准,对于优秀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切实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还可以组织企业员工、学生构建“互助小组”,以此更好地落实产教融合。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也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产教融合模式对提高学生就业率、改善教学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再加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建设的迫切形势,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模式迫在眉睫。所以,民办高校一线教师应立足于产教融合模式,当通过科学化的方式积极探索满足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民办高校艺术设计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星.云.海》
《花月夜》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